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论文_代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论文_代军

湖北省房县尹吉甫镇尹吉甫学校 442100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兴趣是奠定成才的基石,兴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兴趣是人生事业的兴奋剂。当然,教师饱满的精神、充沛的感情、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等,都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因素。

学生要学好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成功的教学是唤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因为兴趣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起点,是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推动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去喜欢它,去欢迎它,去钻研它,总是会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且很容易学会学懂。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兴趣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兴趣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处于动手、动脑和积极思维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用好引言。每一节课的引言十分重要,是否能够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一个迫不及待、求知若渴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否上好本节课的关键。如在讲“浮力”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滴水能否把万吨巨轮浮起来呢?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个个苦思冥想,可他们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来,我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好这节课,从而引出课题,在课的开始设下了“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感情,使学生产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心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引言教学中若能紧扣学生的心理特点,富于精彩性和启发性,既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所学的内容,又能使学生产生许多疑问,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

二、做好实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感性的认知,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奠定基础,而且能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覆杯实验、用漏斗吹乒乓球、让线圈转起来等,通过一个个趣味的实验产生的“奇迹”,会引起学生不时地沉思,评论一番,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关心这些新奇的内容,就会由奇怪、意外转为喜爱,不知不觉走进知识的海洋。

三、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及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实际,有意识地创设合理的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例如讲授“光的折射”一节时,可先创设以下情境:透过老花镜看书上的字会怎样?看远处的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如何?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在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将铅笔的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听课的兴致更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熟悉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时地变换教法,使学生对物理老师有崇拜感,对物理课有热情,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材而进行,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利用插图所表示的各种奇特的物理现象、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利用阅读材料上编选的一些物理史上的轶闻趣事,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利用知识内在的趣味性,对学生产生极强的诱惑力。利用学生想得到表扬的心理:鼓励学生去观察、动手实验,记录各种现象、数据、发掘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思维提供依据。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快感,学生会在高兴的气氛中把所学物理这一艰苦的智力活动由好奇、趣味转化为喜好、热爱、追求,自觉地探索,并让优生带后进生,进行互帮配合,使优生“飞”起来,中等生“跳”起来,后进生”跟”上来,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利用好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现代化手段的采用,赏心悦目的多媒体教学,操作简便及所见即所得的界面风格等优点,给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方面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使得计算机特有的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投影、幻灯、电影、录像、课件等真、情、形、色并茂,运用视觉、听觉的结合,使眼、耳、脑并用,促使各个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悟出物理学的奥妙与真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单摆”教学时,用制作的课件在投影仪上投出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动画,简要说明整个过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整个动画画面与以前教学方法相比,体现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静到动等诸多方面的优点,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对此予以关注。通过电教等媒体的演示,根据学生往往对新事物尤其是变化的事物特别地关心、注意等心理特点,变物理知识的传授从“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涌跃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他们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在的兴趣,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论文作者:代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论文_代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