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探究论文_肖冰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探究论文_肖冰月

肖冰月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一门重要的教学技艺,它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师生互动,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的技艺,提问的形式方法要科学合理,方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预期与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21-01

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使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探究思考的重点课题。在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提问的艺术性,或者问题不在点子上,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彩提问和学生的有效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理解。

一、在课文关键内容处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课文有着极为关键的内容,关键内容明显涉及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的高妙之处,是一篇文章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文眼”分析设置问题,使语文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电视剧相关片段让学生迅速进入本课学习情境中,在教学中,我抓住贾府环境描写这一重点向学生做了以下提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路线是怎样的?她在贾府外看到了什么?从西边角进入贾府又看到什么?在贾母处看到了什么?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回贾母处吃晚餐时又看到什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描写,并根据对贾府的这些描写引出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

二、在课文内容矛盾处提问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内容看似矛盾实则有必然之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抓住这类蕴涵着巨大思考价值的地方,通过思考和研究课文内容的矛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文内涵,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深化教学。

比如,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多媒体展示文本中出现的矛盾之处让学生合作探究:“文章开头写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在我们看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他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这种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思考中了解文章核心内容,以点带面,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课文内容对比处提问

纵观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内容,有的作者为了突出中心思想或人物形象,或表达某种观念,往往会在文章内容上进行或明或暗的对比,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抓住课文内容处的对比,在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引起学生思考,不断优化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进程。

比如,《过秦论》一课内容上就有明显的对比:(1)六国“合纵抗秦”时的力量与秦国的对比。(2)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九国之师的对比。(3)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秦国的对比。(4)秦国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对比。强烈的对比中关联着文章的核心思想,教师可以在此设计有效提问,让学生在分析文本中论证文章观点,并总结历史教训。又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抓住文眼设疑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平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与文章所写的“静”形成鲜明对比,以蝉声蛙鸣的“闹”突出荷塘的“静”,让学生联系创作背景分析文本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在课文内容重复处提问

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常常会跟学生强调避免内容重复,重复会显得整篇文章啰唆,然而,研究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一些经典的好文章多在内容上设置重复,那么作者为何要刻意在特定的段落或句子上设置重复的内容呢?它是否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重复的地方做出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比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在合作探究环节,我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又如,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作者在课文第六段写“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与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根据这两句话提出问题,在提问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揣摩其中的深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活跃课堂,不是为了让老师得到学生回应,学生自主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养,让其学会思考、学会提问,这不仅要应用在高中学习中,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引导学生时,要摆脱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表现而提问等思想,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提问的意识,养成自主提问的习惯,学会自主提问的学习方法。比如,现在老师偶尔用到的小组学习模式,将学生按人数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作为组长。让学生先自己预习课文,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课文的记叙方法、修辞手法以及自己预习后的疑问等等。然后,由老师引导,不同小组相继发表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对学生自己没有解决的疑问再进行讲解,这时候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更加牢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在文本内容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和重复处设置提问,在师生交流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常佳慧.《课外语文》,2017年.

[2]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刘永波.《神州》,2017年.

论文作者:肖冰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探究论文_肖冰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