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分析论文_孙斌

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分析论文_孙斌

南京市秦淮中学 孙 斌

【摘 要】高中语文是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作文一直占据着高中语文学习的重大比重,是评价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依据,在面对高考带来的强大压力下,语文作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高考的命运。因此,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

一、前言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了顺应素质教育改革下教学理念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跟着推陈出新。对于很多地区而言,在实行了高考采用全国卷后,考试难度大大增强,给考生带来了更大的高考压力。高中语文作文是评判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所具有的大分值也大大影响了语文成绩的高低。面对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学主体的很多教师,渐渐偏离的正确的教学观念轨道,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更多地追求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卷面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素质和写作功底的全面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听、说、读、写方面下功夫,不断对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进行探讨,才能不断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趋于传统落后

按照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观念,教师会利用课堂中的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当堂写作训练,一边构思一边写作,然后让学生将所写文章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再让在座学生通过对一个主题下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点评,总结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还能从其他同学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到更好的写作手法,从而帮助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就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只能让少数学生从中获益,而大多数学生则利用他人朗读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欣赏和课堂休息,没有认真地对各篇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自然很难发现自己所写文章中的不足,也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教师只有重视起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提高,长此以往,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写作实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挑战。

(二)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思维

固有的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过问强调满分作文中华丽的表现手法、修辞形式,让学生背高考满分作文和范文,使学生形成了固有的范文式写作方式,使文章空有华丽的辞藻却无真心,抑制了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禁锢了思维,导致全班写出的文章都是同个套路和模式,毫无个性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变幻的创新思维,造成了对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灵活多样的写作技巧培养的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学生的写作知识素材储备不足

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的题目形式出现一个共通点,就是由原先的以命题作文为主转变为以材料作文为主。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大多出自普遍社会现象、社会时事热点或是优秀文章中具有反思价值意义的片段节选,非常考验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心了解情况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现如今绝大多数高中生整日只知道待在教室学习课本知识,做试卷套题训练,很少看课外书和新闻,缺乏对国家社会热点时事的关注和了解,从而给阅读理解作文题目时造成困难。同时由于课外知识素材储备不足,学生所写的文章中自然缺少了引经据典和精妙的写作构思,导致学生的写作功底不足,文章语句不够优美,说服力不佳。

三、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要求

(一)注重文章开篇和结尾的训练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不代表功利性,教师不能将作文教学与高考利益捆绑,若学生仅仅为了完成好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题目来进行写作,学生便容易陷入功利性思维的写作状态中。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增加自身的课外阅读量来丰富写作素材的储备,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就能为文章增加很多亮点句子,为文章增色。教师应将实用性教学理念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尤为重要,一个鲜明的开篇会给人在阅读之初以眼前一亮的惊喜,一段对整篇文章进行完整总结的结尾会给文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教师可以在日常授课中向学生强调文章开篇及结尾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一文中,诗人开篇第一句就是“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点明了诗歌的主旨是“去看海”,然后在对为何要看海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尾处“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再次呼应了开头,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各种类型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作训练,为文章增添独特的色彩。

(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写作

写作是一项需要丰富的思维和想象的工作,如今很多高中生只求务实,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想象力,在语文写作中往往只适应一种类型的写作,写作手法很受局限。虽然高考的作文不限文体,但是学生也要学会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要求时,可以写出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来教授学生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手法。例如在讲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文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散文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特点,在讲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告诉学生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形式。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够利用创造性的思维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表情达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不能与高考语文成绩直接划等号。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运用实用性教学理论改变作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作文课堂更具有实用性。为学生搭建一个创作的平台,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写作中领会到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的魅力,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香.针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03):127-127.

【2】徐进.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读与写,2015,(04):109.

【3】王鑫逢。提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几点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4):22-22.

论文作者:孙斌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分析论文_孙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