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机制的思考论文_李珂炜

旬阳县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机制的思考论文_李珂炜

旬阳县水利局

摘要: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投资大,如何发挥水利工程最大效益,就是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惠及书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与维护 管理机制 思考

旬阳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靠白河县、湖北省郧西县,南连平利县、湖北竹溪县,西邻安康市,北接镇安县。南北长82km,东西宽79公里,总面积3554 km2,耕地面积533085亩,人均1.18亩。

旬阳县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境内山峦迭嶂,河沟纵横,坡陡沟深,地高水低,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度185~2358m,相对高差2713m。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形态。

旬阳县地处北亚热带大陆情季风气候区。兼有暖温带和中温带山地气候特征。春暖干燥,夏暑炎热,秋凉湿润,冬寒少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虽然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全县以旱为主,旱涝交替,灾害频繁。

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报统计,旬阳县共建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 处,其中小型水库2座,堰塘543口,水窖10万口,引水工程350处,建成水电站13处,装机容量3.27万千瓦。建成城乡供水站280处,解决缺水人口26.3万人。建成防洪堤230公里,可保护城乡居民7.5万人,保护农田9.2千hm2。农田灌溉面积达4.2千hm2。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累计112.68千公顷。

二、存在的问题

旬阳县的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较快,但重建轻管现象依然突出,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一是六七十年代投资修建的大批的抽水站、喷灌站、堰塘等水利工程因土地承包到户,无专人管理,大量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现已趋向报废;二是小型水库只修建了主体工程、配套渠道等设施没有到位,无法灌溉农田,且水库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无钱维修,导致淤积严重,形成病险水库,成为各级政府的包袱;三是小型水电(水轮泵)站,不能保证用电质量,受电网的冲击,大部分已瘫痪,只有少数勉强维持;四是部分引水工程质量低劣,渗漏、垮塌现象严重,沿线群众意见很大,无法保障正常用水;五是防洪工程设防标准低下,难以抵御较大洪水,农田时常被淹;六是经费匮乏,工程管理单位工资难以保障,人心涣散,维修加固更是力不从心。综上所述,虽然水利工程随处可见,但真正发挥效益的不多,难以抵御干旱及洪涝灾害,除川道地区外,中高山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

三、建议: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坡陡沟深,地形复杂,土地破碎,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水低地高的自然条件,干旱缺水,一直是影响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也是水利工作者探索的主题,针对旬阳县的实际,结合近年来水利工程发展的趋势和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发展小型水利工程。面对坡陡沟深,土地破碎,居住分散的特点,修建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少,易实施,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小型水利可因地制宜,遍地开花,覆盖面大,既可解决农田灌溉,又可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做到一水多用。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县降雨量相对充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把大力发展小塘、小堰、小水窖、小水库、小抽水站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走“小工程大群体”的路子,因地制宜,在中高山区修窖集雨,在浅山丘陵地区建塘蓄水,在川道修渠,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集蓄天上水,充分利用地表水,科学挖掘地下水,大力建设水源工程。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户均一亩水田为总目标。从实际出发,制定好实施规划。二是合理确定工程布局。按照宜塘则塘,宜窖则窖,宜井则井,宜站则站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小工程,大群体”的方式,形成规模效益,推动水利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三是制定科学易行的技术规范,以指导群众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标准去建设、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确保建设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效益。

(二)建立新的发展机制,调动全社会大办水利。按照分级办水的原则,对于小型水利工程,一定要采取政府推动、政策调动、适当扶持等综合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一是水利部门要积极做好工作,搞好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落实。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群众采取户办、联户办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按照“五自”机制,兴办星罗棋布的小型水利工程。三是从投资上给以适当扶持。各级政府要共同努力,分别从水利建设基金、农田水利补偿费和其他可用资金中拿出一定数额,对群众建设的塘、井、窖等工程,按照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以扶持,促进群众性水利建设不断发展。

(三)加快产权改革,把小型水利推向市场。对以往已修建的水利工程,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五小水利”产权改革,改制水利工程,盘活水利资产,为进一步发展水利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对需要更新改造,恢复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要搞好产权制度改革,由群众自己去建设、管理和经营,决不能再搞建了无人管,坏了无人修,由政府背包袱的事情。二是对稍大的水利工程,群众无力修建管理的可实行租赁、拍卖等方式推向市场,利用市场经济让有能力、有实力的公司或个人进行修建、维护、管理,使工程尽早发挥效益。三是对公益性水利工程,多方争取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管理,确保正常运行。

(四)完善维护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效益。

长期以来,水利行业“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工程的良性运行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和落实,水利工程未用时无人管,该用时却不能用。实践证明:水之兴利在于建,利多利少在于管,水利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目前,农户自己投入的小型堰塘、水窖运行正常,也发挥了效益,我们应总结成功的经验,立足实际探索新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按类别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确定管理单位和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对农户自己修建的工程、承租或拍卖了的工程要加强引导,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完善收费制度,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科学核定供水成本,制定收费办法,合理收取费用;三是加强维护,对所收费用在保证管理单位的运行成本外,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加强工程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障用水户的合法效益;四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主动解决小型水利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问题;五是对水管单位深化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管理机构,提高工程养护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开展多种经营、改善职工待遇,使职工人心稳定,全力投入工作,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应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使我县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维修养护市场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效益。

论文作者:李珂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旬阳县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机制的思考论文_李珂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