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高危孕产妇不安全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包维霞,黄晋蓉,黄平

包维霞 黄晋蓉 黄平

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300

摘要:目的: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分析。方法:研究分析2012年-2014年期间的高危孕产妇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具体数据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对比分析。结果: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流产次数、瘢痕子宫、乙肝、高龄或低龄、产前出血、体质指数、既往产史、多胎妊娠、产道畸形、妊高症、贫血及其他疾病等,其中2014年检出率高于2013年。结论:针对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做好孕产期保健、给予经济补助、加大产前筛查等措施都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期儿不良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至2014年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高危孕产妇数据情况,其中主要以2014年数据情况为研究主体。

1.2 方法

分析其高危因素及对应的比例,以及其中管理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如流动孕产妇、高危孕产妇的病种情况、转诊数据、急救数据、缺陷儿发生情况等。为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方向与数据参考。

2 结果

2014年的调查对象为2850人,其中高危因素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其余高危孕产妇疾病人数以及转诊人数如表2和表3所示。此外,2014年我区出生缺陷顺位前五位的依次是:多指(趾)或并指(趾)41.08/万,外耳及其他畸形33.61/万,先心病18.67/万,尿道下裂14.94/万,唇腭裂7.47/万。说明我区对出生缺陷诊断主要集中在体表畸形上。从孕产妇的户口分析:本地户口建卡2850人,其中高危孕产妇总数1368人,占 48.0%;早孕建卡2804人,建卡率98.39%。区内医疗机构建卡3098人,早孕建卡 2302 人,建卡率74.31%。2014年,全区共报告管理流动孕产妇 500 例,其中:已建卡 500人,高危178人。结案管理486人。2014年共管理未建卡孕产妇211人,实行专册登记,交居住地乡镇卫生院追访,督促建卡,追踪转归。2014年较2013、2012年转诊总人数减少,市级转诊下降;2014年产科急救38例,其中市级急救1例,2013年36例,其中市级急救7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相关数据结果原因

从高危因素的分类上分析(此行添加),体质指数明显上升,主要是孕妇的健康意识不足,摄入食物过多,未进行适量的运动。流产≥2次明显上升,主要是女性在自我保护的意识减弱,冲动型性行为较多。瘢痕子宫率上升。原因在于过去对剖宫产的控制不力,现在二孩政策放开,流产、瘢痕子宫的孕妇增多,增加了妊娠风险。地中海贫血孕妇明显增多,可能是加大了筛查力度,发现了部分轻度地中海贫血的患者,部分做了必要的宫内诊断,避免了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总体来说,由于孕产妇产前筛查情况落实更为全面,由此导致了高危孕产妇的发现率逐步上升,说明相关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早孕建卡率分析(此行添加),2014年区内早孕建卡率74.31%,未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95%的要求。其原因在于居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局限,对孕期建卡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早孕建卡率低;村级的孕情收集、宣传不到位,导致孕早期未能及时建卡保健;部分医疗机构推诿有合并症的孕妇,不愿为其建卡保健。

从孕产妇的户籍地分析上(此子删除),区内医疗机构建卡3098人,本地户口建卡2850人,说明辖区内居住部分流动孕产妇,这部分人群居住地不稳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保健意识不足,管理难度大。流动孕产妇管理是难点,在孕产妇死亡中占很大比例。为做好该项工作,需建立切实有效的搜索机制,政府提供资金保障。

转诊、急救数据分析得出,区级医疗机构产科加大人员培训,在今年的妇幼健康年活动中,全员参与,巩固了妇幼人员的产科急救知识和技能。今年我区选派2名骨干到上海学习进修,带动了我区产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3.2 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措施

3.2.1 采取举措(添加),提升孕产妇管理服务水平

严格执行《成都市孕产期保健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孕产妇高危管理,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强化会诊、转诊制度,定期开展产科急救演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解决高危妊娠追踪管理、政府增加贫困孕产妇救助专项经费的投入。采取以上举措,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2 加大产检宣传与提升产检技术,提高产前筛查发现率

为减少出生缺项的出生,提高我区产前筛查水平,应在区级医疗机构建立唐筛实验室,加强系统B超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设备的投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同时在产前筛查方面,要加大对于流动人口及相关孕产妇的产检力度,确保所有产妇都能够享受规范的产检流程服务。产检服务要加大宣传,提升人们对产检的重视程度,强调不产检所面临的危险性以及不规范产检所存在的弊端。同时对自身区域内产检技术进行一定宣传,提高人们对产检水平(删除)的认识。加强产前的健康教育,开设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提供更多优惠的产检服务。让产妇对于高危妊娠有全面的认识,提升其自我辨别能力,从而促动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杜翠玲.269例孕产妇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129.

[2]李元琼,李芳.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68-69.

[3]李金玉,朱黎君.2009~2013年大连市甘井子区46例重症高危孕产妇管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61-163.

论文作者:包维霞,黄晋蓉,黄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基层高危孕产妇不安全因素与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包维霞,黄晋蓉,黄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