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算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是确定成本,它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建设单位虽然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逐步完善,但在预算工作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经营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转向了现在的集约式,建筑行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工程预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建筑单位与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但是目前建筑工程预算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建筑行业应当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管理,将它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
1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预算编制方法滞后
我国当前很多建筑企业普遍缺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信息的管理系统,而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的掌握与获取相关信息,这便会造成工程预算管理部门仅仅可以借助于对信息的定期发布来进行必要的调整,而最终会使得建筑企业所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与通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出现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则会使建筑企业无法与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
1.2工程预算体系不完善
不同类型的工程及施工环境,使得施工技术水平出现差异,但是,相关部门却从未根据这些差异调整标准,而是一味的采用同一标准。这便使得标准脱离实际情况,难以运用,影响着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及完成。此外,制定具体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现象发生。
1.3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差
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预算工程的不够重视,在进行相关人员的任用上,随便从其他工作部门调取一些人员临时组成预算部门。他们往往对预算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够熟练的掌握预算的技巧,最终不能够帮助企业完成预算的目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企业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差还表现在他们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做出准确的数据资料分析。他们不能够对所给的建筑工程设计图进行专业的分析,做出相应的预算数据,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1.4预算规范不统一
在工程间接费用的计算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主要是因为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时只能够对有限的建筑材料进行定价评估,而对于间接材料的费用则无法掌握其数据,也就无法将其数据进行预算。在实际预算的操作中,一个建筑工程需要许多的建筑材料,这样就会产生许多的间接费用,所以最终使得预算数据不准确性增大。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的企业纷纷走出本地市场,在外地进行相关的建筑工程承包项目,但是由于受我国现在运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预算标准等规定的限制,导致各地区的的行业标准不同,这就给承包企业的预算带来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预算操作中容易出现问题。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工程建筑质量以及建筑施工的工期,最终影响企业的信誉形象,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对策
2.1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努力研发工程预算动态定额体系
对工程预算作业中潜存的定额问题,广大预算工作者急需一套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完整的预算定额体系让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预算作业时,依据建筑施工难易程度,来对定额进行科学调整;适当补充以及合理变更,科学布设难易系数,以创建一个可适应各地域分布、各类型及各施工技术水平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对当前国内工程预算静态、滞后的预算现状进行改善,以确保进行的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造价真实。
2.2构建完善的科学预算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预算定额中,有关借用问题,建筑企业开展工程预算时,要充分的做好前期调查工作,明确工程的地域分布与类型,考虑到施工技术与工艺等因素,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预算额定体系。编制预算定额时,预算人员要充分的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地域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对工程造价的应用,基于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按照定额,合理的调整。基于工程预算定额,设置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难度系数,以提升施工作业的效益,增加固定资产。及时调整定额,做好相应的补充,避免因为技术发展以及工艺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2.3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企业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往往会导致工程建筑预算数据的不科学,最终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但是从建筑工程预算的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说,它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所以在进行人员培训时应该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企业可以对预算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培训中能够促进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时俱进形成自身的预算意识,提高自身的预算素质。第二,企业可以定期进行专业讲座,提高他们对预算工作的认识。
2.4对预算定额进行调整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当前的定额计算已经不适合建筑工程的需要。所以需要对当前的预算定额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行调整时,应该考虑市场的建材价格,实现预算的动态管理。建筑人员对建筑预算的定额调整能够提升预算工作的效率,实现预算的最终目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他可以将市场和施工过程充分结合,合理的反映工程的造价以及工程的施工状况,对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2.5实施动态管理机制
由于外界的环境以及市场均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如果不变,那么便会将不同的程度的影响带给整体建筑工程,因此,在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必须积极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如果外界市场中的相关费用诸如设备费、人工费、材料费有变化发生时,建筑工程预算人员要切实的按照市场的动向,来实时、动态的变更工程预算的定额。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筑工程预算人员要按照不同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然后与地域差异以及建筑工程的实况等相结合,对建筑工程预算作出进一步完善,以便于将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创造出来。建筑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机制必须要时代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性,综合性的考虑当前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等影响因素,积极的采取配套措施,以便于将最好的工程预算编制出来。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建筑行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03G101-1-200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S].
[2]蒋红英编著.土木工程制图[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姜雪静1,王晓银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建筑论文; 定额论文; 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