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住宅建筑也经历了由传统毛坯交房到全装修交付,再到必须采用装配式内装的局面。结合行业领先的装配式内装企业(北京和能、上海开装、上海品宅等)在装配式内装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多个项目实施验证,介绍在建筑与室内领域的装配技术及工业化技术。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内装工业化;全装修;建造体系
引言
当前,我国处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环境保护压力逐步升高,如何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是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传统建筑业资源、能源消耗高,耗费人工,效率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住宅的持续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居住意识逐渐觉醒,住宅建设面临从“量”到“质”的需求转变。201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力争10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30%。
2017年7月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和2017年10月13日天津市建委出台的《关于加强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2018年1月1日起,包括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中心生态城的商品住房项目和公共建筑等5类房屋建筑应实施装配式建筑。
1实施的背景及重要性
装配式内装修体系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实现建筑生产工业化、建筑过程精细化、全产业链集成化、产品绿色化、建筑工人产业化的关键实施路径。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中明确要求:“推进建筑全装修,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GB/T?51129—2015《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要求:“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装配式内装修在建筑工业化中的重要性。
2如何运用装配式内装修体系
以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以下简称“和能”)通过长期对装配式内装的研究积累与多个项目实施验证,并结合国内政策、市场、工业化水平等国情特点,基于SI理念,遵循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原则,实现了1、一体化设计:建筑图和室内图同步完成,土建和室内装修零冲突,从源头实现一体化集成设计,建筑管线分离。2、部品化生产:产品统一部品化,部品统一型号规格,部品统一设计标准,提升产品共融性与共享性。3、装配式安装:工厂化管理现场,现场干法作业,优化升级安装施工动作,取消手艺工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装配式内装修体系构成
“和能”通过集成十二大部品,构建八大系统解决方案搭建了完整的装配室内装修体系。 快装集成采暖地面系统?
快装集成采暖地面系统是在结构板地的基础上,以地脚螺栓架空找平,高度控制在72-92mm,在地脚螺栓上铺设以轻质地暖模块作为支撑、找平、结合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功能模块,然 后在模块上加附不同的地面面材,整体形成一体的新型架空地面系统。整个系统高度为 120mm-140mm(按实际需求)。即规避了传统以湿作业找平结合的工艺中的多种问题,又满足了部品工厂化生产的需求,构建了装配式装修的地面体系。
还有快装轻质隔墙系统、快装墙面挂板系统、快装龙骨吊顶系统、快装集成给水系统、集成卫浴系统、集成厨房系统等解决方案。
3行业发展情况
3.1政策标准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其中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到装配式内装修,如北京市在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7〕8号),文中将一体化装修写入指导思想,并提出鼓励装配式内装修。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全装修列入必得分项,并在评价指标中提出“内隔墙非砌筑”“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干式工法楼面、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等反映装配式内装修或有直接关联的指标。
3.2装配式内装修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3.2.1发展现状
1、装配式内装修的实施项目类型以公租房、人才公寓、长租公寓等居多。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项目标准化程度高、重视后期管理维护,但因房屋的产权者并不是居住者,且居住人群会定期更换,所以会掩盖一部分真实客户对内装修的需求。2、在商品房领域,虽然装配式内装修获得很大关注,也进行了一些试点性实践探索,但大多数开发企业在需要落地的批量项目中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只有万科等业内实力较强的开发企业进行了一些批量项目实践。究其原因,商品房项目都面临着严酷的市场检验,除技术成熟度外,还有小业主的居住习惯、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销售业绩,而且现有装配式装修的产品附加值并不高产品本身吸引力欠缺,也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使得开发商选购意愿不大。目前上海品宅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是比较深入的,这家装配式装修企业立足于从客户出发,以满足最终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现有装饰行业各种饰面材质,开发出了通用的连接规范,使得客户能够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再通过装配式的手法来呈现。
3.2.未来展望
对于未来的装饰装修行业装配式是大趋势,但想要真的涌现出真正的巨头,现在的装配式装修企业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客户易用化,目前还没有一家装配式装修企业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交互系统,能够让客户及时看到装修后的效果,并能够得知准确的报价,这一点加拿大的DIRTT公司做的是非常领先的,值得行业学习。2、产品精致化,目前装配式装修企业大部分精力还都集中于B2B的市场,长租公寓,保障房为主要增长点,产品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对于品质的追求不够高。3、销售网络化,线上选购线下体验,互联网+的概念没有形成,即便是希望使用装配式装修的用户也不知去哪里选购。4、产品生产智能化,终端客户的需求可谓千奇百怪,这就对了工厂的生产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批量精装住宅可以成批加工,但对于每一个终端客户部品加工尺寸不一就使得加工需要更加自动化、智能化。5、技术门槛提高化,随着装配式装修的普及传统装饰公司也会逐渐升级技术改进工艺,逐步向装配式靠拢,在拥有渠道优势和数量优势的前提下,整个市场会被逐步地碎片化蚕食,这就会造成装配式装修企业难以成为巨头,所以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发,迅速占领市场,使得传统装饰公司难以企及,才最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结语
装配式内装修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尽管目前装配式内装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面临着技术门槛低、成品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企业逐步完善自身产品体系,用户接受度逐步提高,装配式内装修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装配式装修工程技术规程:QB/BPHC?ZPSZX—2014[S],2014.
论文作者:姜子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装修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产品论文; 需求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