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张金凤[1]2004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生存状态,并对他们的道德构成了冲击。本文分叁部分就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分析了目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信息网络化这种客观环境。网络环境具有崭新的特征,区别于传统的教育环境。在实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于网络发展而引发的在高校道德教育对象身上所表现来的新问题。 第二部分,网络的发展为高校道德教育既提供了无穷的机遇,也带来了无尽的挑战。迎接这些机遇与挑战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叁部分,网络环境下的高校道德教育应在处理好个性拓展与社会责任、虚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网络行为的非人性化的基础上探讨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使网络为道德教育服务,推动高校青年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

蔡颖慧[2]2013年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末以来,计算机网络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网络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网络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这把“双刃剑”又改变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机制,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导论部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现状、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论文界定了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内容,通过分析得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针对网络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对社会主体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其网络伦理道德修养,规范其网络行为的道德教育活动。指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教育、网络价值观教育和网络道德礼仪教育叁个方面。论文论述了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即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是新网络时期的特征需要,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是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是培养新型高校伦理道德教育者的需要,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需要。论文分析了高校网络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网络环境下高校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效率提高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对教育内容、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工作者对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客观性认识的缺失;教育者的伦理道德观念共识的缺失;教育者对网络伦理道德特点的研究不足。文章从基本原则、方法和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策。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应坚持主动原则、主导原则和主体原则。在教育方法上,应当通过理论研究实现教育的系统化,通过规范操作突出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制度建设优化教育实效。在创新具体的教育措施方面,应注重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水平的提高;加强引导,增强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保持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主动性;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丰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强化高校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张静[3]2011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深深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价值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多有利信息的同时,有害信息和不健康的文化通过网络的传播,也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身心健康。在此形势下,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运用网络;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营造健康的高校网络环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必须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本文在讲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搜集并掌握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资料,在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理论支撑下,分析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叁个部分组成。引言为第一部分,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正文为第二部分,由叁章组成。第二章从网络及其特点引入,指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基础理论:涵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和创新的原则。第叁章全面论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的全新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带来全新机遇;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复杂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身心健康。第四章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结论为第叁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

高玲玲[4]2011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践探索》文中指出网络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十几年间,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的特性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大学生作为与时代连接的年轻群体,他们已经逐渐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群体,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认识、思想动机、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的影响也日益深刻。面对互联网的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如何结合网络特性与大学生自身特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方法,这些都需要高校做长期的实践探索。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本文试图在以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论文以网络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面临的大环境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剖析了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挑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网络发展的特性从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论文总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各个发展阶段、具体内容和形式、存在问题,并最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这也是本文的最终落脚点和研究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研究课题,论文分叁个章节进行了具体论述: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网络及其发展特点,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践探索奠定宏观背景。第二章详细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具体情况,本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践阶段、主要内容、实践载体和实践探索的个案研究几个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取得的实践探索成果,也为提出问题做了铺垫。第叁章立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践探索过程,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性地研究了对策和方略,以期指导工作实践。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党静雯[5]2012年在《网络生态危机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面不断扩大,“网络生态危机”的概念也伴随人们对网络生态的担忧应运而生。基于网络具有全球性,虚拟性,瞬时性的特点,高校网络环境同样受到网络生态危机的挑战。笔者认为,在网络生态危机视角下分析高校网络存在的网络问题及原因并探求解决方法,运用网络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对网络行为主体进行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方式,分析了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网络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以及高校网络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发现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得分与网络生态危机意识得分有相关性,且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在教育方法及法制规范方面存在欠缺。故认为加强网络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网络生态危机意识,加强网络法制意识对于清洁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从而缓解网络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了网络生态危机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刘艺[6]2010年在《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文中指出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共有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网络及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且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就网络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上产生的挑战作了详细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统教育意识、专业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上同样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第叁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所产生的挑战,出现的问题拟出了相应对策。网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并且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重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对策,包括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者的意识,提升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观,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满足大学生的思想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和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利用网络的特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郑然[7]2014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它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正迎来良好的历史机遇期,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不健康文化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也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个性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主导性地位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探讨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之策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研究的热点课题。论文首先对开展本论题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对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说明;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接着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网络环境的特性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探讨。指出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生动性、信息传播广泛性、管理的自治性等特征。从教育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中介因素叁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工具。随后,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生动性等特性,教育的时空从“真实的现实世界”走向了“虚拟的现实世界”;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许多鲜活的网络信息资源均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先进,教育形式更具吸引力,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显着加强。在挑战方面,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主要来自于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则对其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深刻认清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我们适应新的时代,创新工作方法,探寻有效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论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发展趋势的研究是探索应对之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方式、方法意义重大。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四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个性化发展趋势,人的个性的发展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而互联网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是社会化发展趋势,多样化的社会导致大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其思想观念也深受社会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就成为一种别无选择的必然要求;叁是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四是隐性化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潜隐在网络之中,让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习得过程,寓教于无声之中,有效地消除了大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这种隐性化的教育将是未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最后重点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育机制、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在教育理念方面,一是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教育工作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就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维护他们的尊严,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是要树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落脚点就是从受教育走向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行自我建构,以求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也是受教育者主体的一种高度自觉;叁是从封闭转向开放的理念,在开放、多元的社会形势下,今天的大学生其思想和思维方式与以往大学生不同,必然会导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被打破,教育模式将会由相对稳定走向开放、多元,所以教育者的思想也要作相应的转变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四是平等互动与疏通引导相结合的理念,要善于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在优化教育环境方面,提出了构建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环境,净化网络的空间环境的思路。在丰富教学内容上,指出理论知识要更富时代性、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丰富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知识。在健全教育机制上,要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渗透机制、建立舆情监督机制。在创新教育方法上,注重显隐结合的教育方法、真情感染教育方法、思路与问题同步指导方法、“键对键、心对心”沟通交流方法。此外,还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赵珑[8]2009年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寻求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互联网也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网络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领域展现出了技术力量的无穷魅力。网络正发挥着它无边无际的影响力,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而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数日益增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然而,从人类科技发展史来看,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负面效应。网络的发展也不例外。网络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汹涌的发展态势,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要正规和利用好互联网,抢占网络阵地,努力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首先了解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网络,英文翻译为Network,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我们所探讨的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网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狭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互联网,即Internet。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本人比较赞同陈秉公先生的观点,即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同时,陈秉公先生还对我们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含义做了阐述,指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保证党和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解决各类思想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为根本任务,对人们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网络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冲击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主要有: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双向交流,利用高科技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校园网络,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净化网络传播渠道,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监控;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机制要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在政府规范引导下,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建设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从而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赵焕[9]2013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当前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高校学生越来越习惯于使用网络载体来代替以往传统的传播交流方式。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环境逐步发展和成熟,并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网络的全新环境中,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教育效果,成为了国家、社会和高校一致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的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二者相互结合的背景入手,对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性综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其特征、功能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充分地阐述。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如下现状:在学生方面,高校学生成为网民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热衷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网络生活重娱乐轻实用,普遍忽视意识形态的无形入侵;在高校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有初步成果,但仍有不足。本文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从国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方面获得一些经验启示;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从自身着手,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扬长避短,革新教育理念,发挥网络优势,转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健全管理制度,全方位推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李龙强[10]2017年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但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出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加强网络监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 张金凤.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 蔡颖慧. 郑州大学. 2013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静. 成都理工大学. 2011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践探索[D]. 高玲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5]. 网络生态危机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党静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 刘艺. 西南大学. 2010

[7].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郑然. 长江大学. 2014

[8].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 赵珑. 山东大学. 2009

[9].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赵焕. 河北科技大学. 2013

[10].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J]. 李龙强. 绥化学院学报. 2017

标签:;  ;  ;  ;  ;  ;  ;  ;  

网络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