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改革的发展,省地县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调控系统运行管理的重点内容,工作中应该如何提高省地县调度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是基层调控人员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形中可以看出,省地县调度运行管理的标准非常不统一,而且各个县级所采用的,仍旧是传统化的管理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省地县一体化支持系统,重点探讨了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以期为从事调控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
随着电网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结构以及运行的方式也愈加的复杂化,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特别是保障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建立一体化的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当省地县一体化政策实施之后,才能确保各项业务流程能够顺畅,使得各项标准化的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真正的提高电网管理的能力。
一、省地县一体化支持系统
要想促进省地县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首先就需要构建一个同自己地区电网特点相符合的技术支持系统,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预警机制。这项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往往可以代替基层调控人员对于电网的监视工作,通过自动化管理,也能提升电网的管理水平。最后,真正落实当地的相关策略,在压缩管理层级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创新性管理,以此来确保电力体制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二、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整体思路和架构
系统建设的整体方式应该是以“标准化”、“一体化”为建设目标,系统所采用的也是国产的软件和硬件,按照“软硬相互集中”的思路,在全省进行集中化的部署,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省地县一体化的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真正的将三级调度应用功能与流程进行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管理,更好的适应调度业务模式的发展需求。从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来看,智能化的电网调度技术是这项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总体构架中也包含了软件和硬件两个模块。此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还应该遵循SOA的发展理念,在设备的功能上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检修。
(二)软件
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一般是建立在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的功能中包含了任务中心、运行管理和检修管理等多项内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一些功能的应用和管理中,可以实行数据的共享与交互,可是必须按照电力公司统一的标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营销方面进行数据共享。
(三)硬件
经过科学的分析与验证,硬件系统一般只是在省调侧部署了几台数据库服务器,在县调和电厂中都不会部署任何的设备。省级服务器中有网关服务器,储存设备等,将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建成服务器的集群建设工作。通常情况下,地限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包含了两台服务器、数据器、交互服务器等,其中交互服务器所采用的是单机方式,而数据库服务器则是双机配置。因此,在原有的数据库服务器中,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一台储存服务器。
三、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的思考
(一)调度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在省地县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中,所采用的模型一般是国家电网统一规定的设备模型,并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同步的更新。同时,也会在这项模型系统中进行更深一步的扩展,确保主站系统和设备能够衔接到一起。在变电模型中,还可以根据属性将其分为公用变电站与用户变电站两个部分,而且在生产管理系统中,也能对线路、母线和断路器等运行设备进行补充说明,为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要加强调度机构和业务之间的交流,积极开展县调之间的业务交流,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安排基层调控人员到那些内控运行管理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学习与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调就负责区域电网调控运行和继电保护等工作,承担这个区域中110千伏电网的运行工作,直调所负责的就是区域内公司资产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的集中监控工作,尽量实现同地调之间的相互统一。将全市范围内的变电站都纳入到监控的范围内,以此来实现真正的“调控合一”。在自动化和通信等技术的支持下,也可以加强县域电网同主网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掌握好县域电网中的一些薄弱环节,真正的做好思想安全内控的管理工作。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地调能够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供电区组网之间的连线工作,县调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配合,以此来减少电网操作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
(二)组织管理一体化
电网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属于一个小巧精良的状态,所以在并切的时候,还应该确保结构中管辖县数量应该在一个标准的范围内,这非常有助于提升管理的便捷性。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调度技术同一体化相互结合,然后设置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确保地县之间的调度和设备运行等符合相关要求。作为地县调控一体化的试点单位,公司将结合大运行体系的建设工作,从地区调度数据网的建设,调整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方面入手,构建一个极具特色的调控一体化体系。
为了弥补基层调控人员专业能力方面的缺陷,省地县应该全面强化在调度运行、调度计划和系统保护定值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工作,将各个专业都协调配合在一起,进行深入的对接,以此来实现核心业务的纵向发展。此外,省调还可以将县公司的年度运行方式、度夏等方案纳入到地调管理中,最好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严格的计划审核,加强停电计划的编制工作,以此来提高调度计划管理的水平。在进行二次管理和运维的时候,也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给的分工界面,逐渐的将二次系统与人力资源之间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地区电网用电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三)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工作
从省地县一体化模式在运行中可以看出,供电企业组织了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的反事故演练,以此来检测体制改革之后的工作成果。如果发现了在一体化管理之后,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地县调在事故的处理上就更应该一致,在确保电网安全和队伍稳定的前提下,保障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例如,某电力企业根据地县电网调度范围对其进行相应的划分,做好了两县辖区内110千伏变电站的调度公布合作,地调则负责10千伏以下的电网调度,以此来实现主网层面上的调度一体化。
由于电网调度技术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如监控、运行和通信等多个方面,并将其延伸到县调,所以在配备调度监控终端的时候,不仅要满足对电网调度的运行,还应该将这些设备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化的省地县一体化运行模式。要想将省地县一体化都集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二次系统整合与集成,将专线+网络的采集条件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满足省地县三级调度监控主站系统对于变电站的集中控制,在缩短操作时间的时候,也能提高整体的操作效率。
结束语
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将其看作是电网运行和管理中的一项数据支持凭条,大部分专业的工作流程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实现。随着电网公司在构建“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的不断深入,基层调控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的优化省地县一体化调度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目标的基础上,促进信息同业务的双重融合,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鹏良,楼书氢. 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171-172.
[2]潘鹏飞,武毅,纪翔,等. 基于省地县一体化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配电网抢修信息管理[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s1):119-124.
[3]赵建文. 构建省地县一体化电网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几点思考[J].农村电气化,2013(12):59-59.
[4]周遥. 省地县一体化电力调度管理系统分级用户权限方案[J].农村电气化,2016(5):45-46.
论文作者:董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电网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服务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