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林下套种培育技术的试验探讨论文_林锦浩

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金花茶培育技术的试验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试验的进行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试验所得的结果,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花茶;培育技术;探讨

金花茶是我国珍稀保护植物,在园艺观赏、杂交育种、药用开发等方面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对于金花茶的栽培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关种植人员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促进金花茶的栽培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基于此,本文就金花茶培育技术的试验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我林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1月份平均气温约12℃,7月份平均气温约28.7℃,年平均降雨量约1650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年蒸发量1300毫米以上。无霜期310~345天,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pH值5.0~5.5。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和、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对发展金花茶种植极为有利。

1.2 试验材料

供试茶树品种为本地普通金花茶。

1.3 试验套种技术和方法

1.3.1 选地

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在林场铁西工区珍贵树种林下做套种试验。宜选择林分郁闭度0.7左右,土层深厚肥沃,引水和排水良好,坡度在25度以内的避风坡面。开垦试验地面积20亩。

1.3.2 整地、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林下山坡地按等高线开梯层带,带距4米,带宽1.5米。带内全垦,垦深30厘米,保留带内外原有的乔木,清除带内小灌丛、杂草茅根及碎石头,然后再在带上挖种植穴,穴距0.5米,穴规格:长、宽、深为50×50×40厘米,种植穴经半个月的晾晒后,回填表土并施配方有机基肥,每穴施腐熟底肥或堆肥5~10公斤。挖穴密度67穴/亩左右。

1.3.3 栽种

苗木选择:选择事先培育好的本地普通金花茶扦插苗,苗高30~40厘米。移栽时间:2012年3月。种植密度:林下种植按2.5×3米的株行距定植,每亩67株。种植方法:定植时,种植深度以土埋没根茎处为适度。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在基部覆草松土。

1.4 金花茶生长期管理

金花茶生长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修剪整形抹芽疏蕾和防治病虫草害。

(1)适量的水肥是金花茶生长不可缺少的因素。林下坡地套种金花茶要做好引水和排水措施。引水可利用胶管从上坡林下沟谷引入。排水是在开带时在带边预留排水通道以防内涝。浇水时间和次数根据林地的湿度而定,保持林地湿度60%左右,水分平衡才能保证金花茶的正常生长发育。根据茶花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选用不同成分的土壤配方肥料,施肥量依据茶花的长势而定,可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春梢发芽前的3月份,施配方农家有机肥为主,每株500克,注意要尽量分散均匀不要紧贴枝干;第二个时期在10~11月,孕蕾期和开花期,每个株施“茶多宝”控释有机复合肥500克,促进花蕾的生长,使茎枝坚硬粗壮,花朵不掉,确保安全越冬。

(2)修剪、整形、抹芽、疏蕾 在金花茶管理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它的主要目的与作用是在于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调整树冠的幅度、密度和树形结构,控制花枝徒长,减少养分消耗,集中营养物质,促进花芽发育。金茶花的修剪,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开花之后至新梢萌芽之前。按一干三枝九条梢进行修剪。修剪时结合抹芽摘蕾:第一、二年要及时摘去花蕾,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植株生长。成年树修剪主要是树冠修整,剪除过密枝、纤弱枝及病虫枯枝枯叶,并适当采用压顶方式修剪,以利于茶树矮化,便于采花采叶。

(3)病虫草害防治 金花茶生长期间,病虫草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管理措施,只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环境及产品的污染。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012年3月开始种植,经过3年观测,结果数据如表1。本试验是在天然林下种植,成活率高,植株生长旺盛。据调查分析,林下种植金花茶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通过严格使用测土配方有机肥料,林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比开垦前明显增加,说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3 结论与讨论

在天然林下套种金花茶是适合金花茶生物学特性,符合生态立体复合种植的模式,适度的林下郁闭度自然遮荫,有利于金花茶生长,结合运用测土壤配方施肥技术、引流山泉水浇灌、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技术,能有效增进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控制茶树病虫害,增强茶树自然调控能力和促进茶树持续丰产优质;修剪矮化技术的运用可培养茶树良好树冠,使茶树达到矮、壮、密、茂、宽的最佳树型,提高茶树产量。天然林下套种金花茶,不仅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同时能有效增进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对环境及产品无污染,符合现代林业的生态与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要求。这次试验只采用本地普通金花茶扦插苗作为试验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采用多个品种做试验将更有代表性。实践证明,林下套种金花茶是可行的,我们要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加大实验研究力度,不断提升金花茶的套种技术水平,为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技术参考。

4 结语

综上所述,金花茶是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是世界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因此,对其的栽培种植,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为金花茶的栽培种植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儒华、潘子来、潘子平.金花茶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4).

[2]黎衍、苏巧玲、黎蕾秀、何英昭.金花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广西林业.2008(06).

论文作者:林锦浩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金花茶林下套种培育技术的试验探讨论文_林锦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