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双学位教育中的探索-以《旅游英语》教学为例论文

“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双学位教育中的探索-以《旅游英语》教学为例论文

“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双学位教育中的探索
——以《旅游英语》教学为例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闫 惠 孙 蕊 姚 爽

摘 要: 近年来,河北工业大学采用内容依托式(CBI)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双学位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之中。本文在英语专业双学位《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将CBI教学理念与雨课堂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旅游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拓宽国际视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CBI教学理念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旅游英语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教改革的不断推进,河北工业大学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在学校鼓励本科生双学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2013年5月外国语学院申报的英语专业双学位(辅修)成功获批,首次面向全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展跨学科招生。该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内容依托式(CBI)教学模式,寻求从“专业+英语”到“专业+人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笔者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承担双学位(辅修)一年级《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河工大这样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兼“双一流”高校,积极探索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课堂提问比较常见,而要想把课堂提问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却是一件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作为教师来说,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整节课教师一直在讲解而无视学生的状态,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讲究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这是因为单体浓度过高时,聚合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导致引发剂分解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合成共聚物分子量变小,缓凝性能下降。

2017年3月,学校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正式引入校园。2017年9月,学校在多媒体教室全面安装雨课堂软件,陆续在两个校区实现电脑联网和Wi-Fi覆盖。此后,学校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室设备,升级雨课堂,为智慧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学校有464名教师在使用雨课堂授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笔者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探索应用“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旅游英语课程职能,为我校培养国际型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二、基于CBI理念的课程内容建设

1.《旅游英语》课程简介

河工大外院自2015年春季学期设立英双《旅游英语》课程以来,一直在每年的春季学期为学生安排这门32学时的考查课,旨在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交流能力,为出国旅游、进修、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做好语言和人文知识储备。随着教学开展,一些问题明显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

(3)课后

(1)课前

(3)课时有限,课堂所学知识有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上升不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高度。这些问题的出现明显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2. CBI教学理念

根据课程特点,在雨课堂教学工具功能应用中突出慕课播放、视频链接传送等功能,赋予学生实地旅游的真实体验。

本研究选取福州市8所大学的学生为测试对象,调研小组由6人组成,调研时间为2016年5月9~27日。考虑到学生在校园活动的规律,调研时间大部分在下午4点到8点学生吃完饭在校园休闲散步时进行。测试时,随机选取在校园绿地中活动的学生;考虑到问卷的有效性及回收率,采取赠送校园手绘明信片为纪念品的方式。最后,在8所学校收到的有效问卷情况如下:福州大学339份,福建师范大学326份,福建农林大学341份,福建医科大学331份,福建中医药大学322份,福建工程学院325份,闽江学院287份,江夏学院279份,总共2 550份。

3.基于CBI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鉴于目前出版的旅游英语相关书籍中没有适合本课程需求的满意教材,笔者基于CBI理念,从本课程学科知识出发,自行整编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讲义。具体做法是:从旅游专业英语教材、旅游英语口语会话教程及其他业余读物中选取一些内容作为国际旅游六大专题(机场与飞机、就餐、住宿、交通、购物和观光)的主要学习内容。此外,河北工业大学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派出两批外院教师到美国和英国接受语言培训,笔者就是其中一员。讲解“观光”这一专题时,由教师讲述自己的国外旅行、学习经历,将照片插入课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欧美城市,借助音视频等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初步建立一个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库。

三、基于雨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1.雨课堂功能在《旅游英语》课程中的特色应用

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源于1965年在加拿大进行的沉浸式双语教学实验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大学范围推广。随后该理念吸收进二语习得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发展为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的CBI教学方法。国外专家认为CBI将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学习统一起来,消除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之间的分割状态。该教学理念强调调整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习得外语,而不是单纯依靠语言本身。

(2)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仍存在教师以一言堂形式介绍著名旅游景点等现象,师生间缺乏互动。

改造普通课件为雨课堂课件,增加课前限时练习题。在题目设计上要做到与课程有所联系。例如,在课件中插入经典史实照片“胜利之吻”,要求学生完成有关其所在地的单选题。(美国城市圣地亚哥)。或播放经典奥斯卡获奖影片《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演讲片段,要求学生完成多选题,确定与影片相关的地点和人物。此外,在课件中插入音频文件,以收到良好的现场效果。例如,学习“Airport and Aircraft”一章时,在课件中插入机场及飞机广播音频文件,就收到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2)课中

河工大外院开办英语专业双学位班的办学理念是采用CBI教学模式,寻求从“专业+英语语言”到“专业+人文知识”的创新型教学改革。这种基于内容的英语学习不仅有助于优化工科院校专业知识结构,还有益于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加强人文素养,多方面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纯下亚段获工业油流的井较少,多为液量低的差油层及干层,只有在储层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相对较大,微电极有明显正差异,且电阻率相对较高的储层可获得高产。

课前利用雨课堂群发公告功能发送预习材料,包括和旅游主题相关的词汇、单句、对话及朗读段落等,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同时,选取雨课堂提供的学堂在线慕课资源,为学生补充与课程相关的慕课章节,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程学习的认识。例如,学习“At the Western Food Restaurant”一章时,补充清华大学慕课《生活英语听说》中的“Eating in and Eating out”一章,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

(1)没有正式教材,教师准备的教学材料较为零散,一些内容仍停留于词汇、句式层面,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课后为学生发送补充练习及配套音频材料,可以很好地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群发公告中的附件功能可以提供补充阅读文章、练习要求及示范等。笔者利用雨课堂创建的学习栏目“周末英文剧场”,通过雨课堂的链接功能传送与《旅游英语》课程相关的视频链接,使学生畅游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之中。例如,有关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的纪录片,基于意大利庞贝古城史实拍摄的影片《庞贝末日》等。

2.雨课堂的辅助通信手段——微信群

近年来,腾讯公司旗下的手机端“微信”软件应用越发广泛,通过微信软件可以发送视频、语音、文字以及图片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学习及转发等。作为高校教师,笔者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微信群,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作为“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微信群可以传送教师和科代表的通知,分享英语学习资讯,还可以与电脑、移动硬盘、百度云盘相连,通过链接或二维码,将分享资源空间极大扩展。微信群中的资讯文章可以拓展雨课堂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微信群还能以活泼的表情符号沟通师生情感。

四、《旅游英语》课程创新研究的意义与努力方向

“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是一项基于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的教改实践,符合我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与我校加强国际合作、创建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此外,这一教改项目还对国内其他高校的英语双学位课程教改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Zhaoning Yang等人[14]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LaSrMnO3(掺锶亚锰酸镧)质量分数分别为70%、75%和80%的LaSrMnO3/Al2O3复合吸波涂层(厚度1.6 mm)。在测试频段(8.2 ~ 12.4 GHz)内发现:随着吸收剂LaSrMnO3的质量分数增大,最小反射损耗、谐振频率(最高12.3 GHz,最低10.6 GHz)的变化与吕艳红等人的研究具有相同的规律,但有效吸收带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

笔者在本课程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基于CBI理念整合教学内容。随着雨课堂的诞生,应用雨课堂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加以完善,学生反响良好。同时,本课程尚有多方面需要改进:自制课件仍需改进,形式上增强美感,内容上加强条理性和系统性;旅游观光部分选取的内容有待调整,高校、科技中心等介绍更贴近河工大学生需求;目前的视频资源不能对应于各主要章节,部分视频清晰度较差,需要更新完善。此外,新的课程资源不断涌现,需要教师继续整合课程内容,赋予《旅游英语》课程更大的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姚 爽,闫 惠.地方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

[2]朱晓晴.ESP视角下CBI式旅游英语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张巧娟.旅游专门用途英语第二课堂研究——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4]张 萌,朱凌云.基于CBI教学模式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08-0046

【本文系基金项目: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位(辅修)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04036】

作者简介: 闫惠(1969—),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孙蕊,(1984—),女,汉族,山东临清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学;姚爽(1982—),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学

标签:;  ;  ;  ;  ;  

“CBI+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本科双学位教育中的探索-以《旅游英语》教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