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论文_王野

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论文_王野

丹东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生态文明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建筑设计理念,建筑不仅要考虑其造型和功能,还要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努力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建筑设计受到建筑行业设计规律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明形态的影响,生态视域下建筑设计要求遵循建筑设计基本规律,对建筑进行全面规划,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顾忌建筑的长远影响,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基于此,本文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以供参阅。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

引言

自21世纪来,随着工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然而随之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大幅度破坏,这导致各种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洪涝近几年频繁的发生。因此,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需要建立起能源、环境、生态的新观念,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资源、顺应社会发展、保障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思想,实现建筑行业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即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毫无顾忌破坏自然造成的,因为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疏忽以及不重视,导致了全球生态系统逐渐失衡、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森林覆盖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变暖情况愈加严重、海水水位不断提高、各种不可再生资源愈发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并且尽力恢复失衡情况愈加严重的生态系统。这是建筑设计工作中要注重的部分。许多建筑工程师在基于这个理念的前提下,认真探索及思考,设计出了许多将地区的文化的特征和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水平的设计作品。不仅给建筑工程如何走向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而且为建立生态建筑体系奠定重要基石。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2.1智能化技术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在众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生态理念融合,降低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智慧建筑建设过程中,要促进智能化产业链的形成,重视智慧产业同生态产业的融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重视清洁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城市工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智能化技术会加速智慧建筑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可以形成更加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形成城市生态产业结构,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

2.2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新兴技术,设计建筑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需要考虑到能量规律、气候规律、建筑与外部环境交换规律等,绿色建筑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功能,随着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更加轻便的建筑材料逐渐取代建筑砖石,建筑物自身重量得到大幅度降低,高强度混凝土、钢筋、高强度剥离等新型建筑材料,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扩大了建筑内部空间。

2.3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首先,发展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进行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其次,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的储备量丰富,且同太阳能类似污染小,近几年被广泛地利用到建筑当中。东北的很多新建筑物已经用地热供暖取代了传统的暖气供暖。建筑再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成为目前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再利用技术可以利用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既有环保的功效,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建筑设计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建筑业中来,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发达国家对于建筑的再利用工程发展得较好,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值得借鉴的案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探究

3.1生态化设计

具体如下: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向往自然环境的人也逐渐增多,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也应该重视生态系统的合理、科学的构建。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应该不断把设计融入到生态环境圈之中,并从整体上对能源与资源的流动性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布置与分析,除此之外,应该把建筑设计与应用中产生的能源消耗等纳入到生态系统之中,从而使得资源与能源间的流动可以从单向模式转为良性循环模式。实质上,生物圈之中的生态系统由一定的动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依存关系的变化,而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同样是动态的,换而言之,建筑系统与其内部的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间位于动态影响状态,建筑系统会与其附近生态环境间产生相互影响,直到其彻底失去使用性能;②生态化是非常深刻性的一个词汇,其指的是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不仅应该对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对建筑物所处位置的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有生态化意蕴,这样才可以使得人们从建筑工程之中感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和谐与惬意。

3.2一体化设计

建筑工程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就纵向而言,应该结合现在情况与未来趋势对建筑工程开展一体化设计,换而言之,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与建造的时候,不仅应该使得人们在建筑空间之中有惬意、舒适之感,还应该使得建筑空间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经济与设计环境相符,而且可以有效的推动人们的健康发展;②就横向而言,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为了使得任何自然一体化的有效实现,一定要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此外,还应该有效保护和利用人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进而推动任何自然的和谐发展;③在开展建筑工程一体化设计与工程建造的时候,应该应用环境友好型的工程施工材料,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建筑材料对人体造成的辐射,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电磁波与气体等方面的污染问题,应该做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让自然光对人体的沐浴得以有效实现;运用自然通风、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措施使得室内环境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充分运用自然景观,使得其和建筑工程之间能够协调,而且确保建筑与自然间的过度具备一定的自然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区域文化特征及差异予以充分的利用,这样才可以使得人、自然与建筑之间的一体化与统一化得以有效的实现。

3.3人性化的设计

随着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性的提高和生活的舒适性的要求增多,个性化的消费模式成为愈来愈主流的消费模式。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个性化、私人化的建筑设计。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大同小异的情况之下,如何构建出一个符合人们生活需要且个性、舒适、美观的建筑设计,是当下对于建筑设计师的一个挑战及考验。首先建筑设计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次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障人们的住宅安全和居住适宜。建筑设计当中设计者常常可能将一些与人们相关的局部因素忽略,但是在现今追求个性和人性化的时代,我们要多考虑人们的需求,从而创造出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人性化的建筑设计。

结束语

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不仅能有效指导设计工作,还能促进建筑设计水平提高,更好指导工程施工。作为设计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把握设计要点,因地制宜,创新建筑设计方式,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从而更好指导建筑工程施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4.

[2]叶玲.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4.

[3]籍存德.基于生态文明视域的建筑设计[J].门窗,2016.

论文作者:王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论文_王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