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潘景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潘景

身份证号:33012419920129XXXX 浙江杭州 311305

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大部分关于电梯的检验方式、实施细则及如何出具检验报告等方面都介绍的比较详细,但内容都偏于电梯的质量检验方面,关于保障检验人员人身安全、规范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方面的内容涉及甚少。基于此,本文对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安全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全面利用,高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电梯是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电梯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内,基于此,做好电梯监督监察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电梯事故频频发生,说明我国电梯的安装、使用、维保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提升对电梯安全质量检测的重视程度,在检验中发现问题,消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高社会群众的乘梯体验。

1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

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加强安全要点的警示以防意外的发生;在检验过程中,关于作业的位置、姿势及动作方面要做到安全、规范和到位;安全检验过程中的作业顺序要严格规范,以免造成因秩序混乱导致的人员伤亡,如出底坑和出轿顶的作业顺序不能混淆,可在主板程序中设置检测程序,顺序不对,则将电梯锁死,直到正确才允许运行;电梯检验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验的环境、佩戴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梯的维保单位、被检验的电梯、检验电梯的机械设备或检验人员等;检验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之间要协作配合,电梯或检验设备的使用准确恰当。总结电梯安全检验行为规范主要有:事先对被检电梯进行全面了解,检验过程中穿戴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安全的设备进行检测,检验人员的检验作业要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保证卫生条件,做好与其他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的配合工作等。

2电梯使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对电梯的使用越发广泛,但是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较,电梯事故的发生率较大,基于此,想要保障电梯长期稳定运行,其中质量安全检测十分重要。在我国电梯运行中,突然停运、关人甚至剧烈抖动等情况时有发生。而电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于电梯安装检验来讲,其对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大数据体现出我国的电梯事故机率正在逐年上升,电梯事故的发生都是极度危险的,对社会群众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

3电梯检验过程的主要危险源

3.1机械伤害

电梯是由各种机械物件形成的,不能依靠单个零件进行工作,所以在实际检验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单个部件进行检测,更需要对电梯整体机型进行检验和测试。针对电梯乘坐中的部件以及安全部位等进行合理检查。电梯检验就是对其进行整体性检测,对功能进行合理检测,保证电梯所有功能和安装过程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也就是说,电梯在实际检验中经常会出现机械性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个人防护不到位,不穿工作服,不戴安全帽,不穿安全鞋等等,从而导致刮擦受伤;(2)操作不恰当导致,并没有认真研究电梯检验具体步骤和实际操作等导致人员受到伤害;(3)电梯机械部件的老化失效,最终导致检验中出现各种不安全事件。

3.2坠落伤害

电梯检验是一种高空作业形式,检验人员需要在轿顶、坑底等工作。主要风险源表现在:(1)坑底或者部分机房检验中爬梯安装不牢固发生坠落风险;(2)检查层门开锁装置,需要从厅门外打开厅门检验,如果没有站稳或用力过猛则可能发生坠落;(3)曳引钢丝绳张力偏差检验中,主要是站在轿顶的使用弹簧拉力计对重侧钢丝绳张力钢丝绳检测,该过程也存在着危险。(4)导轨垂直检测中,身体要伸到轿顶护栏之外位置操作,可能会出现滑落风险。

3.3电气伤害

许多电梯的机房或井道中大量铺设电线线路,检验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触电。天气因素也会对检验工作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雷雨天气进行检验工作,雷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过于干燥的天气,有静电火花,产生火灾事故;过于潮湿的天气,电梯线路又容易产生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等。外界环境因素会对电梯检验工作产生影响,因此,电梯检验要尽量避开不良的气候环境。

4安全防护策略

4.1坠落危险防护策略

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大部分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或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动作来避免。比如检验人员处于爬梯工作状态时,应事先佩戴安全头盔、穿戴防滑手套和防滑胶鞋,以避免因打滑造成的坠落事故;攀爬过程保持平稳,不能只追求速度,更不能在手持其他工具设备的同时进行攀爬,避免手抓力度不够导致的坠落下滑事故;爬梯作业前,为保障人员的安全,安装必要的防护设施;边缘作业时系好安全带,以防踏空造成坠落事故;开启层门前,不能将身体倚靠在层门上,应通过井道灯事先观察井道内的情况,决不可探出身体往下看,前倾身体容易坠入井道,造成人员伤亡;检验人员轿顶作业时要佩戴好安全帽,以防坠落物落下砸伤,同时轿顶安装能承受高强度压力的防护栏,护栏高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设置安装警示牌。

4.2更新电梯检验规则

目前,对电梯安全性能的标准越来越高,以往的电梯检规已经有较大的局限性,检规修改单的发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检验规范与电梯现状的不匹配,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应当加快新检规的出台,在较危险的检查项目中,更具体的表明如何规避风险,出台更安全合理的检验方法,让新进检验员也能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安全检验规则应该和目前的科技发展紧紧联系,引入先进的检验技术来为检验工作提供支撑。各地区也可以根据实情出台相适应的地方检验标准,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3增强安全管理的水平

由于电梯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控制电路系统较多,为了更好的保障电梯能够安全运行,增强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前提和基础就要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电梯的安全装置保障电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一般包括制动系统、限速器、安全钳等,在电梯进行年检之前,维保单位应事先对这些装置进行全面的自检。

4.4做好环境检验

电梯检验环境较为恶劣、昏暗,因此容易发生各类事故。如进入轿顶检验中,如果现场视线不清、环境较暗,检验人员则难以看到各个部件位置,从而发生坠落风险。所以相关规定中明确提出了检验现场的安装条件、验收条件,对电梯检验环境进行清理,不得出现有与电梯无关设备、物品。坑底、机房通道必须要有永久性照明灯才能进入,照明度不得低于200lx。如果电梯环境验收不达标的情况,检验人员有权拒绝验收,直到符合检验标准为止。检验人员在工作初期,须要熟悉电梯环境,观察照明灯光是否能够满足检验水平,电梯断电后制动系统是否有效;通电之后是否存在漏电或不运行等情况,在这些工作检验完成且都合格之后,即可更加深入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工作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对检验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得出现丝毫的马虎,注意检验现场可能存在的坠落风险、电气风险、机械风险等,提前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检验人员进行技能、安全意识培训工作,提高对安全防护的认识,严格按照标准检验,这样才能够提高检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唐文华.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2):104-105.

[2]左一凡,宋帆.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南方农机,2018,49(08):216.

[3]韩胜军.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建材与装饰,2017(45):174-175.

[4]陆琳琳.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科学家,2017,5(16):74+78.

[5]李明阳.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科技与创新,2017(08):139-140.

论文作者:潘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潘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