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为一名民政人而自豪论文

为成为一名民政人而自豪论文

为成为一名民政人而自豪

□ 王金华

我是1988年来到民政部工作的。说起来还有一段小插曲,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施的是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自己联系了当时的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因单位没有宿舍只能借住在北师大,工作几个月总感觉不是长久之计,经单位同意,又联系了民政部,从此与民政结下了缘分,一干就是30多年。

情况 3 u1,…,u10的颜色当中互不相同的仅有3种,不妨设f(ui1,2,3, i=1,2,…,10,则当C(vj)是2-子集时,C(vj)不包含颜色1,2或3且每个C(vj)都不是{1,2,3},从而{1,2,3,4,5,6}中能够成为Y中点的色集合的数目为当45≤n≤90时,45个集合不能区分Y中的n个顶点,得出矛盾。令C=C1∪C2∪C3,其中:

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后第二次机构改革,因自己所学专业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组织上把我分到了新成立的基层政权建设司,一干就是24个年头。当时的部长是崔乃夫,迄今为止,他是共和国民政部长任上时间最长的部长,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部长,思想深邃且具有前瞻性,许多民政业务,都是他首先提出并开拓推进的,如城乡低保、福利彩票、农村养老保险、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尤其是关于民政工作“三个一部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的说法,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同。当时的基层政权建设司设了四个处室,即办公室、农村处、城市处和培训处,司长是刚刚从团中央转任到民政部的李学举,副司长是白益华。我起初是在城市处工作,主要负责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前后干了10多年。现在想来还是很有些成就感的。记得第一次到河南郑州调研街道工作,当时民政部门很少涉足这方面,经过千辛万苦和10多天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回到北京连夜梳理分析,撰写了到部里工作后的第一篇调研报告《步履艰难的街道工作》,得到时任部长崔乃夫的大段批示,给予了鼓励和肯定。之后参与了《居委会组织法》的调研起草、修改论证和宣传贯彻等工作,又多次跟随李学举司长就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到江苏、贵州、山东等地调研,就乡镇政府设置、村民自治等问题研究提出建议意见。

最令人难忘的是关于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进。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被打破,一方面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涌向社会需要再就业,另一方面确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剥离企业原有的社会服务职能,便于企业轻装上阵。在这种背景下,崔乃夫首先提出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开展社区服务,以解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如理发、早点、托儿、存车等事项。社区服务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体制逐步解体,广西宜州合寨村85户村民自发联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用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的办法管理村务,后被中央有关部门总结认可,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并据此催生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此后不久,在一次会议的间隙,当时中央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胡锦涛同志对中组部领导和时任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指示: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解决了,就是用村民自治的办法管理农民和农村事务,解决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但城市与农村不一样,城市怎么办?城镇居民怎么管理?请中组部和民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思路和办法。

听了崔部长的谈话,我们都很兴奋,司里很快起草了通知,就在城市开展社区建设的思路征求各地意见。部里依托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连续组织了一系列研讨会、座谈会,呈现出截然相对的两种意见:民政部门的同志大都持反对或怀疑态度,认为民政部门缺乏手段、没有抓手,管不了、抓不好,而城区、街道和居委会的同志则持欢迎或肯定态度,认为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了一条推进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新路子。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则是一片欢呼声,认为是一则绝对利好消息,使他们和莘莘学子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除了调查研究外,部里相继开展了社区建设试点、实验及示范活动,社区建设迅速在祖国大江南北开花结果,其受欢迎程度完全出乎预料,民政部门的同志也迅速转变观念、顺势而为,不失时机地予以加油鼓劲,社区建设不仅得到基层同志欢迎,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两会”上对城市社区建设予以充分肯定,2000年中办、国办及时转发《民政部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社区建设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2017年亲自主持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为深化城乡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以村民自治、社区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并写进了我国宪法,使我们政权战线这些“没权没钱全靠感情搞政权”的同志很有些成就感、自豪感。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民政部从部长到司长,带队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分析,撰写了多份调研报告。1990年5月份的一天,崔乃夫部长把基层政权建设司时任司长李学举、副司长白益华、城市处处长马学理及城市处一干人,请到了当时的9号院崔部长办公室,记得还有财务司的孙宁同志,他当时写了一篇有关搬家服务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部长认可,便一并被部长请到了办公室。崔部长首先听取了司里同志前期调研情况,接着他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谈到,“单位制”解体后,光有社区服务还不够,还有一个城市居民怎么管理的问题,西方国家叫“社区发展”,但我们国家只有街道、居委会,规划建设部门也只有居民区、住宅小区概念,没有“社区”这个概念,因此,首先要把社区建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城市开展社区建设,把基层相关工作统起来,社区服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纳入其中,要求基层政权建设司尽快组织研究论证,意见成熟后向中央报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此话一点不假。2015年9月,按照组织安排,自己又转岗到社会事务司工作,转眼四年过去了。这四年,硬仗一仗接一仗,先是广东练溪事件发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托养工作的薄弱环节暴露无遗,但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黄树贤部长的精心部署和悉心指导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练溪事件得到妥善处置,相关人员受到刑事处罚和党纪政纪处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堵塞了体制机制漏洞,压实了监督管理责任,有效维护了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儿童工作也是隐患不断、风险不减,突发舆情和重大事件一件接一件,工作组、调研组一个接一个,部里出台的措施也是一件接一件,令人鼓舞的是在本次机构改革中,部党组提出重大建议、党中央英明决策,设立了独立的儿童福利司,共和国历史上终于在政府部门有了专司儿童工作的独立机构。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对殡葬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我们先是整治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又对“住宅式”墓地进行专项摸排和整治,打击偷盗尸体“配阴婚”,推进殡葬领域丧葬礼俗改革,昼夜不息、全力以赴地调研分析,综合施策、多点发力,希望能查漏洞、补短板、强供给、促监管,尽快出台法规政策,真正解决老百姓关心的这一操心事、烦心事。残疾人福利工作正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婚姻管理工作结婚率下降,离婚率持续攀升,涉外婚姻逐年增多,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婚姻,维护家庭稳定,是家庭难题,也是时代课题,新时代民政人必须做出回答,交出圆满的答卷。

根据组织安排,2014年自己又转行从事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期间,经历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面临被取消的困境,经过多方努力和部领导协调,国家“六支专业人才队伍之一”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终于保留下来,而且愈益发展壮大,目前已有持证社工53万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7500多家,活跃在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等各个领域,《志愿服务条例》也已颁布实施。虽然这些工作都是其他同志做的,但作为曾经的参与者,对每一项工作的进步都感到快乐和自豪。

2012年因干部交流和工作需要,自己轮岗到办公厅工作,先后分管调研室、新闻办及综合处的工作。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但期间遭遇了河南兰考“袁厉害事件”“周口平坟事件”等一系列舆情事件,民政工作一下子从“灯火阑珊处”推到了“聚光灯下”,由此催生出台了《民政部舆情应对工作规程》等制度性安排,民政系统干部从上到下受到了一次洗礼,逐步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在公众关注和媒体监督下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许多民政干部从习惯于“多干少说”或“只干不说”转变为“既要会干也要会说”,学会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善于借用媒体力量宣传推介工作。

根据虚拟现实工具箱树节点信息,将研究对象的geomery节点中的point性质,和SFRotation性质输入,已知Viking海盗号的三角形面片信息有6399个,Toutatis小行星的三角形面片信息有7625个,根据第2节的研究内容,运行碰撞检测过程,随着检测时间的优化计算,得出碰撞时的检测点信息,如图5。

本项目选用的沉降监测仪器为LeicaDNA03电子水准仪+配套铟瓦条码尺(图3),利用此设备内置软件,可自动读数、记录以及平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直接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后续分析处理。

30多年的民政工作,从“三个一部分”到“一统四分”,再到第十四次民政会议的“三基、三聚焦”,民政业务分分合合,始终没有偏离“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其中有劳累、有辛苦,甚至有委屈,但更多的是历练、快乐和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做好民政工作,必须有大爱之心、菩萨之心。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永远做一名自豪、奋斗的民政人。

(作者单位:民政部社会事务司)

标签:;  ;  ;  ;  ;  ;  ;  ;  ;  

为成为一名民政人而自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