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别 例数(n) 健康知识知识掌握程度 高危因素了解情况 自我管理能力测评 慢性病发病率 (%) 常规组 40 72.23±3.15 71.36±3.23 70.85±3.41 6(15.00%) 研究组 40 86.41±4.56 85.48±4.61 86.26±4.91 1(2.5%) T/X2 -- 16.182 15.845 16.303 3.914 P -- 0.000 0.000 0.000 0.048 3 讨论近年来,受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慢性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患病情况和死亡形势都比较严峻,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以及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是引发慢性病的关键所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方式占慢性病发病原因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社区是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常规社区服务很难顾及到每一位高危个体,也很难满足不同高危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干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干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对高危个体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制定具有针对性和个性性化的服务干预措施,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比常规组高,研究组慢性病发病率也比常规组低,结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说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比较显著。是因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高危个体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合理避免高危因素,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综上所述,针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以提高自护能力,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病几率,值得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1]郝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73-174.[2]尹荷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15-17.[3]罗伟炎,温菊芬,沈敏,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9):41-42.
论文作者:陈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慢性病论文; 家庭医生论文; 模式论文; 常规论文; 个体论文; 社区论文; 发病率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