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策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论文_方盼,刘丹,刘清霞,袁白兰,李英,吴莉华(通讯作者

集束化护理策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论文_方盼,刘丹,刘清霞,袁白兰,李英,吴莉华(通讯作者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4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 (PICC) 堵管的集束化护理。方法:60例PICC置管极低出生体重儿,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比较集束化护理策略前后PICC堵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前PICC堵管率为10%,集束化护理后未发生 PICC堵管。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

【关键词】 堵管;PICC;极低出生体重儿;集束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63-02

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PICC)操作安全、保留时间长及感染发生率与外周静脉置管比较无差异[1],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安全的静脉通路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长,需要静脉高营养及输注血管活性药物。PICC尖端至上腔静脉,路径长管腔窄,故导管堵管发生率高于中心静脉导管CVC[2]。我科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30例,发生堵管3例,堵管率10%。经实施PICC集束化护理策略后,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PICC置管30例,未发生堵管,堵管率0。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PICC置管30例为对照组 (集束化护理前),其中男18例,女12例;出生胎龄28.8~36.1周,体重1020~1420g,导管留置8-76d,发生堵管3例,堵管率10%。2015年3月—2015年8月PICC置管30例为干预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胎龄28.2~36.4周,体重820~1500g,导管留置10~95d,针对对照组发生堵管原因制定并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未发生堵管,堵管率降至0%。

2.导管堵塞原因分析

2.1血栓性堵管:冲封管方法不正确导致堵管1例。原因分析:护士未完全掌握脉冲与正压的正确手法,实际操作指导不够。

2.2脂肪乳沉淀堵管:使用静脉营养药物时堵管1例。原因分析:输注脂肪乳过程中未按时冲管,脂肪乳易在导管内沉淀引起管腔变窄、阻塞,发生堵管几率较高[3]。

2.3 输液泵输液速度小于4ml/h导致堵管l例。原因分析: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血管解剖及血流等知识掌握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制订并实施PICC集束化护理

3.1正确冲封管

正确冲封管让冲管液在管内形成漩窝,将管内微粒冲洗干净避免残留。将两种冲管方法进行现场模拟,增加护士感性认识,对比两种方法的动力学效果。

3.2 避免频繁抽回血,需要抽回血时需适度冲洗。

3.3 1.9FPICC导管禁止输注造影剂、输血及各种血液制品,高黏度大分子药物,如脂肪乳、钙剂、甘露醇等,使用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3.4 必须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该过滤器可以去除细菌及颗粒。

3.5 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不同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以防止药物沉淀形成絮状物而堵塞管道。

3.6 及时更换液体,每次续液时连接处注满液体,保持管路紧密无气泡,更换后输液泵快进数秒并确定液体已匀速进入。

3.7 保持输液连续性,输液速度应>4ml/h,药物即将输完须立即续液体防止回血。不需维持输液予淡肝素盐水每8小时冲封管1次。

3.8 及时正确溶栓,制订溶栓流程,溶栓药物备用,护士掌握溶栓方法。

4.讨论

集束化管理的理念最早由美国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提出,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以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4]。PICC集束化护理策略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种质量管理的理念。PICC堵管除有血管、药物等因素外,有相当部分的原因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PICC集束化护理护士容易接受和理解,能进行正确的冲封管,做到严密观察,及时更换补液,发现堵管及时处理,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从而有效降低了PICC堵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Janes M,Kalyn A,Pinelli J,et al.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peripheral intra venous catheters in infants with very low birth w eigh [J].

[2] 沙金辉,吕岩,许凯等.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 2008,24(3):255-256.

[3] 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4] 单君,朱健华,顾艳荭等.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论文作者:方盼,刘丹,刘清霞,袁白兰,李英,吴莉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策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论文_方盼,刘丹,刘清霞,袁白兰,李英,吴莉华(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