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基坑环梁支撑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蒋志斌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对建筑工程中的基坑工程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高层建筑的基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优先选择的施工方案是环梁刚架支撑方案。随着环梁刚架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断的总结经验,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在实际施工中,大家普遍认为若环形支撑的圆环直径大于50m时,圆环的拱效应会有所减弱,针对这种情况,会对圆环桁架宽度进行加宽处理。本文以绿地和创大厦工程为例,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关键词:环梁支撑;施工;探讨;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路450号地块,拟建工程为一幢商办楼,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裙房2层,主楼25层。建筑面积59993 m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6051 m2 ,地上建筑面积43942 m2 。建筑物屋面高度99.10m,总高107.1m。

2. 工程特点

建筑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形成的箱形基础;外墙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隔墙;楼层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屋面采用25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APP卷材防水层。室内采用细石混凝土地面、地砖地面;内墙面局部采用乳胶漆,外墙面采用幕墙。门窗采用彩铝窗、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等。

3. 环梁支撑的设计依据与原理

环形支撑的优点是方便,费用节省,且可以大大缩短工期。这里重点介绍环梁支撑。

挡土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比较复杂,要像地面上工程结构计算那样要求是比较困难的。这方面的计算和规范,各个国家都不同,按照不同的计算和规范,对挡土墙结构如桩长、弯矩、拉杆荷载等计算,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有时会达到50%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得出在计算时,还需要涉及土质、水位高度和挖土深度等很多影响因素,因此计算起来比较复杂,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设计计算规范,在实际项目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各种情况,结合经验和试验资料,综合进行计算,反复研究得到合理的结果。

4.方案的计算及数据

场地土层及工程地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本支护结构,由一道钻孔灌注桩围护墙体结构、一道搅拌桩止水帷幕、二道钢筋混凝土平面支撑体系组成。见下图。

4.1 围护体系

本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围护形式。C30、φ900@1050钻孔灌注桩,在-10.5m挖深位置处有效长度19.6m,插入坑底以下12.0m,进入到⑤1b层;在-11.5m挖深位置处有效长21.6m,插入坑底以下13.0m,进入到⑤1b层。

止水帷幕采用φ650@450三轴搅拌桩,桩长自地面下18.5m进入到⑤1a层。

围护计算依据《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围护体主要计算结果如下:

①10.3m挖深位置处围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

按砂土,安全系数KL=1.764;按粘土,安全系数KL=2.499

②11.5m挖深处围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

按砂土,安全系数KL=1.941;按粘土,安全系数KL=2.762

面对砂性很重的砂性土,为确保钻孔桩成柱外型质量,采用了在围护钻孔桩部位,先用二轴机套打含8%水泥参量的水泥搅拌桩,固化后,再施工钻孔灌注桩。

4.2 支撑体系

采用2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形式,较好控制基坑变形。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的基本截面0.8m×1.2m,中轴线标高-2.7m。

第二道混凝土支撑的基本截面0.9m×1.4m,中轴线标高-7.7m。

根据基坑形位,采用直径为76米的环形支撑,附加二个角支撑,一个对撑体系的砼支撑形式,也方便挖土。

5.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本工程基坑围护的施工流程:钻孔灌注工程桩的施工→钻孔灌注围护桩的施工→双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施工→第一层土方的开挖(工序1开挖)→第一道支撑的施工→真空深井井点布设并开机→第二层次土方的开挖(工序2开挖)→第二道支撑的施工→第三层次土方的开挖(工序3开挖)。

5.1 本基坑共设两道混凝土支撑,第一道支撑其中心标高-2.700m,其截面尺寸如下:

(1)顶圈梁(QL-1)1200×800mm

(2)圆环梁(HL-1)1800×800mm

(3)主支撑梁(ZC1-1)900×700mm

(4)次支撑梁(ZC1-2)700×700mm

第二道支撑其中心标高-7.700m,其截面尺寸如下:

顶圈梁(WL-2)截面1400×900mm

圆环梁(HL-2)截面2000×900mm

主支撑梁(ZC2-1)截面1000×800mm

次支撑梁(ZC2-2)截面800×700mm

5.2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GPS1,GPS2点,用全站仪定出圆环中心,然后将全站仪架设在圆环中心,将圆环16等分(32个点),分别投入在小木桩上(水平标高、平面位置),接着用水平仪逐渐加密标高点(小木桩),作为浇筑垫层标高的依据,控制垫层面标高,从而保证了环梁的同心度及水平度。

5.3 钢砼支撑施工顺序为:垫层浇筑→钢格构柱焊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

5.4 支撑垫层的浇筑:在挖土完成后立即支模,垫层宽度为支撑杆件宽度加200mm,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用C20商品砼浇筑。垫层表面应平整、光洁。垫层浇筑应密实。垫层模板的支立见附图“支撑垫层模板支立图”。垫层尺寸见“支撑垫层剖面图”。

5.5 支撑钢筋的施工:支撑钢筋分为钢筋的加工、钢筋的绑扎。

(1)钢筋的加工:主筋的连接用闪光对焊和绑扎搭接二种。

(2)支撑钢筋的绑扎:在垫层上面弹线完毕后即可进行支撑钢筋的绑扎。先固定主筋,然后套好箍筋,并隔一定的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再绑上层钢筋、梁侧构造钢筋。施工人员应保证梁中箍筋和主筋的垂直度,接头位置应采用交错的方式连接,将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位置固定好。在箍筋和弯钩发生重叠的位置,可以选用交叉绑扎的方式。保护层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梁钢筋绑扎要保证伸入支座必须的锚固长度。

(3)支撑模板的支立:支撑底模采用开槽、浇筑混凝土垫层,两侧模采用18机制多层板支立。模板支立见“支撑模板支立图一~三”。

模板的支立应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支撑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模板的支立。模板表面应洁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各接口应严密,保证不漏浆。

侧模板的拆除应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25%始可进行。

5.6 支撑砼的浇筑:支撑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汽车泵、固定泵):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机振捣密实。支撑混凝土施工缝留设见“第一道支撑施工缝分割平面图”、“第二道支撑施工缝分割平面图”。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支撑内清理干净,模板浇水湿润,钢筋及各预埋件检查复核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时按台阶式向前推进的方式进行,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每层先浇边角,后浇中间,摊铺均匀,振捣密实。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抹平。采用插入式振动机振捣时,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混凝土浇筑在同一施工段中应连续进行,一般接缝不超过2h。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用抹子压实搓平,然后用铁板压光。

由于环形支撑的平面刚度较好,平面外的刚度不够,所以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型钢立柱承受环形粱的自重,并且立柱和二道环梁组成空间体系,以确保环形支撑的稳定,共用了48根立柱,立柱的型钢格构柱由4∟160×160×4组成,立柱底标高为-29.0m,经实践证明该措施安全可行。

6 结语

通过工程实例,对比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环梁施工自有其特点之处。在大面积、大范围的深基坑中采用,其效果显而易见。环梁施工可以大面积开挖,可缩短工期,这是其特点之一。上述工程基坑属于大型基坑。为保证挖土速度,密切协调支撑布置与挖土程序和施工方法。采取分层分区,先浅后深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减少基坑变形时间和空间效应。

根据支撑形式和挖土分区要求,在大环形支撑空档处接钢筋砼码头,用土作斜坡按1:8延伸至坑中央,车辆直接下坑装土。在小环形支撑空档搭设一座钢走道板码头,平台标高-2.800m。由于两座码头的使用,使一个基坑变成两个小坑,可以两个作业线,从而加快了土方的挖运。如图:

大直径中的环梁拱效应仍很明显。在以后的工程监测过程中可加以数据组织和处理,将可得出更为科学的计算模型。

参考文献

[1]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编•上海建筑施工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2]林婉华、余永祯•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3月

[3]赵志缙编著•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论文作者:蒋志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关于深基坑环梁支撑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蒋志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