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王华武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王华武

王华武 江西省南康市唐江镇平田片中心小学 341411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一、培养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兴趣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词汇量的积累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作文中运用的词汇非常贫乏,于是我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词汇进行分类,比如说描写高兴的成语有“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合不拢嘴”。这样既扩大了同学的词汇量,也可以使他们体会这些词的区别。方便在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另外,词汇量的积累必须通过大量、有效的阅读才能获得。才能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感。除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外,课外阅读是扩充词汇量最好的途径。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必须立足课内,带动课外。

一是介绍所学课文的作者写的其他文章。如学生学习了老舍先生写的《猫》,都非常喜欢,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介绍他们看一些老舍先生写的其他文章,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文学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后,学生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趁机介绍几本有关科学认证的书。再如,可介绍学生阅读一些科普文章,了解生物有哪些其它有趣的现象,说给同学听。这种方式既能丰富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让孩子们掌握读书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如何从浩瀚的文字中汲取精华,是有技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都要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读书就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发现有优美的词句,感兴趣的东西,就把它摘抄下来。积累是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名家名篇,积累自己的体会感悟。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是多么有趣和惬意的事情啊。记课内的,记课外的,课内外相结合,你的笔记中有内容,头脑中有思想。哪还会为作文头疼呢?再写起文章就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把你读的好故事讲给家长听,讲给小朋友听,做小小故事会的主角,把好的文章推荐给小伙伴,让大家和你一起感受读书的快乐,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是读书值得注意和提倡所在的意义。

四、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1.小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好表现自己,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应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诱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还可以采用评比竞赛、奖励等方法来充分的激励学生。有一次,我在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时,提到了德国的风俗,我故意没有详细说明,就请学生来讲讲德国的风俗,很多同学都踊跃发言,并且能非常清楚、流利地讲述,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号召大家向多读书的孩子们学习,其他的同学都用无比羡慕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们,受到表扬的学生很兴奋,对课外阅读又有了更高的兴趣。

2.定期总结一次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读书活动只开展一段时间的话,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长期坚持才是硬道理。首先让学生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计划包括三个方面: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书目。广读博采,只要适合我们的、健康有益的就拿来读一读,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喜欢的一本书还可以反复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召开读书主题班会,讲故事、课外阅读比赛,依此促进阅读成果。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论文作者:王华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王华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