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论文

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论文

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段晓明 威海日报社

摘要: 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传统新闻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兴起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新闻编辑必须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新闻业务能力,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编辑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的发展给新闻编辑带来的改变,并探讨了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提出的一些新要求。希望可以对培养新闻编辑的新素养和提高新闻编辑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编辑;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境界也随之提高,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自身,越来越关注外界。新闻作为人们及时获取外界消息、知晓天下事的重要来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催生的新媒体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新闻编辑的地位。在新媒体强势的影响之下,新闻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编辑发展现状

(一)新闻资源取得途径过于狭窄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资源获得途径过于狭窄,只能利用媒体记者、相关权威媒体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资源[1]。新闻资源获得途径过于狭窄,会导致受众接收到的新闻单一、枯燥、缺乏时效性,极大地限制了受众对新闻的阅读需求。如果社会上发生一起特大事件,传统新闻编辑就只能通过媒体记者和权威媒体来获取信息资源,采访事件相关人员,才能将新闻信息通过媒体发布出去,这会极大地削弱新闻的时效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中,人们获取新闻资源的途径就比较广泛了,事件的相关人员或知情人士可以直接将事件过程发布到各大社交平台上,这种形式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新闻编辑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动摇。

(二)新闻编辑职业素养较低

新媒体时代下的很多新闻编辑职业素养不尽人意,不能从根本上辨别出新闻信息的真实严谨性以及实际社会价值[2]。新媒体的兴起加剧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一些新闻编辑为了博取关注,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不惜编辑一些虚假的、毫无深刻性的新闻,有些还带有恶意的炒作,在社会上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低,不仅会降低新闻质量,还会削弱人们对新闻媒体和新闻编辑的信任,打击新闻栏目品牌的影响力,十分不利于新闻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二、新媒体对新闻编辑带来的改变

(一)新闻传播途径改变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途径[3]。传统新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传播,而新媒体使得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平台。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条新闻传播出去,这是传统新闻编辑很难做到的。

(二)信息接收方式改变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接收方式[4]。传统新闻编辑的接收方式是听广播、看报纸和电视新闻,编写新闻注重严谨性和规范性,还必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人们接收到的一般都是内容清晰明朗、逻辑和语法严谨规范的新闻报道。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接受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受众接触到的信息很多都是碎片化的、内容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多样,没有那么注重规范和严谨性,并且在新闻报道中会出现图片、视频等元素,使得受众接受到的信息更具吸引力。

(三)话语权削弱

2.2 九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与季节关系 九种呼吸道病原体的阳性率以4月份(农历春末3月)最高,为47.57%(49/103),10月(农历秋末9月)、11月份(农历冬初10月)也高发,阳性率分别为39.58%(57/144)、40.26%(62/154)。见表1。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对新闻的把关能力有待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变多,各种信息容易混淆人们的视听,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必须要有较强的信息把关能力,对新闻可能造成的社会正负影响进行预判,不仅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还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一方面,新闻内容必须要符合当今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价值和红色正能量,这样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对新闻的影响进行预判,避免恶劣新闻在社会上引起混乱。另一方面,新闻编辑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失去了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新闻便失去了价值。对新闻社会影响力的预判、真实性和实效性的保证,是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对信息的全面把关能力。

三、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新媒体的兴起要求新闻编辑树立栏目品牌意识。新媒体的到来使得新闻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一个好的栏目品牌能给新闻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提高新闻竞争力,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获得一席重要之地。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需要树立栏目品牌意识,为自己的新闻栏目塑造独特的品牌,通过挑选新颖的新闻素材并进行创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以及影响力,为新闻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新闻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过去,人们大都依赖媒体人获得新闻资讯,而现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仅仅是新闻的接受者,而都可以对新闻进行发布和传播。并且,人们还可以在新闻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评论,参与话题互动,对新闻进行质疑,传统新闻编辑的话语权由此被削弱。

从工业到医学研究,像这样的激光器应用范围很广。然而,穆鲁和其他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些高功率激光器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将粒子加速到高能量,而BELLA正是用于这方面的研究。科学家梦想有朝一日:这些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可以缩减粒子物理实验的规模,以至于不再需要像瑞士大型强子对撞机那样的大型基础设施。总有一天,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可能会出现在日常环境中,可以作为一种癌症疗法,利用其中的粒子靶向和损毁肿瘤。在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介绍中,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到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技术和BELLA。

(一)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把关

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产业由小到大健康发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药工业较为薄弱,年产量约为53万吨,品种较少且以高毒农药为主,很多农药品种需要依赖进口。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能生产500多种原药、几十种剂型,且环境友好型农药成为主流。2017年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农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80亿元、利润总额260亿元。

(二)增强策划能力

新媒体的兴起要求新闻编辑增强新闻策划能力。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增多,要想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能够挑选出别具一格的新闻素材,保证新闻选题的创新性。同时,信息碎片化也是新媒体带来的结果。在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发布者的人,所具备的素质各不相同,新闻编辑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策划能力,才能够有效地还原事件的真相。运用新媒体技术,集合草根的力量,把信息的丰富性、个性化和多种表现手段用于更有震撼效果的深度策划,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信息碎片化和缺乏深度的问题[5]

(三)树立栏目品牌意识

近几年,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逐渐替代了传统媒体形式,呈现出愈发蓬勃的趋势。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新闻编辑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枯燥、单一、雷同的新闻内容已经无法引起新时代下人们的兴趣。因此,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闻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不让自己被时代所淘汰。

(四)从满足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实际出发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在确定新闻题材、选择新闻素材时,要注意从满足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实际出发。受众需要通过新闻了解时事政治,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保证自己所编辑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持公平、公正、理性的原则,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了解到他们所处社会的真实面貌和最新动态,掌握国家发生的一些时事政治热点,帮助群众真正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去,成为国家的主人。新闻编辑只有切实地从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实际出发,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提高新闻的传播效应,从而鼓励、鞭策我们挖掘出更加具有特色与时代感的新闻信息[6]

相对于网络经济,实体经济的面对面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顾客是上帝”的服务质量。因此,实体店的布局要清晰合理,便于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商品。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停车位对于消费者购买有很大的的影响,所以可在停车场等消费者较密集的区域实行人性化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使消费者在买卖活动中由被动的弱势地位转为主动的中心地位,大大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五)完成好新闻引导的使命

时代赋予了新闻编辑一个神圣的使命,也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引导者。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要能够借助新闻的力量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人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白生命的真谛,明确人生的目标,鼓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不断拼搏。新闻编辑要能够把控好舆论的正确方向,深入探究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解决民生问题,传递正能量,弘扬价值观,体现出新闻真正的价值与魅力。为了完成好新闻引导者的使命,新闻编辑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初心。这就要求新闻编辑通过定期的组织学习与业余时间的不断提升来实现对新闻专业领域的把控能力与认知程度,站在政府各类资讯推广的角度,来帮助受众对社会动态有正面了解与把控。

四、结语

新媒体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传统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新媒体的出现给新闻编辑带来危机和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只有牢牢把握住新媒体时代下的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编辑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才能在新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希梅.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转型的几点探讨[J].科技传播,2018,10(21):48-49.

[2]孙炜.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再定位[J].公关世界,2018(19):32-35.

[3]钟方园.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位与转型[J].现代交际,2018(15):88-89.

[4]李冠鹏.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科技传播,2018,10(15):31-32.

[5]肖艳.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现状与转型方向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12):154+156.

[6]郝丽杰.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科技传播,2018,10(07):45-46.

作者简介: 段晓明,汉族,1966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大学学历,主任编辑。1988年进入威海日报社至今,曾任山东威海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威海晚报新闻中心主任、采编中心主任、《发现威海》杂志主编,威海晚报副总编辑。擅长新闻及活动的策划、组织。共有90 多件作品获省级、国家级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8 件。曾被威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威海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标签:;  ;  ;  ;  

新媒体的兴起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