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论文_钟柳芹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8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多巴胺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及血清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含量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水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厄贝沙坦;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效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由肾炎、高血压等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多伴有蛋白尿症状,且蛋白尿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本文将厄贝沙坦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59例,女28例,年龄在38-67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2.7)岁,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3.7±0.6)岁,致病因素中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6例,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19例,观察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7±3.2)岁,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在2-7年之间,平均病程(3.9±0.5)岁,致病因素中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7例,肾盂肾炎6例,高血压2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运动指导等综合治疗措施,尤其是饮食控制中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给予富含维生素的优质低蛋白,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将20mg多巴胺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将给予速度控制在200μg/min以下,连续给药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片75mg,2次/d,8周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3个疗程[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及血清蛋白水平、临床疗效。肾功能观察指标包括血清肌酐、血尿素、血尿酸、血β2-MG及肌酐清除率,其中前四项水平越低、肌酐清除率越高说明肾功能转归情况越好[2],根据尿蛋白水平及肾功能转归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三类,完全缓解即指水肿、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h尿蛋白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部分缓解即指临床症状、24h尿蛋白水平及肾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无效即指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恶化,将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视为临床总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尿蛋白及血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含量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白蛋白含量则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各项指标转归情况亦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厄贝沙坦能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转归,降低蛋白尿水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华梅.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54-955.

[2]郭凤玲,张卫东,刘章锁,等.厄贝沙坦治疗.漫性肾功不全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7):166-167.

[3]陈奕权,庄曼茹.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影响观察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76-77.

论文作者:钟柳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论文_钟柳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