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论文_李鹏宾,许宏林,吴颖哲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论文_李鹏宾,许宏林,吴颖哲

平顶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都比较重视效率,轻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从而使得很多的城市河道都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河道是水利工程改造建设的主要对象,在对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引入生态理念,遵循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重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对城市河道治理的价值,从而促进城市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转变。本文从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概述入手,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建设原则进行阐述,探讨了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河道;生态水利;设计;措施

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河道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河道水污染的治理,从而改善河道水质问题。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不仅能够保证城市河道的正常排污,又能够提高城市河道的生态性。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要是将生态、功能和以人为本三种理念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城市河道治理的应用中更加广泛,最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周边的水文环境,并结合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控污设备,从而实现生态与工程设计的协调。与此同时,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还要重视文化理念,发挥景观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友好的水利设施和水利体系。总之,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不仅能够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能实现对城市河道景观的充分利用,从而指导建成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综合水利系统。

2、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建设原则

2.1、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种生存环境的质量,才能保证各种物种的和谐共存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迅速发展,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经济效益,就造成了大量的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从而使得生态失去了原本的平衡状态。同时,人们对河道自然环境的过多干预,从而使得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朝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让多种物质都在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一定要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重视各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不断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城市河道环境的保护力度,最终为提高河道形态空间异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

坚持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对于城市河道治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与小尺度景观相比,大尺度景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更加具有修复效果。与此同时,相关部分还应该熟悉河道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不要盲目对河道进行治理,要重视生态水利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从而实施保护和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建设措施。

2.3、服务社会原则

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还要重视水资源的时空调节及对洪涝灾害的防治。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因此,环境治理部门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坚持服务社会原则,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措施

除了上文所说的原则之外,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做好河道实体设计(堤防、护岸、堰坝等)、水边设计、生态恢复等设计内容。特别是做好亲水设计中的桥、汀步、路、休闲小筑(亭、台、椅、廊、栏)、水生植物等的设计。河道生态水利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目标和设计要点。

3.1、设计目标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归宿——把追求自然的、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完美的目标。设计思路体现以下4个方面:一是实现实用性。满足社会基础设施对水利工程的需求,如防洪、水利、城镇基础设施(桥梁、电缆、水道管)等;二是体现亲水性、保护自然环境。容易接近河边,并使人能沿河边通行;保护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体系,如水质、水量(水位、流量)和岸边绿色生态(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是保留地区、河流的固有风格。与风景旅游城市风格及河流本身的风格、文化相关形成的河道特性、沿河土地利用等固有人文风格相吻合。四是有效利用水面空间,营造精湛、统一的景观。连续的水面是河道的最大特点,要根据城镇、农村自然的沿河状况来充分利用。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做出有长期价值的有韵味的设计方案,使沿河岸建筑物和流域景观相统一。

3.2、设计要点

设计要点主要分河道平面、纵坡、断面、堤岸、地质、建筑材料、绿化、亲水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平面在满足控制线条件下岸线应自然蜿蜒曲折,切忌裁弯取直。首先,纵坡考虑不冲不淤的水流条件,其次,应安排疏浚清淤。断面首先考虑尽量保持河流的天然断面,保留滩地,再次,按顺序选择近自然的复式断面、梯形断面,除城镇中心区域或特别困难的地方,一般不选择矩形断面。断面宽度要满足行洪排涝需要。堤岸以土堤为首选。护岸以斜坡式为首选,其次为直立式挡墙。斜坡和护岸材料按顺序选择如下:植物土坡及小木桩、抛堆石、干砌石、水泥浆砌石、混凝土。硬质护岸设于容易遭受水流冲刷部位,在河底抛填块石和卵石来防护冲刷,稳定河势,或采取其他的消能措施。在常水位以上应以自然植物为主,在常水位以下应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便利的条件。地质上分海相沉积地质和湖相沉积地质,海相沉积地质条件的河流,土质以粉砂为主,易引起冲刷和水土流失,岸坡应适当保护。湖相沉积地质为粘质土壤,无船行波冲刷或强水流的河流可不作砌护,但其承载力较小,对重力式挡墙等结构常需桩基处理。建筑材料除城市景观和其它功能性要求等特殊情况外,应尽量使用天然的砂石材料和土木材料,特别是要巧用块石,做出富于自然风格的护岸,减少妨碍生态、形象呆板的水泥混凝土的使用,主要的砌体材料按顺序选择为:天然土石、人工土石、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绿化上护岸林应结合护坡措施、水土保持、植物降解污染、护堤林经济林及村镇绿化规划统筹安排。绿化草地应推广当地生态物种。滩地绿化植物以能净化水质的低矮草木植物和灌木为主。亲水性做好与干道连接的沿河道路如人行道、游步道;在通往水边的交汇点做成花园或风景眺望处;在沿河道路通往水边处做成亲水平台、涉水平台。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水量、水深和流速,营造出河流的多种水态;通过截污、疏浚和其他方法来控制和净化水质,并构建适宜水生物生存的河流物理环境,使鱼类生长。水深较浅或砼护底的小河,在河床中投入毛石或卵石,有利水生物生存。

总而言之,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十分复杂的,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引入到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坚持整体性和景观尺度原则,实现环境污染现状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维护水生植物能够正常的生长。这样就能够加快促进水循环净化水体效率,有助于河道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这对提高水流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生态平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蒋建灵.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J].科技传播,2016,10:176-177.

[2]王军.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8:192-193.

[3]周顶顶.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224+256.

论文作者:李鹏宾,许宏林,吴颖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论文_李鹏宾,许宏林,吴颖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