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要清醒地面对风险--关于金融、证券、保险业改革的周道炯_金融论文

金融改革要清醒地面对风险--关于金融、证券、保险业改革的周道炯_金融论文

金融改革要清醒面对风险——周道炯谈金融、证券、保险业改革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业论文,金融改革论文,清醒论文,风险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澳大利亚政府发表的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形势预测中认为,我国金融业所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是我国这一阶段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隐忧,而这一看法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观点趋同。如何看待和应对当前金融领域中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

记者:每每谈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的影响,人们似乎对我们的金融体系忧虑更多一些,您认为我国金融、证券、保险行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周道炯:总体上看,中国金融证券业在法制、监管、自律、规范、人才、观念、体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的还很突出。诸如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未达要求,机构庞大,人员过多,盈利水平低,内控机制不健全,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以及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及时,甚至失真,中介机构自律不够,市场过度投机现象时有发生,监管力度不够,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的现象仍然存在;保险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等等。总之,加快金融业的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是一个摆在面前的迫切问题。

记者:您刚才粗略列举出来的问题,我感觉都挺严峻的,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周道炯:首先,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改革创新,来迎接挑战。

金融证券业是市场经济的最前沿,情况瞬息万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已开放允许国外银行、保险业进入,一些大城市在客户、人才、管理方面已遇到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三至五年,国外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将大踏步进入我国,毫无疑问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早已开始,也将更趋激烈。因此,下大力气加快金融证券业的改革创新,诸如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产品品种,积极创造条件,稳步吸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金融证券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快基金业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进程,探索金融由分业经营逐步转向混业经营以及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等等应为当务之急。总之,商业银行要办成真正现代金融企业,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要逐步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市场。

记者:我认识的一些企业界的朋友也常说,现在的银行是,你最需要它的得不到它,不需要它的缠着你不放,很多商业银行还没有把自己当成是经营者,银行体系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

周道炯:银行的根本问题还在于体制问题,必须加快深化银行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应该在宏观管理职能上、组织机构、人事资格审查任免上以及国际交流竞争方面考虑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到该监管的一定要监管住、管好,不该管、管不了的要放开。国有商业银行主要应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大力提高效益、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方面下功夫。同时,要抓紧研究探索股份制改革,条件成熟后在国内或国外上市,建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国有政策性银行应在进一步研究承担国家政策职能上真正体现出来,有的要加大信贷投放比例,如进出口银行以支持扩大出口。至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总结提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的应对外资和国内民营企业开放。要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在国家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银行业改革。

记者:您是我们证监会的第二任主席,对证券行业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请谈谈您的看法吧。

周道炯:对于证券业这一块,我想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重视处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我认为,首先,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目前已上市的1200多家企业中,除了有一批比较规范、管理和效益都较好以外,尚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运作,有的虽然改制上市了,但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内部人控制”,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相互兼职过多,有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行政干预多等现象,股东大会作用削弱,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很好保护,董事会社会性不强,外部董事比例低,有的集团公司随意将上市公司资金调走、掏空,有的上市公司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损失严重。因此,对已上市公司要对照法律、法规自觉检查总结,缺什么,补什么,该纠正的及时纠正,“亡羊补牢,尤未为晚”。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和规范上市公司分红和退出机制。要建立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欺骗股民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惩。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国有股、法人股流通问题。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对今后新上市的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做到“三公”。对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给予支持。

第二,要加快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目前发债主要是中央财政(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地方公债是不能发行的,公司(企业)债很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基金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这些业务的发展有利于融资渠道多元化,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均衡发展,为居民和个人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发展证券市场,今后除了中央政府(财政)发行国债以外,应尽早立法或制定法规,允许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用于产业(创业)投资。美国当年西部大开发主要就是利用债券方式筹资的,其做法和经验可以研究借鉴。

第三,证券中介机构要自律自强,迎接国际竞争。中介机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如参与弄虚作假,违规违法等。此外中国证券公司规模都比较小,有的只有几亿元资本金,最大的也只有四十多亿元,与国外同行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根本不可比。证券公司股份制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目前,100多家证券公司,只有宏源证券与中信证券上市。在国际国内激烈竞争中,证券公司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自律规范,培养重视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要优胜劣汰,做大做强,同时,争取尽快改制后,有一批证券公司上市。会计、律师事务所也面临一个改制和完善合伙人制度的问题,特别是要建立诚信形象尤为重要。

标签:;  ;  ;  

金融改革要清醒地面对风险--关于金融、证券、保险业改革的周道炯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