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论文_李波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论文_李波

天津市汉沽中医医院 300480

【关键词】 针灸 面肌痉挛 综述

面肌痉挛系指面神经所支配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本病发生于面神经炎的后期,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通常只限于一侧面部。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的“筋剔肉膶”、“痉证”、“风证”等范畴。针灸疗法治疗此病具有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单针疗法 单针疗法指单纯使用一种针法而不配合其他针法来治疗面肌痉挛。

1.1传统针刺 高氏【1】以阿是穴为主穴,辩证配穴:①肝肾阴虚型取肾俞、肝俞、太溪、合谷、神门、太冲,用补法;②气虚血少型取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神门、太冲,用补法;③痰热动风型取内关、合谷、神门、阴陵泉、丰隆、太冲,用泻法。治疗面肌痉挛58例,完全缓解20例,明显缓解30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田氏【2】 采用①常规取穴:阳白、太阳、下关、攒竹、四白、颊车、地仓、合谷及抽动局部阿是穴。配合②董氏奇穴取穴: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穴位定位:侧三里在胫骨前缘,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3寸)向外横开1.5寸;侧下三里在腓骨前缘,侧三里直下2寸;中九里位于大腿外侧中央线之中点。针刺方法:侧三里穴与侧下三里穴同时取用,均为单侧取穴,治左取右穴,治右取左穴。治疗治疗面肌痉挛96例,痊愈58例,占60.42%;显效19例,占19.79%;好转15例,占15.63%;无效4例,占4.17%。总有效率95.83%。李氏【3】以针刺下关穴为主治疗面肌痉挛31例,痊愈2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5%。

1.2 火针 江氏【4】用火针治疗面肌痉挛79例。取穴:主穴为太阳、攒竹、颧髎、地仓;配穴:风寒阻络型加风池、外关,肝风内动型加太溪、太冲,气血两虚型加足三里,三阴交。方法:主穴均用火针针刺。左手执点燃的酒精棉球,右手执针,在针尖烧红后迅速针刺标记处,刺入越5mm,真入即出,不留针。配穴用毫针刺法。结果:治愈率64.6%、有效率92.4%。

1.3 电针 武氏【5】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方法:主穴取翳风、风池二穴,配穴取健侧合谷。眼睑抽搐加太阳、四白;面颊抽搐加颧髎、迎香;口角抽搐加地仓、颊车。所加各穴均取患侧,交替使用。取1~1.5寸毫针进针后接G6805治疗仪,采用断续波、小强度电流、高频率,通电30分钟左右,1次/日,6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59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9%。

1.4 埋针 李氏【6】采用皮下埋针治疗面肌痉挛55例。方法选取患侧阿是穴、四白、太阳、地仓、颊车。每次选2-3穴,采取特制消毒环形皮下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胶布固定。埋针72小时,休息1天,5次为1疗程。结果:皮下埋针组治愈率为58.18%,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西药组治愈率28.57%,有效率88.09%。

2 复针疗法 复针疗法指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针疗法来治疗面肌痉挛。

2.1 电针配合火针 许氏【7】采用电项针加火针治疗面肌痉挛34例。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4.1%。

2.2 悬针透针并用 鞠氏【8】用悬针透针法并用治疗面肌痉挛35例,方法:取患处局部阳明经穴位为主,如四白、巨髎、迎香、口合髎、地仓、颊车、大迎等,用轻快手法,进针动作轻灵、先刺入皮下部位后即不再行任何手法,使针体在外呈悬挂状态,此为悬针刺。其次,在远端取合谷透后溪、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绝骨、太冲透涌泉等,均用透刺方法。结果治愈17例,好转14例,无效4例。

2.3 针灸配合耳针 郭氏【9】采用针灸并耳穴神门点刺治疗面肌痉挛27例,方法:先取双侧合谷穴,并在其后2-3cm处,于第二掌骨缘复刺一针加强针感,留针30分,每天1次;后取单侧耳穴神门(双侧交替使用),用7.5号输液针头点刺、放血,挤出7-10滴。每3天1次。结果:治愈13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

2.4 梅花针配合拔罐 李氏等【10】用梅花针扣刺加拔罐治疗面肌痉挛30例,方法:依据面神经分布及支配区域分3组穴位区域。以眼睑肌痉挛为主,取眼针区域,太阳穴区为第1组;以颧面肌痉挛为主,取胃经循行区域,颧区域为第2组;以口轮匝肌痉挛为主,取唇周区,地仓区域为第3组穴位;全面肌痉挛则在3组穴位区域中酌情选用,梅花针叩刺后加以火罐,治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

3 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是指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针灸以外的其他方法。

3.1 针灸配合按摩 张氏等【11】采取散刺配合按摩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6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取穴方法: 取患侧面部阿是穴(找准局部痉挛剧烈、或最早出现痉挛处、以痉挛剧烈处为中心,以0.5寸为半径进行散刺);经穴(上星、攒竹、阳白、迎香、地仓等);经外奇穴(鱼腰)。操作方法: 单手快速捻转进针,破皮即止(进针深度约为0.1-0.2寸),针体悬吊而不下落,针刺后不施任何行针手法。留针40-60 min。 起针休息15 min后,施以按摩手法。(1)按揉法:用大鱼际揉面部表情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笑肌、提口角肌等;中指揉翳风穴共3 min;(2)提捏法:用一手拇指、中指、食指并拢提捏面部表情肌一提一放,手法宜轻揉,施术约2 min,重点在穴位上;(3)拇指按揉眼部周围经穴,自患侧太阳、攒竹、四白、阳白、丝竹空先顺时针方向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每一个方向按揉2-3 min;(4)用双手拇指同时分别按压上星、承浆两穴1-2 min,作为结束手法。结果:治愈56例,显效1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高氏等【12】采用针刺推拿结合治疗面肌痉挛30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面肌痉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3.2针药结合 姚氏【13】采用针药结合治疗43例,主穴取翳风、下关、合谷、风池、三阴交、太冲,配合全蝎、蜈蚣研末贴敷神阙,口服卡马西平等,结果显示配合药物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彭氏等【14】自拟双龙五虫汤(地龙、乌蛇、蝉蜕、全蝎、僵蚕、蜈蚣、水蛭)加减,针灸以远近配穴,治疗25例,总有效率96%。宋氏等【15】自拟通络熄风汤(人参、天南星、白芍、生黄芪、熟地、当归、防风、天麻、白芷等)加减,配合电针,穴位选用太阳、鱼腰、翳风、四白、颊车、巨阙、地仓、合谷,治疗60例,总有效率100%。

3.3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李氏等【16】采用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107例。方法:针灸选穴:太阳、下关、巨髎、地仓、承泣、风池、合谷及阿是穴。穴位注射选穴同前,每次选2个穴位,药物选用弥可保注射液一支(1ml).每穴注射0.5ml,隔日一次,5次一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4例,占41.12%;显效35例,占32.71%;有效21例,占19.63%;无效7例,占6.54%。管氏等[17]采用针灸辨证论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100例,并与肠线埋藏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100例,痊愈14例(14%),显效47例47%),好转35例(35%),总有效率96%,临床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

3.4 中西医结合方法:徐氏等【18】采用体针配合电针、水针穴位注射、耳穴贴敷压籽法和口服卡马西平片四联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50例,结果:本组150例,完全缓解89例,占59.33%;显效29例,占19.33%;部分缓解21例,占14.00%;无效11例,占7.33%;总有效率92.67%。任氏【19】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肌痉挛78例,方法:中药治以养血柔肝息风。处方:当归12g,白芍15g,熟地黄15g,钩藤15g,天麻12g,白僵蚕12g,甘草6g。水煎服日3次。配合口服西药维生素B1 10mg,3次/日,腺苷维生素B12 250ug,3次/日。结果:痊愈48例,显效22例,好转6例,无效2列,总有效率97.4%。

4 小结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单一使用某一针法已经日益被综合使用复合针法、综合疗法所取代,综合使用各种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但目前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取穴和治疗手法各异,对手法的轻重、刺激方式的选择、穴位选取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说明②临床研究设计不够严密,绝大多数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上,大多没有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观察病例。③临床研究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欠统一规范。目前临床报道大多以症状改善程度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而症状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缺乏统一性,难以比较或体现各疗法的优劣,对本病的研究难以有新的发现和突破。④当前的研究仅局限于临床疗效的报道,缺乏治疗机理的探讨,阻碍了针灸治疗本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春生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58例,河北中医,2008;30(4):408

2 田庆华 针刺常规穴位配合董氏奇穴治疗面肌痉挛96例,河北中医,2008;30(7):755

3 李丽琼 针刺下关穴为主治疗面肌痉挛31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33

4 江晓霁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7;27(7):509

5 武国华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湖北中医杂志,2004,26(4):49

6 李光海 皮下埋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8):27

7 许林江 电项针加火针治疗面肌痉挛34例,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82

8 鞠诣然 悬针透针法并用治疗面肌痉挛35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10(6):163

9 郭子衣 针灸并耳穴神门点刺治疗面肌痉挛27例,江西中医药,2008,39(5):61

10 李华,等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面肌痉挛30例,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602

11 张睿洋 于桂梅 许广里,散刺配合按摩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60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24(2):201

12 高建平,等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面肌痉挛3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2008,14(2): 56

13 姚光潮,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5):265.

14 彭荣芹,李洪志,自拟双龙五虫汤结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症,内蒙古中医药,2002,21(1):7.

15 宋淑兰,刘娥,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分析,新疆中医药,2003,21(6):25.

16 李振 苏永立 乔清涛 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107例临床观察,甘肃中医,2008,21(5):31

17 管尊惠, 等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100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9-10

18 徐冬梅 张长华 王艳芳 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50例,河北中医,2008,30(10):1058-1059

19 任向毅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肌痉挛78例,河北中医,2005,27(2):123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西部医学》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