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作文指导的几点体会论文_赵小敏

小学生生活作文指导的几点体会论文_赵小敏

 (南部县建兴镇龙凤小学 南部 637300)

《小学语文大纲》提出:“语文是要学生激发出内在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要求,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为核心,使作文教学成为教师辅导下的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快乐的学习活动。”我们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去指导学生写作。

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那么怎样做好农村小学的作文指导呢?我认为要以新颖、活泼、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难题,轻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以多方面有利因素的结合,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这种训练方式,开拓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需要我们在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上进行研究工作。在作文指导过程中,丰富学生生活,开发作文资源,激发作文动机,组织教育学生过好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走进自然界,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为作文教学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小学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利用丰富的校园生活指导学生作文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特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多种条件,带领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例如,跳绳比赛,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让他们参与其中,说快乐,谈感受,悟体会。在校园生活里,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诗意的校园环境,这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校园生活情境,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校园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无小事,事事存教育”。在小学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除了认真组织学生享受常规的校园生活外,更应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选取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情趣性的情景,结合作文训练要求以及学校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利用校园里的一切活动,调动学生去描绘生活,赞美生活。

二、利用学生家庭生活指导学生作文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经常性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服、整理房间、做饭、喂猪……劳动难度由易到难,并且让他们多写一些类似内容的日记及作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位学生在写《洗衣服》日记中这样写道:“……衣服漂洗干净了,我把它拧干,然后凉在衣架上。一阵微风吹过,衣服在翩翩起舞,好象在说:小主人,你真棒!谢谢你……”当我们读着学生这一段作文时,深感学生的语言是多么地富有想象力和真情实感!学生在家庭生活的劳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教师应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的“为情而作”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为此我们及时家访和定期召开家长会,内容不是告学生的状,而是把家庭环境建设作为每次活动的一项必备内容。再要求学生进行有关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乐趣、生活情趣以及自己的小天地等方面的练笔。

三、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熔炉。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向社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作文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生活调查,参观访问,收集简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 社会生活环境,适时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场面的沸腾……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这些都能使学生激动不已。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纳入生活作文的范畴,引领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描绘、去体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去。如组织学参加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感有了积蓄,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进入描绘社会生活情境作文中去。

四 、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世界, 体验自然生活

四季更替 ,大自然也在不停的变化。花开花谢,阴晴雨雪,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把学生引进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尽情享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美是无处不在的,激发学生把生活中的这些美感染给别人。农村小学的学生每天无不在大自然中度过。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是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孩子们的内心体验,他们同样具有城市孩子所具备的天真活泼。所不同的是他们每天所接触的是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春、夏、秋、冬的自然变化规律,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山间清澈见底的溪水,雨后万马奔腾的自然洪水,挂满枝头的满山瓜果……都是农村小孩子喜闻乐见的值得观察、描写、感受的内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观察中悟出自然生活的乐趣。例如,我组织学生与学校其他年级学生一起到郊外去春游,让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去发现春天的秘密。在作文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阳光微笑着轻轻地添着我的脸,缓缓地将我抱入怀中,感觉暖暖的,像母亲的爱,那样甜蜜,那样温馨,又似妈妈亲手编织的毛衣,柔柔的……”学生如此真情的话语正是与大自然交融的见证。

总之,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好途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同学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在生活感受中悟情,在生活亮点中拓思,在动情处挥动妙笔。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热爱生活又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一代代新人。

论文作者:赵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小学生生活作文指导的几点体会论文_赵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