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节能设计的实用性探讨论文_刘书冬

泵站节能设计的实用性探讨论文_刘书冬

上海嘉定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泵站用电负荷在区域供电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启期间功率较大,对电网要求高,泵站的电气节能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主要就平时接触的电气设计内容,从节能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相关优缺点和材料选择方式,并对节能设计进行论述,以期通过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能够为我国泵站设计节能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泵站;电气;节能

一、泵站设计的节能需求

现如今,节能降耗已然成为了我国治国的重要国策,并且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在我国水利电业工程项目中,泵站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防洪、防涝、灌溉、调水、供电等重要任务。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目前现有的泵站超过60万座,总装机容量高达9000万千瓦。对于泵站而言,其具有十分大的节能潜力和节能空间,需要我国的泵站设计人员不断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通过注重技术革新、设备更新、材料创新来实现对泵站节能的推动。

二、泵站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一)节能技术原理

在泵站电气设计中节能的技术的重要原理就是通过利用目标电耗节能控制技术,来控制输送水系统的运输,确保在耗电量的最小化的技术下能够实现输送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目标电耗节能控制技术而言,其基础在于在输送水的系统之中,建立起系统运行参数和耗电量值的对应关系。该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确保输送水系统输送水电单耗最小化,并确保水泵运行搭配策略和调速的良性结合。在该技术的保障下,能够实现泵站的节电量最大化和节能效益最大化,并同步确保输送水系统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泵站电气设计中设备材料的选择

1.电缆线和导体的选择

导体与电缆线截面的大小,首先影响到的就是泵站建设的投资成本,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影响到电能损耗的大小。一般在导体和电缆线的选择上为了实现对有色金属和投资的节约与控制,通常选择一些截面比较小的电缆线,但截面较小就会导致电能损耗增大,因此在电缆线和导体的选择上,要做好投资成本、电能损耗、有色金属消耗的平衡,选择最优搭配,以确保整体效益和节能需求。

2.电动机设备的选择

对于泵站电动机设备而言,软启动器能够按照启动时间来对可控硅的导通角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整体电压的控制,有很大的优点。从目前软启动设备使用普及情况来看,由于电气设计规范的推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受限于实际管理维护人员的水平,总占比仍然不高。因为电压的连续调节,需要平稳因此对软启动器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采用先进的软启动器设备,能够实现测速的实时反馈及电压的负反馈,并以实现可控硅导通角的实时控制,达到速度随负载平稳变化的目的。软启动器在电流的反馈作用之下,能够实现电动机电压的自动降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动机电流的磁分布,此外,并让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得到较好的控制。

(三)照明节能设备的选择

在泵站的设计过程中,要想实现电气节能的最优化建设,除了上述几点以外,还需要做好照明设备的节能建设。目前我国泵站中照明设备的电能消耗也比较明显,为满足照明质量和降低单位照明消耗。笔者结合我国目前的泵站分布情况和整体建设规模,在整合国内外先进节能照明设备的基础上,建议在照明节能设备的选择时可以利用高效节能新光源进行节能假设,例如电子节能灯、高压钠灯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假设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等作为灯用电器的附件,来实现从声控、光控、感控三位一体的照明节能控制系统,以确保泵站电气技能设备的合理化和实用性。

三、泵站节能设计中的技术配置分析

(一)配电形式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泵站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围绕着泵站的户外和户内设备来进行配电形式的建设,要根据泵站的整体供电需求和用电需求,来进行不同配电形式的选择,以此来确保整体运输过程中的能耗最低化和用电均衡化。在配电形式的选调上,需要结合线路配电长短和电能损耗比及电压损耗比来进行设置,以此来确保整体的配电网络的线损最低化。

(二)启动方式的确定

在上文中,笔者就泵站的启动设备进行分析。在日常的应用过程中,要想让启动设备的效用能够达到最大化,就需要做好启动速度和启动设备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减少对电网冲击,让设备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对于软启动器而言,在启动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注重对启动电流的计算,要确保启动电流稳定,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绝缘老化速度增快,影响电机寿命问题的产生。因此,在软启动设备的应用时需要注意对软启动电流的调整,并确保整体的泵类负载能够达到较为稳定的水平。

(三)合理选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增加功率因数以降低功率损耗并提高电源质量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应该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提高自然电价来实现。当需求不满意或成本太高时,系统的负载和功率因数必须通过无功补偿来提高。减少待机能力和功率损耗,稳定电压并提高电源质量。总结一下,可以得出结论:1无功补偿后电容器的电容值应该在电能测量点补偿后大于0.95,不需要达到1.0,也不需要过补偿。2应尽可能使用电容器自动切割装置。分流不宜太多或太少,分割同样不能太细。3电容尽可能采用分散分配的原则。如果有必要,它可以用作高品质,低消耗和环保的新产品。

结论

泵站设计中的节能方法有很多,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节能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未来泵站设计的节能方法将会超想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进步。电能作为二次能源,近年来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节能降耗迫在眉睫。在泵站的设计中,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潜力巨大,但在节能设计的时候,只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才能够直接降低成本。节能降耗的设计思想在工程设计中进行,通过技术,经济,能源,环境等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本文章的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国泵站设计人员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对泵站的节能设计研究之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成福,李明思,吕廷波.滴灌区加压泵站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4):89-91.

[2]杨丽娟.泵站工程机电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治淮,2010(04):42-43.

[3]鲍舒眉.泵站电器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09(04):45-46.

[4]刘建军.泵站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39-41.

[5]杜选震,储训,杨淮,钱钧.南水北调东线大型泵站设计与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01):47-49.

论文作者:刘书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泵站节能设计的实用性探讨论文_刘书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