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懈的理论探索--论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_公有制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懈的理论探索--论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_公有制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懈的理论探索——《论现代公有制——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讨》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形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资借鉴,而需要大胆地实践,更需要进行理论探索。由王珏教授主编的《论现代公有制——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讨》一书(济南出版社,1998年9 月出版)对现代公有制作了有益的探索,不仅澄清了在公有制方面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认识问题,而且还开拓了对公有制认识的新境界,揭示了公有制形成和发展演化的规律,对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独具的理论贡献。通读全书,感到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观点鲜明,富于理论创新性

该书的核心在于研究探索“现代公有制”。现代公有制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提出来的,是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开始,继而经过对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等持续不断的渐进研究,进而上升到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识和探索,在深刻理解和认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论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公有制”的概念。这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公有制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体现着这样一种认识,即不仅社会生产力要现代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也要现代化。现代公有制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内在的规定性,是受历史的基本发展逻辑和现实的社会条件综合决定而形成的,它既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更集中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发展要求和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体现和实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和推动。

该书还科学阐明了现代公有制的理论内涵。认为现代公有制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上,现代公有制必须是一种社会化的财产占有关系,从其内部权利构造上,它必须实行财产占有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劳动者成为占有主体,成为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自己劳动的支配者,并指出现代公有制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不仅关系到公有制本身的规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否真正实现自我的再生产,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生命根本之所在。

该书还通过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深刻揭示出了现代公有制的特征,指出现代公有制是社会化的财产组织形式;现代公有制的主体构成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现代公有制是市场化运行的;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这些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演化,既是公有制内涵的外在的表现和延伸,更是公有制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从这些认识可以看出,该书不仅提出“现代公有制”这一概念,而且赋予精深的科学含义。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创新与求是的精神。

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该书对现代公有制的研究,是一种多视角的系统探索。书中各部分相互衔接,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的理论体系。

(1)从前三章可以看出,该书以经典公有制的研究作为起点, 实事求是地探析公有制的发展轨迹,深刻揭示了现代公有制产生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强调研究现代公有制,不能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经典公有制,须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公有制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借以实现的经济条件。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由全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的构想,这种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只能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而斯大林提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这虽更接近实际,但其错误在于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发生商品交换关系,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结论便由此而来;并将商品交换关系仅局限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以及集体所有制内部,并在理论上概括为“产品——商品”论。这种“产品——商品”理论上的矛盾,影响到经济体制及其所有制基础的不完整性。指出我国公有制也曾一度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传统公有制。继而从理论上还深刻阐明了传统公有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在本质上是排斥市场的。认为当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改革走上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改革的中心环节就在于改革传统的公有制关系,以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现代公有制关系。强调只有当公有制关系自身经过改革和调整成为新体制的基础,亦即由传统公有制走向现代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立起来。继而又探索了现代公有制的实现问题,如果说农村改革的成功在于新型公有制关系的形成,那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创新也要求超越传统公有制理论,在实践中对于国有制企业来说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公司制;对于非国有制的公有制企业来说,有条件的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制,其他的多数应该实行以劳动者为主体的股份合作制。国有企业通过这样的深化改革,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公有制关系也就由传统公有制走向了现代公有制。

(2 )既然从历史性命题中提出必须由传统公有制走向现代公有制,那么作为研究的逻辑也必然要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公有制一类的问题。因此,在之后的几章(第4—5章)深刻分析了现代公有制的理论内涵;现代公有制的主要特征,包括现代公有制是社会化的财产组织形式、现代公有制构成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现代公有制的市场化运行、现代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等问题。

(3)建立和发展现代公有制,最终要通过其实现形式来完成, 因此,该书在最后的几章对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理论探析,包含着对现代公有制为主体的涵义及其实现形式、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组、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方式选择及其产权制度的改革等问题的探讨,切合实际,见解独到,对推动公有制经济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懈的理论探索--论现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