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方泽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市 530029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设绿色建筑就是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建筑,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以免各种能源和资源造成浪费,同时又能降低废弃物及有害物质排放,缓解环境污染日益紧张的生态局势,具有一定的绿色环保作用,真正实现了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说,绿色建筑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势,因此,进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探究与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环保;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则;有效策略
1生态建筑设计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与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绿色环保的健康居住环境氛围,这就使得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要求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建筑设计模式。我们讲的生态建筑是致力于把生态的相关原理以及建筑学二者结合起来完善人和自然之间互相协调、发展的需求,把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始终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生态建筑具有很大范围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对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注重将建筑的人文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与空间属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生态建筑有着较强的整体意识与系统观念,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体系。生态建筑囊括建筑的立面设计、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需要科技手段的创新来对建筑物有透彻的分析,强调协同整合并追求实效,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建筑地和建筑物有透彻的分析,同时更好的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节能降耗原则
要设计出绿色生态建筑,就必须不断降低各种能源和资源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使得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得以凸显。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认真思考,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这是建筑设计中无法避开的问题,设计人员可结合建筑实际特点及需求,引入节能减排设备,使用绿色环保建材,使相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真正体现出节能降耗的原则。
2.2协调性原则
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重要项目,近年来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已经实现了多样化、功能化,虽然可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但是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更大。这样在针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应科学分析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理清两者存在的矛盾点,作为下一步设计优化分析的要点。应将生态和谐性原则贯彻到底,要求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3因地制宜原则
与前两项基本原则一样,因地制宜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让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与周围环境交相呼应,让建筑和生态系统实现协调发展。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建筑物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等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必须在现场实地考察后再着手设计,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前应当通过试验,必须确保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环境是相互适应的,真正实现与绿色自然的和谐共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当前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没有客观精准的考虑当地的建筑整体风格和个体特点,经常在建筑设计中扬长避短,严重忽略了各种能源分布、风俗文化、地理条件与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变动,无疑加剧了后期生态建筑施工的难度;②许多从事生态建筑的设计人员并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经常对待工作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难以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没有始终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武装头脑;③生态建筑设计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率较低,没有达到建筑和生态的相互平衡,忽视了建立空中、地面、地下相互协调的有机建筑网络,没有充分利用起空间资源来亲近自然,直接导致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形同虚设而难以深入落实到位。
4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4.1提高生态意识
想要保证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得到高效应用,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意识,在保证城乡规划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之上,提高各项能源的利用效果。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与交通情况,对原有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完善,针对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有效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伴随我国城乡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做好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通过不断提高城乡规划设计人员的生态意识,不仅能够保证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对于城乡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要结合城乡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
4.2合理选用环保建筑材料
选用环保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绿色环保设计效果,环保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一是无毒无害型,也就是常说的天然材料,这类材料自身基本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没有受到污染而进行简单加工的建筑材料,比如说砂石、木材、石膏等。二是低毒低排放型。这类材料又包括装饰材料和墙体材料。对于环保墙体材料而言,典型的就有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能够利用木工工具切割成规则形状,采用薄砂浆进行砌筑,并对其表面使用拉毛浆粉面,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的隔热蓄能的效果。对于环保地材而言,主要使用的是植草路面砖,主要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作而成。三是环保墙饰。主要是麻墙纸、草墙纸等,这类墙纸墙布材料能够发挥保温驱虫的重要作用。四是环保型管材。主要使用的塑料金属复合管,是金属管材的替代品,这种管材内外均为塑料聚乙烯,中间一层用铝制成,性能优越,环保性强,不易生锈。五是环保漆料以及环保照明材料。环保漆料主要使用的是生物乳胶漆;而环保照明材料主要是安全高效的照明产品,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电能消耗,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4.3推动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①可以将各种高精尖的数字技术、新型技术与能源相紧密结合,打造出新型的建筑模式,在提高建筑设计质量档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资金成本的损耗;②始终以增强生态建筑设计者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多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关于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③生态建筑设计还注重创造出可观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定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整体的生态效应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估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在资金政策上予以鼓励扶持,推动生态建筑的进一步深化。
结语
总之,绿色生态建筑将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想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就必须秉承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结合自然条件,通过合理设计,降低材料用量,选用环保材料,注重水文特征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绿色生态建筑突出绿色、健康、环保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江春法.论新形势下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5(24):47.
[2]俞禹滨.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居业,2017(9):77,79.
[3]戴永平.生态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运用实践探寻[J].建筑建材装饰,2017(2).
论文作者:谢春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设计方案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