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与评价论文_丁健聪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与评价论文_丁健聪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业文献的梳理,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发展,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和比选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作一展望。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选方法;评价

1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

1.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

项目管理在二战时期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美国曾在原子弹等试验中采用项目管理这一方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项目管理逐渐被普及和推广。但是在企业或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类型不同,所需要的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如果只利用单一模式进行管理是难以符合实际需求的,于是针对不通过项目内容进行的管理模式研究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KBR、JGC等,为了加快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需要,不断尝试各种管理模式并将此模式进行推广,使其应用价值和借鉴价值进一步提升。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承包商项目管理为主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风险CM模式和管理承包MC模式、BOT模式等相继出现,MarkKonchar[等学者对DBB、CM、DB等模式之间的异同做了深入研究,对各模式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

我国就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研究以及理论实践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作为我国现代项目管理的起点,拉开了我国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序幕。1987年国务院号召在建筑行业推广鲁布革经验,使“业主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得到了完善。1991年以来,我国项目管理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飞速成长,从局部到全面的不同应用实践为国内项目管理更好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如三峡水电、二滩水电等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成熟具有参考价值。20世纪90年代我国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国内外管理制度对比分析上,吴德夫、林雨田等众多专家学者比较分析了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对国外施工监理制度以及CM、PM等不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讨我国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一些新颖的管理思想被引入国内,例如代建制、DBB模式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被广泛研究和推广,促进着国内项目管理水平的发展。胡昱等人对代建制进行实践,认为代建制有益于政府对投资项目管理,有利于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施工质量。严玲分析中国非经营性公共项目代建制现状,建立了项目代建制治理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罗凤较为系统总结了代建制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申玲认为在DBB模式中合理的标段划分和科学的合同激励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优化的目标。杨俊芳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了DBB模式与EPC模式下施工合同经济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相应建议。黄声国分析了EPC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孙春玲等学者认为EPC模式下总承包商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其主观行为导致的项目风险。

现今,我国项目管理水平加速发展,许多新兴管理思想和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也逐步成熟。马威在探讨分析PPP模式本质、特征、功能、优势等方面基础上,从政府建设、制度建设和项目建设三个层面提出我国推行PPP模式的政策建议。周正祥等学者分析了PPP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和亟待解决的关键为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解决方式。孙春风等研究了PMC模式下管理EPC承包商设备采购的机制和原则,探讨PMC承包商在EPC承包商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孙琳琳、李先全、刘祉妤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推动了国内项目管理组合模式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价研究

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选评价指标

通过对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所采用的指标进行归纳,发现目前为止对于项目管理模式指标的选择根据研究侧重的不同存在些许差异性,不同专家学者总结的指标中,有些指标表达含义相同或相近,但是文字表述不同,为了便于统计分析,需要对指标的文字进行统一表示,例如: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物力资源配置统一为资源配置,风险最小化的能力、风险分担等统一为风险管理,利用这种方法对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在统一工作完成后对结果进行频数统计。

2.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选方法研究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方法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研究维度主要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在定性分析层面上,邹蔷对各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用条件,通过描述性分析选择适合国内环境的项目管理模式。张宇阐述了列举的项目管理模式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对合同关系进行阐述,从几个方面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刘卫星]在对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有点对比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定量评价层面上,惠静薇探讨了工程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模型,为选择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李兴苏等人在强调必须建立适宜的层次分析指标体系以及各层次指标因素权重的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来实现适宜的项目管理模式选择。

3总结与展望

3.1现今研究的评述

在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上,尽管少量研究存在异议,但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合适的项目管理会对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各专家学者不断推进研究发展,无论是传统的DB模式还是最近流行的PPP模式,在理论体系上都在不断成熟。同时,许多学者逐渐将目光放在了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组合上,将各类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组合,探索贴合项目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推动了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选评价指标分析方面,多数研究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以及项目特征等层面上提取比选指标。在项目管理模式比选方法的研究上,学者越来越多以质性分析为基础,结合量化评价手段评价项目管理模式优劣势,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科学,研究结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3.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展望综合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①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上缺乏系统的研究,项目管理模式种类繁杂,对于各类项目管理模式的界定模糊,在项目管理模式研究飞速发展的今天亟需系统的研究体系将各类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汇总。②有待建立更为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提取理论框架,以缓解目前各类研究中由于可能的研究盲点导致的指标漏选。③缺少对不同类型项目根据其项目特点进行的聚类分析,以及基于此研究成果的项目管理模式贴合性分析与判别方法研究。对于论证项目管理模式比选所采用的的决策方法,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关明宇. 对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2):267-267.

[2] 郑磊. 浅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 建材与装饰, 2016(34).

[3] 唐劲松.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发展模式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2):274-274.

[4] 高曦, 侯海青.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与发展[J]. 石化技术, 2016, 23(10):216-216.

[5] 杨小军.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17):21-22.

[6] 黎晓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24).

论文作者:丁健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与评价论文_丁健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