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20年管理研究(二)_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20年管理研究(二)_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管理研究二十年(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二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学管理研究的春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小学管理研究的春天到来了,研究团体纷纷成立,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空气异常活跃,研究成绩硕果累累,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筹建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

1981年4月,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福州举行。大会收到多篇学校管理的文章,其中有一篇《中小学领导体制应当改革》(原载《人民日报》1980年4月2日“内参”),首次提出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制。会议期间,“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组的同志酝酿成立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主要发起人有萧宗六(华中师大教育系)、郭福昌(内蒙古教育厅)、张萍芳(福建师大教科所)、齐亮祖(哈尔滨师大)、宋载铭(四川教育学院)、杨国杰(太原教育学院)等。大家决定成立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筹备组,推选萧宗六为筹备组组长,郭福昌为副组长。筹备组得到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同年12月,筹备组趁安徽省成立教育管理研究会的机会,组织应邀参会的筹备组部分成员商讨了如何开展筹备工作。

1982年7月,筹备组又趁举行全国教育学院《学校管理学》讲习会的机会,组织应邀出席的筹备组部分成员再次开会研究筹备工作。这次会议增补了张济正(华东师大)、张复荃、蒋伯惠(中央教科所)、马登峻(陕西教育学院)等为筹备组成员,向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提出了成立学校管理研究会的申请报告,并初步决定1983年10月在西安举行成立大会和首届学术年会。

1983年春,筹备组决定挂靠在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筹备组成员作了调整,由北京教育行政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萧沅担任组长、萧宗六为副组长。同年10月,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在西安正式成立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并举行首届学术年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有二:一是选举理事会,正式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学校管理研究会;二是开展学术交流,讨论学校管理学的教材建设和当前中小学内部管理的主要问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届理事会,由下列人员组成:萧沅、萧宗六、冯惠益(北京教育行政学院)、蒋伯惠、宋载铭、杨国杰、马登峻、张济正、齐亮祖、李夜光(南京师大附中)、褚连山(北京实验二小)、韦力(天津一中)、许义海(教育部中学司),萧沅为理事长,萧宗六为副理事长,冯惠益为秘书长,蒋伯惠为副秘书长。大会原定代表名额为100人,应许多省市的强烈要求,实际到会代表134人,列席代表56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09篇,专著10种,资料9种。会后精选了36篇文章,出版了《论学校管理》一书。该书对学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校管理过程、学校领导体制、校长素质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具体阐述和探索。

应该指出的是,在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成立之前,已有湖南、上海、湖北、吉林、安徽、辽宁、黑龙江、四川、北京、陕西等省、直辖市成立了学校管理的研究组织。这说明,成立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是广大中小学管理者的共同心愿。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和讲学活动

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第1届理事会成立后,每年召开1次常务理事会,每两年举行1次学术年会。还根据工作需要,举行各种学术研讨会和讲学活动。

1984年10月,研究会在河南安阳市召开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分小学校长座谈会,中心议题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交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办好小学教育的经验,探索小学的教育改革。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87人,列席代表40人,河南省及安阳市的小学校长数百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和有关活动。会议收到论文63篇,编辑成《小学校长谈学校管理》,发行14000册。当时正值中央起草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参加会议的代表对我国小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整理成“全国部分小学校长座谈会提出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和改进意见”。会后,70多位小学校长赴京参观学习,受到前教育部长何东昌的接见和宴请。

同年12月,研究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部分中学校长座谈会,中心议题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交流经验,提高认识,探索中等教育改革问题。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73人,列席代表58人。当时参加江苏省中学和师范教育改革研究会的教育局长、校长40多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9篇。代表们对中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整理成“全国部分中学校长座谈会关于中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萧宗六在会上传达了同年11月中旬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的“新时期教育方针表述研讨会”的主要精神,并介绍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3种表述意见中都提到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思想。从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说法普遍流传开来。著名普教专家吕型伟、段力佩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专题发言。吕型伟在会上提出“校长应该姓‘教’,还是姓‘钱’”的问题,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全国性的中小学校长座谈会,是建国以来的头一次。对此,报纸、杂志进行了报道。代表们回到各地,普遍进行了传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5年7月,研究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第2次学术年会,主题是以“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针,探讨和交流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出席会议的代表134人,收到论文111篇、专著4种、资料3种。会后精选论文33篇编辑成《学校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0册。

1986年7月,研究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召开了《学校管理学》研讨会,就学校管理学的主要概念及体系进行了研究。参加会议的代表19人,主要是高等师范院校担任学校管理学的教学人员和教科所的科研人员。会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年9月,研究会在青岛召开了《学校管理学》的教材教法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34人,收到论文18篇、专著7种。会议着重讨论了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形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学问题,学校管理学的实用性、理论性问题,教学内容的组织问题,统编教材的可行性问题等,并对今后的学术活动提出了建议。11月,研究会又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小学管理研讨会。这是继河南安阳全国部分小学校长座谈会后的又一次盛会。出席会议的代表47人,收到论文49篇。会议就端正办学思想和实行校长负责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1987年4月,研究会在湖北荆州市召开了职业中学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职业中学校长和职教处的负责干部72人,就职业中学的办学思想、办学方法、教材教法、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了经验。

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同时,研究会还有计划地进行了讲学活动,传播学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985年7月,研究会在贵阳市举行第2届学术年会期间,由贵州省教育学院主办贵州省完全中学校长讲习会,由贵阳市教育局主办全省完全小学校长讲习会。两会听讲的中小学校长1200多人。参加会议的部分代表承担讲学任务,主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管理经验,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1986年10月,研究会在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召开常务理事会期间,油田教育处举办《学校管理学》讲习会,邀请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系统讲授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参加学习的中小学校长150多人。同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小学管理研讨会期间,由南宁市教育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校长讲习班,邀请参加会议的著名小学校长和专家进行了讲学活动。来自广西全自治区的小学校长和教育工作者1300余人听了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87年7月,研究会在江西庐山举行常务理事会期间,江西省教育学会和九江市教育学会举办教育管理讲习会。常务理事应邀作了学术报告,130人参加讲习会,效果良好。

以上活动,对全国各地中小学管理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承担国家科研任务

教育部“六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普通学校管理研究》,由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和广东教育学院承担。下分两个子课题,一是《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由北京教育行政学院萧沅、刘问岫负责;二是《普通学校教师素质研究》,由广东教育学院严永晃负责。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许多成员参加了这个项目的研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承担了撰稿任务。1987年出版了研究成果《校长素质》(国防大学出版社)和《普通学校教师管理》(严永晃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校长素质》研究组还编辑出版了两本颇有价值的《校长素质研究参考资料》。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国家重点课题《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由全国教育管理研究会承担。课题组组长是研究会理事长吴畏(中央教科所原所长)、副组长是扬志行(天津市教育局)、齐亮祖、萧宗六、张复荃、范志兴、史根东(中央教科所)。下分3个子课题:①深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②深化城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③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上述总课题、子课题已经结题。总报告由吴畏执笔,3个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分别由范志兴、张复荃、杨建华(中央教科所)执笔。

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参与具体的研究工作,对教育管理人员是个很好的锻炼。

出版专著和发表科研论文

建国后第1本公开出版的学校管理专著《学校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是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室编写的(第1次印数即达12万册,先后印刷5次,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后改书名为《学校管理学》,是在原书基础上重新撰写的(冯惠益主持编写,海军出版社,1988)。

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成立之前,就已经出了不少学校管理方面的专著,如太原教育学院的《中学管理》,黑龙江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学校管理学》,华东七省市教育学院的《学校管理学基础》,华东师大教育系的《学校管理学导论》,东北师大教育系的《普通学校管理学》,安徽的《中学管理》,辽宁教育学院的《学校管理学》,福建莆田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学校领导与管理》,河南教育学院的《学校管理学》,广东教育学院的《学校管理》。此后,专著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研究会会员出版专著的有严永晃、齐亮祖、张萍芳、张复荃、卞梧生、沈配功、宋载铭、林昌华、陈祖植、盛绍宽、黄兆龙、黄云龙、黄成林、黄焯、朱颜杰、康尔珪、贺乐凡、赵幼侠、江月荪、王振中、黄葳、吴翼鉴、曹剑英、吴忠、刘文修、杨文俊、王恩民、周立人、孙灿成、李冀、李贤芬、胡昌炎、董祥智、李永生、刘居富、萧斌衡、王观风等。

在诸多专著中,有3本书被列入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教材编选计划”(1985年~1990年)。这3本书是(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萧宗六著的《学科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992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获国家教委二等奖;张济正主编,与吴秀娟、陈子良合著的《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陈孝彬主编,与刘淑兰、高洪源合著的《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这几本书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至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据第1届理事会总结工作时(1987年8月)统计,已达千余篇,现在已难以统计了。各省教育方面的杂志,纷纷开辟“学校管理”专栏,为中小学管理者提供写作园地,大大促进了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全国首家开辟“学校管理”专栏的是《山西教育》。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是《中小学管理》杂志。该刊1987年10月创刊(双月刊)。1989年成立《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陶西平,副主编贺乐凡,社长兼常务副主编张瑞玲。1991年4月,经ISDS中国国家中,心批准,《中小学管理》杂志进入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并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对外发行。据了解,这是我国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方面唯一对外发行的杂志。1994年改为月刊,主编陶西平,副主编贺乐凡,社长兼总编辑张瑞玲。十多年来,这份杂志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文章,成为中小学校长的挚友,为中小学管理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立专业委员会,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

1987年9月20日至23日,全国学校管理研究会第3届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市举行,并换届。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84人,列席代表46人。收到论文150篇,收入选集的28篇,会后出版了《学校管理新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二:一是改选理事会,修改研究会章程;二是交流和讨论在深化普教改革的形势下,学校管理研究中的新经验、新进展和新课题。会议选出15人为常务理事(按姓氏笔划为序:韦力、许义海、齐亮祖、吴畏、萧宗六、宋载铭、陈孝彬、李硕(女)、李冀、贺乐凡、姚文俊、康尔珪、张济正、张萍芳(女)、张复荃,吴畏为理事长。经理事长提名,张复荃、贺乐凡为正副秘书长。又经无记名投票,选举韦力、萧宗六、宋载铭为副理事长。后经中国教育学会同意,增补齐亮祖为副理事长。鉴于形势的发展,许多同志建议改学校管理研究会为教育管理研究会。同年11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批复同意。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内容广泛。此后又成立了7个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计有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文俊,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锦韬,沈阳市和平区教委)、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力,天津一中)、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振业,北京育才学校)、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萧宗六,华中师大教科院)、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陶西平)、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宏生,北京市教育局)。

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成立最早的专业委员会。该会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在全国小学界颇有影响。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稍晚。他们认识到初中教育是中学教育中困难最大、最薄弱的部分,办好初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国际中学校长教育研讨会”,为研究会开创了一个面向世界、走出国门开展教育管理领域学术交流的先声。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开展各种实验,把中小学的改革引向深入。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聚集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众多的专家、教授,研究学校管理、教育管理理论,出版了不少专著,发表了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质量较高的论文。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包括了不少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干部、督学和近300名专业研究人员和一些富有办学经验的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在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考核奖惩制等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把改革引向深入,探讨如何解决改革的配套措施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法律保障、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

大家认为,以专业委员会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效果较好,因为专业性更强,针对性更强,便于各地区、各单位间的横向联系。当然,这样就不限于研究中小学管理了。

1992年11月11日至15日,教育管理研究会在广东珠海市召开了第3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并改选换届。到会代表87人,收到论文50余篇。会后出版了论文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大会着重讨论了4个问题:一是关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义;二是关于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将对学校管理发生哪些影响;四是关于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会选出吴畏、齐亮祖、陈孝彬、贺乐凡、姚文俊、李硕、张萍芳、张济正、张复荃、叶世雄、赵登昌、赵光华、李锦韬、李振业、孙绵涛、黄利群、章英思17人为常务理事,吴畏为理事长,齐亮祖、陈孝彬、贺乐凡、李硕、姚文俊为副理事长,张复荃为秘书长、范志兴、李金初为副秘书长。1998年增补杨建华为副秘书长。

据悉,1999年5月,教育管理研究会将在天津召开第4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并改选换届,挂靠单位改在北京教育学院。

二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管理的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二十年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今后应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面向21世纪,提高研究质量,发表论著应有新意,体现中国特色,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小学的管理水平。理论工作者要眼睛向下,紧密联系实际,向实际工作者学习,写文章、作报告,不说空话、大话,贴近实际。实际工作者要学习学校管理理论,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上来认识。这样,我国中小学管理的研究,就会有一个新的面貌,就能登上新台阶。

(全文完)

标签:;  ;  ;  

中小学20年管理研究(二)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