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效果论文_汤茜

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61006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HQN)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5例行优质护理服务,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其不同时段的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干预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伴睡眠障碍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睡眠障碍;优质护理;PSQI量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具有容易反复、病程长、难治愈、易感染的特点,患者在长期经受精神和生理上的折磨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睡眠障碍是CHB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后易醒、彻夜难眠等。睡眠障碍会影响免疫功能,同时还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优质护理(high quality nursing,HQN)是强化基础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本文则浅析HQN在CHB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是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的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9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在25-69岁间,平均年龄为(43.6±2.0)岁,病程在3-8年间,平均年龄为(5.0±1.7)年;观察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在22-74岁间,平均年龄为(44.2±2.1)岁,病程在3-9年间,平均年龄为(4.8±1.8)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病情稍轻者可以做简单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巩膜是否有瘙痒、黄染现象,腹壁、腹围静脉有无曲张现象,了解是否并发腹膜炎、腹水等并发症做好预防和治疗准备。饮食方面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多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尽量少摄入脂肪,禁止吸烟和酗酒。定期协助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监控其治疗恢复情况。

观察组:该组行优质护理,①心理干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易反复、治疗周期长,患者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和心理的压力,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稍差的患者还会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多患者会出现绝望、焦虑等情绪。研究发现不良情绪是导致睡眠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护士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与情志支持:如部分患者因家人朋友害怕感染而故意疏远而产生孤独感,护士一方面可以告知家属朋友科学的防护能够避免病毒感染,敦促其多给与患者陪伴和关怀;如部分患者长期治疗病情未好转者,护士应该邀请同类治愈患者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交流的方式传授心得体会树立其治愈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逐渐消除其负面心理[3]。②睡眠健康教育。规律的生活习惯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护士可以专门为睡眠障碍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如普及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睡前泡脚等对睡眠均有促进作用,每天指导患者遵守行为干预计划,睡前可以播放催眠音乐促使其快速入睡[3]。

1.4观察指标

PSQI评分[4]情况,即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等分别使用PSQI量表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价,量表评分区间在0-21分间,总分若超过7分则表示有睡眠障碍,得分越高则表示睡眠障碍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难以治愈、病情易反复,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且在治疗期间无法进行工作,对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因治疗效果不明显而颇受打击。难免会出现情志郁闷、焦虑、绝望的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会出现精神衰弱、睡眠障碍等并发症[5]。睡眠障碍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机体新陈代谢和药物吸收能力减弱,对临床治疗影响巨大,因此在蛮细你给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需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改善其睡眠情况。

优质护理分别从睡眠环境、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3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病房环境对患者的睡眠情况有非常直接的关心,睡眠障碍患者容易惊醒,因此必须确保安静、避免灯光直射,更换光线柔和的灯泡等;尽量避免和降低噪音来源和分贝。健康教育方面则主要从适当运动、饮食和睡眠催眠等方面进行干预,白天通过运动适当消耗精力;晚餐尽量清淡,睡眠使用热水泡脚可以保持全身放松,睡眠时可以播放催眠音乐等;心理干预首先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于睡眠障碍的促进作用,通过安慰、鼓励等方式让患者认清目前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魔和治疗。经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改善,而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凤莲.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40-141.

[2]李真,胡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肝功能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04-105.

[3]张娜.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15):97-98.

[4]许胜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6):706-707.

[5]于洪博,朴顺梅,陈丽红,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5):609-612.

作者简介:汤茜,1980年10月1日出生,女,成都,最高学历:本科,护师,主要研究方向:护理。

论文作者:汤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效果论文_汤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