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心理护理应用论文_卢亚军1,丁丹萍2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门诊 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检查中是否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营造舒适环境、细节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29%,检查依从性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74%,检查依从性为73.9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对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心理护理

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已成为诊断输卵管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检查设备、环境较为特殊,结合病情对患者的影响,在处于封闭的空间内完成检查,容易引起患者的生理、心理处于应激状态[1]。同时,一些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检查的顺利开展,影响临床诊断;对此,在影像科患者检查中采取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检查顺利开展均具有积极作用。而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检查中是否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41岁,平均(33.4±3.6)岁;不孕类型:原发性不孕15例、继发性不孕31例;观察组5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0岁,平均(34.6±3.4)岁;不孕类型:原发性不孕18例、继发性不孕3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检查前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病房干净,讲解检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嘱咐患者放松心情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耐心讲解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安全性,介绍检查环境的特殊性及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训练患者正确平稳呼吸、屏气,配合成像,指导患者变更体位,加强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了解及相关禁忌;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以鼓励、劝告、暗示等多种方式,疏导患者紧张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患者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疑问,增强患者检查的信心,并与患者的家属配合,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检查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不时询问患者的感觉,让患者对检查中所面临的不良情况具有心理准备;营造舒适环境,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室内安装音响系统、禁止吸烟、调整检查室的温度、湿度、光度等,保持洁净和风气流通,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检查环境;细节护理,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应注重对患者进行交流、鼓励,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对其顺利完成检查给予肯定。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

观察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检查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29%,检查依从性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74%,检查依从性为73.9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

3讨论

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患者容易因检查环境、检查设备及创伤性等因素影响产生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认知程度较低,亦可引起紧张心理,不利于检查顺利开展[3]。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检查顺利开展,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水平。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在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应用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具有积极作用。在本研究的心理护理中,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患者关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错误观点,提高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认知程度,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并持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处理,对于整体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4]。此外,本研究的心理护理还注重营造舒适环境、细节护理,旨在提高患者对检查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因特殊的检查环境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针对个别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5]。由本研究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检查依从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对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解南,刘铁峰,张俊萍,彭冬红,黄凤萍.术中心理干预对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的影响[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7,40(03):338-340.

[2]王国华.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9):145-147.

[3]李桂花.心理护理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48-349.

[4]张巧权,谢俐萍.输卵管通液仪配合舒适护理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9(06):96-97.

[5]张菊红.子宫输卵管实时动态造影检查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辐射卫生,2012,21(01):86-87.

论文作者:卢亚军1,丁丹萍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心理护理应用论文_卢亚军1,丁丹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