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中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比较论文_陈 华

近代日中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比较论文_陈 华

陈 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341000

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一场改革运动,但结局完全不同。日本的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纵观两国改革的全过程,有诸多方面的异同,并直接影响着日中两国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

一、改革运动背景相同,但面临的内外形势各有不同

从背景看,两者都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改革。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大名挑战幕府权威,天皇不甘大权旁落,幕府统治危机四伏。但两国面临的具体内外形势又各有不同,日本进行改革运动的内外条件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1.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

(1)经济层面。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全国手工工场已有很大发展,西南诸藩已创办起一些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开了近代化之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不仅成了推翻幕府的支柱,且在倒幕胜利后成为日本近代化的核心力量。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虽开始瓦解,但资本主义因素,在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几乎是零。洋务运动开始时,既没有一个新兴的反封建的坚强支柱,也没有一个可恃为近代化的核心力量,更没有一点可依凭的物质基础。

(2)政治层面。日本的封建旧制度所造成的阻力要比中国小得多。当时清王朝的政权由慈禧太后掌控,各地方官只有尽走卒的责任,而无半点独立的权利。这样,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既无皇权可资利用,也无地方独立力量可充当有力的领导和支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本是幕藩制国家,两百多个藩国为革新势力推翻幕府提供了方便。此外,日本除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将军外,还存在着形式上的君主——天皇。社会上一旦出现反对幕府的政治势力,他们就可以为自己的夺权活动披上合法外衣。

2.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外部条件而言更有利于日本

首先,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不同。中国地大物博,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日本地处中国这块大肥肉之旁,列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吞噬这块大肥肉。英美列强,便利用日本作为牵制帝俄和侵略中国的工具,因而不但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反转而扶植日本。其次,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这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唤醒了一些先进人士的民族意识。他们把中国作为前车之鉴,决心要民族振兴。再次,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也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行动,从而在客观上支援了明治维新。

二、改革运动目的相同,性质和变革的广度、深度不同

中日两国改革运动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为此,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军、新式学校和派遣留学生,是一场单纯引进西方科技的运动。而明治维新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所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

因此,两国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洋务运动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洋务派期望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走的是先自下而上的推翻幕府统治,再自上而下地由明治政府颁布维新法令的道路,它是一场以暴力夺权为前提的、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明治政府会进行大刀阔斧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中国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工业均为官办,企业生产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清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厂严格限制,导致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的重点在军事方面,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确实开始走上了军事近代化的道路,但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

三、改革运动领导人物的特点有相同之处,但本质和力量对比不同

中日两国改革运动的领导人物大都出生于封建家庭,都属于知识分子,都有远大的抱负,但改革派的本质不同,洋务派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明治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兴地主的利益。洋务派,其势力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他们对慈禧太后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权取而代之的要求,只是想借用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传统文明,维护清朝统治。

明治维新的领导则是中下级武士。他们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从统治阶级变为小商品生产者。他们日益与资产阶级沟通并日益资产阶级化了。与资产阶级的一致性,决定了下级武士必定要背叛幕府,成为反封建营垒的重要成员并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正是在这一势力的领导下,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掌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得知,由于中日两国改革运动在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改革阻力、国际环境、领导力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两国改革运动的进程和结局的不同,并影响着中日两国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论文作者:陈 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近代日中改革运动的一成一败——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比较论文_陈 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