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董利琴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董利琴

董利琴

(濮阳市市政设施管理处,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的给排水工程作为整个城市得以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之一,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稳定,而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施工工艺往往又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发展后劲,因此,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充分重视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工艺,掌握好其质量控制的措施,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的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一、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

设计合理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排水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和减轻地下水、灌溉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二是解决地表水的问题,即最大限度的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由于路表排水不畅导致的对路基、路面的结构产生损害。

第一类排水设计主要是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或是在路基下添加起隔水作用的垫层。第二类排水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排除路面积水,利用道路中的横坡、急流槽以及排水的构造物将路面的水收集起来,排出路面;其次,排除渗下水,对于中央分隔带渗下水采取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对于路肩下渗水,则采取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

二、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施工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项目实施前,要通过全面的调查,在满足拉管施工控制需要的同时,注意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的需要,拉管施工区域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查阅原始资料和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力求避开和避免损害既有管线;二是主要对管线位置的地下暗浜、既往回填、地下设施以及土质情况进行调查;三是地表面可满足导航设备通过,具有实施控制的基本条件。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任务后,第一步需要按照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来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必须先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地层和地下水的情况,并根据排水需要,选定排水结构的类型、位置、埋深、构造与尺寸等,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方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还必须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如果管材的质量差,那么它的抗渗、抗压能力就差,容易产生漏水甚至挤压变形,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要想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要求施工所用管材都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并在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在测量放线的时候如果出现差错会导致管道位置产生偏移,立面上产生积甚至倒坡现象,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不得擅自变更管道走向,在遇到建筑物需避让时,建设方需出具设计变更。测量的时候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3.1 沟槽开挖、沟底处理及沟槽回填土

测量放线后,要进行沟槽开挖、沟底处理及沟槽回填施工,首先进行沟槽开挖,在开挖前应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 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 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 还要根据设计管径大小,挖土深度、土壤性质等确定底宽和边坡,并留出足够的槽底工作面;采用机械开挖时,要在槽底标高以上留出20cm左右的土层,以防止机械施工时扰动槽底原状土层,机械开挖后,人工进行清挖至槽底设计高程。对于管道基础一般都直接敷设在夯实的原状土上,对管道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密度不小于95%;且平面活纵向弯角不小于11°设置支墩且管道的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埋设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层厚度、外部荷载、最小管顶覆土厚度等综合考虑;在设有阀门、排气等处管道的埋深,要考虑井室的形状、大小及井内阀门实际尺寸和操作尺寸;管道埋设深度不是越深越好,要考虑工程造价和将来管道维修费用,在非冰冻地区,管顶覆土厚度可采用0.8m~1.2m,在冰冻地区还要考虑冰冻厚度;在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当给水管线穿越障碍时,要从全段管道综合考虑,尽量平缓、顺直过渡。

3.3给排水管道安装

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工作要在管沟成型,管基施工经监理验收后,当管道下沟后,组对前,应在第一根管的插口端设靠背、靠背与管承口间加堵板,保持管道对口时不发生位移,保证管口对接的严密性;在安装时,要清洗干净承口内侧凹槽及插口外侧,接口采用胶圈接口,在施工时,接口处内外均应用抹布擦试干净,涂抹润滑油,在胶圈安装时,也应先擦试干净,并将胶圈正确安装在承口凹槽内,注意不得将胶圈扭曲、反装,划上插入位置标记线,将插口端对准承口并保持管道轴线平直,再用紧线器将其平衡插入,直至标记线均匀外露在承口端部;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前要根据塑料管的安装特征在管口处用尺子画出安装线位置,安装时要用绳子系住两段塑料管的安装端,用手扳葫芦拉紧,还要确保两根管节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不时摇动塑料管,直到安装到预定位置为止;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后,还要检查其管节圆心与路中心线是否在同一垂线上。

3.4 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在进行闭水试验之前,要检查给排水管道以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在管道还土之前,还要确保沟槽内没有积水,并且伞部预留的孔洞均应封堵,保持不漏水,水压力合力必须小于管道两端的堵板的承载能力,除了预留的进出水管以外,其余的都要封堵坚固,保证不漏水;在排水管道进行闭水试验时,应当从上游向下游进行,上游段的试验进行完毕后,再往下游段灌水,应按检查井直接的间隔距离划分试验管段,在进行闭水试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检查井和管头连接处有渗水情况发生,应当及时用水泥砂浆将三角部位填满。

四、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发展趋势

目前给排水综合式构筑物正为发展方向,尤其是大中城市或考虑远期发展,所以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构建物的设计就变的尤为重要。而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就是宏观层面对其构筑物设计的总体要求,它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给水方面,其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则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我们在对构筑物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规划,按照承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再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作用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而对每一种组合均需考虑多种工况,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截面的最不利受力状态(应力、应变、变形等),核算的工况也要应该结合构筑物的运行功能、敷设条件(地上、地下等)、结构形式(水塔、沉井、盾构等)、施工方式(先浇、预制装配、开槽或不开槽等)、环境条件(温度作用、地面或地下水、浪压力等)等综合考虑确定才行,另外,在构筑物管道设计中应推广新管材,不仅适应了构筑物设计的要求,也符合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对环保、技术等的规划。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对城市给排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市政给排水设备的正常使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市政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给排水管道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管线安装、检查井施工以及土方回填和闭水试验等方面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华希. 试论市政道路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5)

[2]余波. 浅析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01)

论文作者:董利琴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董利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