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从唤醒自信开始论文_张世生

转化学困生,从唤醒自信开始论文_张世生

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一中心小学 365500

摘 要:本文围绕着“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沉睡心灵”、“抓住有效时机,学会捕捉闪光点”、“搭建展示舞台,创设成功体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唤醒学困生的自信,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转化 学困生 自信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都有共性“通病”:对学习无兴趣,作业不能够独立完成(常落下),知识贫乏,写字潦草,课堂上或无精打采、屡开小差,或调皮捣蛋、屡教不改,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等。学困生的成因是有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先天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学困生比例在10%—15%,尽管是少数,却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走出学习困境,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所有为人师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成就需要是人们一种普遍的需要。人们会从完成一项任务中获得一种成就的满足感。要使学困生有成功的欲望,就必须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转化学困生必须从唤醒自信开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也在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沉睡心灵

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态度,对学困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困生由于经常受到同学或老师的歧视或经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创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思想消沉,无心学习,成绩越来越落后,性情孤僻,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教师、同学、家长之间人为地形成了隔阂和对立。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困生最缺乏的是自信,是关爱,教师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他们,如果我们平时能通过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意无意地去真心关心他们,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困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和他们心理相容、思想沟通,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情感给教师以回报。当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迁移,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点燃学困生求知欲望燃烧的火花,为文化课学习铺平道路。多年来,我切身地感受到,凡是经常受到教师关心的学困生,都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乐于与老师亲近交流,乐于学习你所任教的学科,从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谁以尊重、信任和关心之情感染学困生,谁能在学困生心田上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的钥匙,谁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二、抓住有效时机,学会捕捉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称赞他。”一个眼神,一次赞赏,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善于抓住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充分的信任,学困生富有个性的闪光点就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搭建展示舞台,创设成功体验

要唤醒学困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要让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激发内在动力,想方设法地为学困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大家知道,我有强项,我有特长,我有我的舞台。如我班有名学困生陆××,(这名学生平时沉默寡言,作业时常落下,只有写字稍工整点),这学期期初我发现她的字写得比较漂亮,我以此为契机,在写字课上表扬了她,布置学习园地时,还展示了她的生字作业。也许是这次小小的激励,尝到学习愉悦的她似乎也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接下来的几次作业都完成得挺不错的。最令我难忘记的是开学初第一次习作《校园一角》,她写得很生动,这次讲评我以她的习作为范文,再次在学习园地展示。我的言行激励了她,她的进步也鼓舞了我。实践证明,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因而,创造条件充分展示个性、特长,帮助学困生找回了自信和自尊。学困生一旦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就会在愉悦中产生再成功的动力,这种再渴望成功的动力就会不知不觉迁移到其它学习活动中。这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个有力杠杆,是其他转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有体会: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们往往是改掉了这样一个缺点,马上又会暴露出那样一个缺点;或是同一个缺点好了犯、犯了好,不知要反复多少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也正是转化学困生的难点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拿出极大的耐心,付出艰苦的努力,反复抓,抓反复。学困生一旦经过经常性成功的强化,获得了强大的自信心,就对学习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李瑞芬 呵护尊严,唤醒自信——谈学困生的转化[J].甘肃教育,2013,13,(09),32。

论文作者:张世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转化学困生,从唤醒自信开始论文_张世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