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四肢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吴朝阳 朱夏 林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 福建福州 350005)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近年来应用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13例,184例获得随访,评价保肢率、保肢功能评价、2年总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126例存活,2年总生存率69%,2年无瘤生存率60.9%,保肢率72.3%,截肢率27.7%,保肢术2年无瘤生存率68.6%,截肢术2年无瘤生存率71.8%,两组生存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规范治疗组,2年生存率75.5%,肺部转移率27.5%;未规范治疗组43例,2年生存率53.5%,肺部转移率65.1%;化疗相关事件死亡3例,死亡率1.6%。结论 联合应用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化疗效果显著,致命的副作用少,无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43-01

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骨骼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与肱骨近端。该病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常常在早期发生血行或淋巴转移,预后很差。骨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高位截肢术、超高位关节离段术和局部根治性手术,但即使如此亦不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在骨肉瘤的治疗是在高强度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手术治疗和免疫治疗,其5年生存率已由10~15%提高到目前的50~70%[1]。本院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13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普通型骨肉瘤患者213例,184例获得随访,男98例,女86例,年龄9~58岁,平均20.2岁;股骨下段89例,股骨上段13例,股骨中段6侧,胫骨上段26例,肱骨上段22例,腓骨上段6例,桡骨下段22例。Enneking分期:IIA期26例,IIB期114例,III期44例。病理分型:成骨细胞型124例,成软骨细胞型36例,成纤维细胞型24例。

1.2 治疗方法

对怀疑骨肉瘤的患者均进行术前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术前新辅助化疗2~3个周期,化疗方案:阿霉素60mg/m2,顺铂100mg/m2,异环磷酰胺10g/m2,间隔21天一疗程,化疗期间给予保肝、升白、止吐、利尿等对应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肿瘤范围及化疗反应选择保肢或截肢术,保肢术后肢体功能评分参照ISOLS学会及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推荐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估表[2]。术后化疗3~4个周期,根据化疗前后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和肿瘤坏死率评估化疗疗效,疗效不佳者术后化疗方案调整为阿霉素80mg/m2,顺铂120mg/m2,异环磷酰胺15g/m2。能按照上述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规范治疗组,其余的为不规范治疗组。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局部情况及肺部CT,5年内每6个月复查局部情况及肺部CT,10年内每年复查局部情况及肺部CT。

2 治疗结果

126例存活,2年总生存率69%,2年无瘤生存率60.9%;行手术治疗141例,保肢术102例,保肢率72.3%,其中假体置换术85例,术后肢体功能评分20-26分,平均22..3分,未重建17例,截肢39例,截肢率27.7%;保肢术2年无瘤生存率68.6%,截肢术2年无瘤生存率71.8%,两组生存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保肢术患者术后局部复发10例,局部复发率9.8%,假体周围感染6例,最终行截肢术;规范治疗组,2年生存率75.5%,肺部转移率27.5%;未规范治疗组43例,2年生存率53.5%,肺部转移率65.1%;化疗相关事件死亡3例,死亡率1.6%。

3 讨论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易通过血行转移,据统计约80%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形成肺部微转移,所以传统的截肢术治愈率小于20%[3]。近年来以新辅助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国内大型骨肉瘤治疗中心的5年存活率达到50%-70%。应用高强度的化疗局部控制并消灭远处微转移灶,是骨肉瘤治愈率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4]。

大剂量甲氨喋呤、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是骨肉瘤化疗的四个基本药物[5]。大剂量甲氨喋呤是化疗疗效最好的药物,单药有效率超过30%,在各大骨肉瘤治疗中心受到推宠,其疗效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目前应用剂量为致死量,达8-12g/m2,甲氨喋呤血药浓度监测是安全有效的必备条件[6],但其需要特殊紊杂的设备,在国内许多基层医院无法开展。

本研究联合应用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化疗效果显著,致命的副作用少,胃肠道副作用及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通过对症处理逐渐恢复,无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规范化治疗结果与国内外权威治疗中心疗效相仿,2年无瘤生存率达70%左右,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保肢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7],局部复发率低,其肺部转移率和2年生存率与截肢术无差异,良好的化疗效果和安全的外科切除边界是保肢术的两大原则,术后局部复发常伴随肺部转移而影响存活率。另外骨肉瘤属少见病,在基层医院经常误诊为良性病变或骨髓炎,不规范治疗及误诊误治是影响骨肉瘤患者的保肢率和疗效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牛晓辉,蔡槱伯,张清等.ⅡB期肢体骨肉瘤189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76-1579.

[2]、郭卫.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后功能重建的评估标准[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10):635-636.

[3]、Nysrom LM, Morcuende JA. Expanding endoprosthesis for pediatric musculoskeletal malignancy: current concepts and results. Iowa Orthop J.2010;30:141-9.

[4]、Dai X, Ma W, He X, et al. Review o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osteosarcoma, chondrosarcoma, and Ewings sarcoma [J]. Med Sci Monit, 2011, 17(7):77-190.

[5]、于委淳,徐明,王伟,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骨肉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9):3-4.

[6]、张威,何绥平.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骨肉的毒副作用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4(5):238-240.

[7]、Errani C, Longhi A, Rossi G, et al. Palliative therapy for osteosarcoma.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2011 Feb;11(2):217-27.

论文作者: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  ;  ;  ;  ;  ;  ;  ;  

四肢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