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蔡亚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蔡亚运

霸州市振翔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在世界人口数量的排行榜中,中国人口的实际数量位居第一,但也是拥有最多残疾人口的国家。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调查后发现,中国在残疾人口的数量可以占据总人口数量的6.5%左右,其在日常生活与出行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限制。而老年人与婴幼儿因为自身在身体与认知等方面的状况有所限制,所以这些人口都属于障碍人群,也是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主要应用对象,为了能够提供给障碍人群更多的便利,就需要针对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

1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理念及要点分析

1.1设计理念

无障碍人群主要指的是生活和出行不能自理,需要人特殊照顾的人群,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等,同时,在正常的人群中,由于拎物过重或者其他原因需要人帮助或者照顾的人群。在无障碍人群的理解中,有些人将无障碍等同于残疾,此种观点和理论是不标准的,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由于出行是无障碍人群必须要经历的,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其中的应用,并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文明发展的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理念。

1.2设计要点分析

1.2.1道路设计安全性

道路设计的原则之一是安全,因此可通过设置安全保障措施,提升障碍人群的出行安全,并能够有效地引导此类人群安全到达目的地。

1.2.2注重道路设计人性化

由于无障碍人群的层次性因素多,往往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性,针对不同群体对于交通设施及设计的不同需求,进行市政道路的合理设计。

1.2.3安全到达目的地

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线路规划及不同道路设施进行分析,融和无障碍设计理念,从而能够让无障碍人群能够安全地到达出行目的地。因此对于道路设计人员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于无障碍人群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尤其是在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设备设置上,都投入了较大的工作和资本。但是在市政道路交通设计当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交通标志、信息标志和道路交通中使用的必要标志都有待加强。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此类交通标志进行分析,按照设计规范制定相关的设计方案。其次,应全方位地了解无障碍交通设计理念的重要因素,结合人的思想,突出社会公益性与对无障碍人群的高度关注。

2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2.1安全性

无障碍的设计理念就是为了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因此,安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在无障碍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安全原则,比如建设盲行道,如何与来往的车辆进行有效的隔离,保证盲人在过马路的过程中能够不被来往的车辆所伤害,这就是在设计盲道时需要考虑的环节。

2.2可用性

无障碍道路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根据不同的残障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由于听障人士和盲人的缺陷不一样,因此对于无障碍的设计也有所不同,如果失去可行性,那么无障碍道路建设就只是摆设,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比如对于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一定要考虑到这类人群站立困难,因此对于卫生间应该设计马桶而非蹲便器,另外马桶的高度应该适中。

2.3无障碍

对于道路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明了,使残障人士使用时可以比较边界灵活。比如盲人在过盲行道的时候,路面不能设置障碍,或者高低不平,这样会增加盲人的通行困难以及受伤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可接近性和可达到性

比如说盲道指示牌的设置,不能设计到离盲道太远的地方或是太近的地方,应该尽量设置到路边,且高度适中,让人可以轻松触摸到指示牌的内容,且对于标识的内容也需要对于残障人士进行相关的无障碍培训,以期增加无障碍道路的利用率。

上述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各类残障人士的出行安全,增加出行的便利,同时可以考虑到各类型残障人士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生活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

3.1在视觉障碍中的设计体现

在针对市政道路人行道展开设计的过程中,整体人行道需要全面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来设计盲道与无障碍道路。无障碍道路又被称作为无障碍坡道,其主要是在企业、小区、路口、路段、公车站等位置的人行路面上设置三面斜坡或单面斜坡,该道路设计的主要因素是为残疾人提供出行与生活提供方便。通常情况下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在人行道中为患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铺设专用道路,这种道路又被称作为盲道,患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可以通过在盲道上行走时由脚底传来的触感辨别方向。在人行道中连续铺设行进盲道,无障碍盲道的具体铺设位置需要设计在离绿化带余额0.3m——0.4m的位置,行进盲道的实际宽度约为0.——0.3m左右,同时行进盲道的转折处需要设置相应的提示路牌,并在路牌上表明盲道的作用。同时,在实际设计盲道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人行道中的设施或可能会对盲人造成伤害的物体,采用绕开的方式,并且需要采用提示盲道圈围的方式来提醒盲人。

3.2在肢体障碍中的设计体现

在肢体方面存有障碍的人群主要指的就是靠轮椅或是拐杖生存的人群,这种障碍人群在日常出行中的行为是非常不方面,如果在较为平整的道路或是街道中展开行动时,可能不会存有太大的不便,但如果在有台阶或者是坡度的道路中展开行动时,就会为其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一定要适当的掌控坡度倾斜的实际角度,而且还需要确保带有坡度道路的平整与光滑,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轮椅在有坡度的道路中能够正常行动,也能够有效的减低轮椅在正常行动的过程中遭受影响与限制的几率。除此之外,在对于这种障碍人群设计市政道路中的坡道时,就需要展开全面的综合考虑,将坡度道路的实际高度与宽度相互结合,并对市政道路的现场展开实地检查。在实际展开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工作前,先设计出一系列的手稿,再通过全面的分析与综合考虑,选取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最终将整个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方案,按照较为完善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计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还能够在建设完成后为所有障碍人群提供最为舒适的服务与便利。

3.3在语言障碍中的设计体现

在针对患有语言障碍人员展开无障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实际设计的标志与建设更加简单明了,同时还需要确保所设计的标志牌更加显眼,确保患有语言障碍的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指示牌。在设计指示牌时,需要将指示牌的内容分别使用文字与图画的形式呈现,同时还需要确保指示牌上的图画可以使患有语言障碍人员更加清楚与明白。同时,指示牌上的文字与图画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凹凸感,这样一来及时患有视力障碍的人员在行进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方向。此外,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老人与儿童对于表示以及文字的辨识能力,因此在设计指示牌上的文字与图画时,需要通过调整标识与符号的方式,确保多数人群可以通过指示牌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进步,无障碍理念运用于城市化道路的建设中也逐渐成为必然趋势,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中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展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无障碍道路的设

计,是从残障人士的角度出发,有效保障了残障人士的出行安全,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社会的文明化发展提供方向和渠道,增加了社会的包容力。

参考文献

[1]王健.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4):74-75.

[2]曹晓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7(22):147-148.

[3]张鹏.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环球人文地理,2017(10):35.

论文作者:蔡亚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蔡亚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