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实现创新档案工作探究论文_陈云涛

新时代实现创新档案工作探究论文_陈云涛

陈云涛

青州市档案局 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档案工作实现创新,是档案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作中要用新意识、新理论、新方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只有破除旧观念,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才能使档案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档案;创新;探究

随着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发展,档案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问题。档案工作者只有通过创新,才能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才能激发档案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档案意识实现创新

档案工作的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首先要更新观念,要从过去沿袭下来的老观念、旧模式中走出来,不断创新四种意识。一是中心意识。要以本地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要务,主动加强和基层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各部门利用开发档案的研究,制定利用档案的规划,使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档案工作只有日日思变、天天求新、意识超前、服务超前,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利用者的满意。二是时效意识。要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建立起信息灵敏、反映快速、优质高效的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时效性,保障利用者的各方面需求。三是质量意识。要保障所藏档案齐全完整,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保证准确、快捷的提供档案资料。四是开放开发意识。档案管理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主动开发开放档案资源,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二、管理机制实现创新

各级档案馆(室)馆藏档案资料门类相对齐全,信息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就目前利用者的需求多样化还是不足。因此,在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重要部门利用者加以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对馆藏档案资源不断进行优化,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及时、准确、高效的为利用者提高服务;要加大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城市化建设、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为增强、拓展新时代服务功能提供保障。要根据当地实际,加大特色档案(比如非遗、花卉等)收集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快捷方便的信息平台。

三、服务方式实现创新

提供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中心,档案通过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档案服务的创新应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有,档案保管条件极大改善,档案服务方式也随之变化。有坐等上门,到主动出击,有手工检索,到数字化平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档案需求和更好满足需求的服务方式。在工作中,要加强对档案利用者的研究,不仅研究当前的利用者,还要研究潜在的利用者,不仅研究利用者当前的需要,还要研究利用者潜在的需求,以利用者的需求来加强档案工作的创新。

四、理论知识实现创新

档案理论知识是实现档案工作创新的基础。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档案工作中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移:一是从档案行政管理研究向档案法制研究转移,以档案法制建设规范档案事业发展,为档案理论知识创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二是从档案实体管理研究向档案信息化开发转移,档案信息化开发的模式、方向、方法以及利用者的特征、类别、层次等理论应该成为今后档案理论研究的新内容。四是档案传统操作研究向档案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研究转移,原来人工完成的收集、分类、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统计等各环节,由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完成,这些都要求档案基础理论提供支持。

五、档案人才培养需要创新

新时代档案局(馆)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其根源都在于档案干部队伍的建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有效整合档案资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一是培养担当敬业精神。敬业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档案工作者要热爱事业,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担当,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设想,不断进行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二是要培养学习思考的习惯。档案工作者要熟悉档案业务,要把握各个环节、步骤,掌握各门类档案、各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要敢于挑战传统,善于提出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新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出现了新课题,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只有奋发有为,不断创新,敢于担当,才能不辱使命,建功立业,为档案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聪明才智。

论文作者:陈云涛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实现创新档案工作探究论文_陈云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