浅议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法论文_邵金智

浅议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法论文_邵金智

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大庄子小学 2667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个8)。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正在兴致勃勃地把数字一个一个地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潜在的吸引力。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兔妈妈让小兔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她认认真真地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4只兔子变成了13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三、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再购物。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地到达知识的彼岸。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实践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小常识,出数学墙报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东西。

论文作者:邵金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法论文_邵金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