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智学校烹饪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于永

关于培智学校烹饪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于永

淄博市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 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掌握必备的适应技能,形成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成为适应生活的社会公民”。烹饪教学就是学生自我服务,回归家庭,适应生活必备的技能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培智学校烹饪教学中,通过品尝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分步训练,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品尝激趣 分步训练 家校配合

一、品尝激趣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残疾的原因学习兴趣较少,学习动机水平低;他们的需要多以低级需要为主,以满足生理的需求为主。比如,我教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包水饺,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些同学由于懒散惯了甚至抗拒老师的指令,坐在一边观摩,懒得动手。为了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基本上是老师独立在展示。直到水饺盛到碗里端上餐桌的时候,学生们一下子两眼放光,兴致盎然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学生们一直兴趣高昂,对老师言听计从。是啊,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获得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就会刻苦钻研、废寝忘食。对于这些智力残疾的孩子们而言,美食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诱惑,是学生的根本兴趣所在。

二、小步子多循环,分步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由于智力残疾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薄弱。因此,对弱智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时要把一项训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让学生从简单的操作动作学起,最后将分散的操作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我认为小步子多循环,分步训练的方式非常适用。小步子教学是将较大较难的目标分解为若干较小较容易的目标,先让学生完成一步简单的、可看到成果的任务,从而确立信心;然后让学生一步又一步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小目标,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成果,进而取得学习的成功。包水饺的过程我就分解为:和面、揉面、分剂子、择菜、剁馅子、调馅子、擀皮、包水饺、煮水饺九个步骤进行的,每个步骤中又分为更小的分解动作进行训练。比如擀皮的动作要领如下:左手拿一个剂子放在自己面前的面板上;右手摊开手掌压在擀面杖上往剂子方向推,推压至剂子的二分之一处轻轻后撤;左右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剂子上端向左旋转30度左右,右手重复上述动作,交替进行5-8次,饺子皮擀至杯口大小就成形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项技能的掌握,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沉厚的积淀,没有长久的坚持,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更何况是智力发展受到障碍的智残学生。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更要放慢步子,多循环,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

三、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家庭生活课通常要用刀和火,教师单独上课存在着监护不周的安全隐患,稳妥起见,老师只能进行个别辅导,一次只辅导一名学生,其余的在一旁见习。一节课的时间匆匆而过,放眼面前的学生们,至多有三两个勉强能达成课堂目标,指导不到位,效果也就不理想,如果没有加以及时的巩固训练,再次上课基本又要从头开始了。这就是教育中经常提到“5+2=0”现象,主要就是指家庭、学校配合不到位。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的生活技能,双休日过后,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无数的事实证明如果你想改变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必须从家庭教育这个根子上改变,因为教育和家庭的关系太密切了。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特教教师,除了教书育人,还应具备具体“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战线上的“盟友”,才能取得教育上的最优化。只有教会家长正确训练的方法和策略,家长才能在家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才能帮助智障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地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

作为培智学校的生活课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家长会,与家长结为盟友,共同教育作学生。首先要与家长一起讨论选定学生能接受的必备的训练内容,然后邀请家长们轮流“支教”,每学期来校和老师一起上一节烹饪课,一则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重要的是让家长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在家训练自己的孩子。然后根据训练内容,给家长们提出明确的在家配合训练目标。

回归家庭、适应社会是智障学生最终的落脚点,学生习得的成果需要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应用和检验。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一项技能,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叮嘱家长放手让学生在家里锻炼、及时巩固劳动成果。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家长和学校要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尽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针对烹饪课的特点,采用品尝美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技巧;生活课教学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分散因材施教的压力,提高训练针对性。这样会使培智学校烹饪教学有序运转,事半功倍,取得可喜的成果,为学生将来回归家庭,适应家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仲衡 主编 《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材》.教育部批准正式出版,1982年。

[2]国家教委文件 《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

[3]赞科夫 《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论文作者:于永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关于培智学校烹饪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于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