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20世纪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特征及其缺陷_文学论文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20世纪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特征及其缺陷_文学论文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①新特征及其缺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文学论文,中国论文,正确认识论文,缺陷论文,现代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虽然,现代女性文学已属“逝去”,但其客观记录着的那个时代女性人生复杂心史,但其蕴藏着的现代巾帼呼之欲出的文学才气与豪气……已执着地浸入我们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半个多世纪后的女儿代、孙女辈,影响着她们甚至他们在纷繁的社会人生中的面貌。应该说,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便是感应现代女性文学这一奇特的文学风景而发生的。也许,在今天看来,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并没有象现代女性文学本身那样表现得主动与从容,但是,碍于历史的社会观念的等深层原因,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情形,其实倒是自然的。不过,回顾历史,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茅盾就曾敏于“五四”思潮感召下女作家跻身文坛的独特风姿,以其主智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撰写了《冰心论》、《庐隐论》等,而黄人影《当代中国女作家论》,则汇编了现代文学史早期有影响的9位女作家及作品专论;80年代,对女作家及作品的研究更是显出代不乏人。如阎纯德《中国现代女作家》、陈敬之《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以及随现代作家评传热相应而生的女作家评传热、诸多专论等等。事实上,正是上述未免挂一漏万但仍很沉甸甸的这些研究成果,为90年代的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岁月跨入90年代,世纪之交的契机敦促人们应从前所未有的高度感怀“祖母”一代,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人生和文学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英姿。近年来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仅限于论文),就有力地证实了这种随“感怀”而来的成绩;同时,初步显示了从社会学甚至从文化学层面“重写文学史”的尝试。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现代女性文学学术论文达70多篇,可以说,每一篇都潜润了论者殚思竭虑的求真学问精神。当拜读者任何一篇时,我们都明显可感论者们意欲接近和审视现代女性文学的执着。应该说,这些成果,正试图还现代文学史以全部面目,显示了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另一半的草创之功。

通过浏览1990年以来70多篇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专论,我认为,进入90年代的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已呈现出如下几个新特征:

一、如果说,以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还处于该课题的朦胧的、个别的和感性的状态,尚无明晰的学科建设意识,那么,在90年代伊始,已有许多论者树立了建设现代女性文学学科的理性自觉。 刘思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一文②,虽立意并非专述现代女性文学,但是把它作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来阐述的,指出,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是“中国的‘娜拉’们从被男性代言到自我言说,从有史以来文学的被言说的客体到言说的主体,从对自己、对男性混沌无觉到有了比较清晰、深入的认识、贯穿于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之中。”这种见解切中肯綮地揭示了现代女性文学不同于以往文学的鲜明内核,是深刻的。万莲子《论“五四”女性文学个性主义特色》、《简论“左联”时期的女性文学》、《现代女性意识的倾斜与补偿》等系列论文③,则有意识地将现代女作家及其作品——现代女性文学作为自己从事文学研究的重要客体,这些文章明确提出了现代女性文学的界说,将女作家本身和她们的创作文本作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如:首次讨论了“五四”女性文学现象、左翼女性文学现象、战时女性文学现象等,并在论证其各自拥有的不同内涵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揭示了“五四”女性文学在“左联”时期必然不合时宜的历史必然性,说明战时女性文学独特的民族魅力,由此总结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一方面念念不忘女性本体问题(关涉女性人生的所有命题),一方面又因时势调整文学眼光,将女性本体问题暂时忘怀。此外,游友基《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④一文,也肯定地认为,所谓女性文学,指“当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尽管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指称还不是十分强调,对现代女作家现象的文化思考相对忽略,但该文在具体论证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的人生追求时,并未回避对创作主体的发掘,特别是综观全文,明显可感论者对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这一学科的认同心态。除此,陆文采等人的《丁玲与女性文学》⑤、《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⑥也是两篇很有现代女性文学学科理性认识的论文。前者准确地把握了丁玲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丁玲是以“莎菲式”的女性的美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得到了新发展,然而丁玲的贡献还在于她突破了“五四”女性文学局限于写“淑女型”新女性的个性解放,发展到了“叛逆型”新女性的向封建礼教冲杀;后者则以难能可贵的理论悟性,肯定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美学的、历史的份量,断定,中国女性文学在主题的丰富性和艺术的多样性上,可与男性作家媲美。言下之意,现代女性文学的发掘可以结束文学史以男性作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当然,即使其它的现代女性文学论文未能明确提及女性文学界说,但是从实际研究来看,也都在无形中显示了建设这一学科的努力意向;无论是对现代个别女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还是对现代女作家群体创作的人物形象、创作特色等的论说,都属建构现代女性文学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仍旧一如既往地发掘还未被文学史注意或注意得很少的女作家及其创作,具有填补文学史空白和充实现代女性文学史双重任务,90年代的勾稽工作越来越细致和实事求是。 关于张爱玲研究,90年代伊始,即有10余篇这方面的专论。单数量上看,已显出人们对这位以往不被研究者重视的或颇有争议的女作家强烈的求真求实态度。有的论张爱玲总体的审美特征,独特的艺术个性,有的专论其单篇作品,有的分析其家园意识的文化内涵以及悲剧心态,指出张的成功是在具有地道的中国式的古典味的同时,也具有在当时看来已是极其先锋的现代内涵;用古典的故事外壳表现关于现代人的主题,表现生命在强大的环境力量的推残下的扭曲、变形,表现人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苟且偷安的精神状态。⑦总之,通过解读,90年代的张爱玲研究,初步揭开了笼罩在张爱玲这一惊世才女身上的迷雾。至于沉樱、陈衡哲、石评梅、林徽因、罗洪、方令孺,至于沦陷区女作家等等,也为90年代的现代女性文学发掘出来。例如,《沉樱的散文集——记沉樱的一生》⑧、《新诗史应予她一席之地——陈衡哲诗歌创作漫评》⑨、《新文学的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⑩、《方令孺和她的散文创作》(11)、《冯沅君和她的小说》(12)《罗洪其人及其作品》(13)、《东北沦陷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创作特色》(14)、《林徽因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15)等等。其中《东北沦陷时期的女作家及作品》一文,论者敏锐地意识到女作家的独特,认为,人们一谈及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总离不开粗犷豪放和阳刚之美说法,“我们不知他们的依据是什么,熟悉东北女作家及作品的人都知道,这种评价是缺乏事实依据的。”该文通过对一批鲜为人知的女作家如但娣、梅娘、吴瑛、蓝苓等在沦陷时期崛起的原因进行探讨,揭示她们的创作审美情趣在于:表现女性的不幸际遇和在逆进中独善其身的高品性,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学环境决定的。看来,对复杂的文学史作细致研究,无疑具有不可小视的社会学意义:文学史因为女性作家的加入,将愈发多姿多彩,尤其还能在客观上打破或许已成定论的结论,从而还原历史。另外,《林徽因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一文,也同样昭示了徽观研究的学术魅力。该文对福建籍女作家林徽因的生卒时间、是否进行过建筑学习、与男作家林徽因的不同、笔名尺棰、不应该把她封死在唯美主义新月派的象牙塔里等等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既有助于深化研究林,又活跃了学术争鸣气氛。

总之,这类论文,已无形中向文学史挑明,现代文学园地除了有鲁迅、茅盾等大家外,还有一大批在现代文学园地默默耕耘着的不时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娘子军文学史缺少了她们,将是残缺不全的。当然,无须讳言,作为文学研究分支的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大多还停在较浅层的作家作品介绍和少量的创作特色评析上,且大多以社会学批评为主。但是这其实也是缘于女性文学作为一大奇观在现代文坛出现,本身便有社会学的意义。漫长的封建历史决定了中国女性无自己的文学传统,当现代新思潮的洗涤使现代女性稍拂尘埃,在文坛上独立亮相时,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寻找女性文学传统的第一步,就难免要借助于社会学批评,也难免要有些肤浅。正如毛德富《灵魂的颤动——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心态》引言所说:“妇女文学研究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支队,作为反封建的特殊需要,对妇女文学进行社会学的研究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不容怀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有其不容低估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16)

三、90年代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对一些女作家的探讨,如丁玲、冰心、萧红等更趋丰厚,并力求使研究全方位。 据计,90年代以来,研究丁玲的文章多达20余篇,研究张爱玲的10多篇,冰心10余篇,罗淑、萧红、林徽因等各4-5篇,余不赘计。从这些数字即可看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者欲给一些女作家定位的良好愿望。事实上,如果说,发掘史实,甄别真伪,找寻现代女性文学的传统,这是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研究者根据已有的作家及文本作出价值判断,从中抽绎出与文化相因的分子,倘若没有高度的理论素养与丰厚的知识储备,是难以把握的。可喜的是,90年代的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已顺利地拉开了序幕。以丁玲为例,试作评述。90年代的丁玲研究已不拘于将研究孤立地停在揭示其创作个性、艺术特色、思想成就层面,而是将其放置整个现代文学史以及现代女性文学史中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定们。《丁玲与女性文学》《女性寻找:自我世界、男性世界、整个世界——从丁玲创作看现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寻找》(17)这两篇就都是从女性文学的发展角度来对丁玲进行历史观照的,特别是后一篇,明确地肯定了丁玲的“女性寻找”价值,指出丁玲关于女性的思考,关于女性意识的披抉,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社会意义。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及其创作是中国女性文学的范本。《丁玲小说研究六十年述评》(18)一文,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行文以及严格的文学目光使之理论锐气明显可感。它将丁玲小说研究60年一一检视,最后指出,丁玲留下的是一座亟待开发的文学宝藏,从某种意义上说,丁玲的全部作品连同她的名字,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一个内函丰富的历史符号,一个棘手的批评命题。对于丁玲来说,她具有一个伟大作家的各种充分条件,如卓越的才华,惊人的敏锐,丰富的经验,独到的情感体验,刻骨缕心的心理分析,浓郁强烈的抒情等,但她最终并没有能够奉献给世界文坛堪称一流的作品,而且她本人也未能进入伟大作家之列。这里我们且不论作者苛评丁玲所仰仗的批评标准具体所指,但是至少可感论者意将丁玲研究深化的用心,与其说论者对丁玲有失公允,无宁说是对丁玲深深的理解与对她漫漫风雨人生的崇敬。另外,《丁玲与解放区文学》(19)一文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想启悟,该文认为,丁玲以一个革命战士的政治热情和革命作家的现代觉悟,将解放区文学应承担的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双重任务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也论丁玲小说的创作方向》(20)则鲜明地指出,丁玲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她总是不断地用新我去逐旧我,并非以独特的创作为起点以概念化为终点,她走的是一条现实主义宽广之路。显然,这两篇恰好是从政治视角释却了《丁玲研究六十年述评》一文的疑虑,你可以不同意上述几位的看法,但不能不说他们各自的见解都是对丁玲研究的发展。

此外,关于丁玲研究,许多论者还不囿于研究其成就最大的小说体裁,而是辐射至散文、文艺思想等多方面,显示了90年代丁玲研究试图立体地把握丁玲全貌的良好开端。如《丁玲与四十年代民族形式论争》(21)一文。

四、90年代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已开始采用新批评视角把握现代女作家及其作品。有采用比较文学平行和影响方法的,有彩用文化学批评方法的,有利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尽管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真际情形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还不太相称,远远谈不上娴熟地运用多种批评方法,且数量不多,但毕竟已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例如,采用同一时空下文学的平行比较法,《知识妇女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论》(22)。该文认为,丁玲和冰心早期小说反映了现代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构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两大主色调。文章从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林徽因、方令孺创作谈片》(23),这篇文章从林、方二人的个人婚姻、家庭生活入手,观照她们各自的诗,认为,林的爱情诗更富西方情诗率真与罗曼蒂克,感情浓烈,色彩鲜明;而方的诗则虽有林的婉曲,但感情却冷峻内向,有怨味。尤其是二人虽同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但与新月诗又有不同,她们能化入西方文学,其诗易被中国读者接受,无食洋不化的毛病。论者通过比较,显然对二人的诗美均有独到的领会。通过比较,林、方二位诗人形象鲜明起来,显示了比较视角的功能。此外,这类文章还有《女性心态写真与我写真——论凌叔华、绿漪的文学创作》(24),钱荫榆的《一个时代的升腾飞扬与苍凉附落》等,它们也是用比较视角使研究客体鲜明可感的佳构。

另有采用不同空间下文学的影响比较法的。如:《冰心“爱的哲学”与泰戈泛爱论》(25),这是一篇较典型的采用了比较文学批评方法的现代女性文学论文。

有采用文化批评的,如《福建文化与冰心品格》(26),《张爱玲的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27)、《论萧红的文化心理和悲剧根源》(28),这些论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现代女作家及创作,无疑也是在找寻一把解开现代文学史大门的钥匙,特别是企图从文化内涵上认识现代女性文学的非凡意义,有开创性价值。

有尝试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如:《两性写作比较与女性在本文命运中的转变——从凌叔华的〈酒后〉到丁西林的〈酒后〉》(29),这篇文章由于批评视角的转移,不仅给出的论题是全新的,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发人深省、极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文章通过对女作家凌叔华的小说《酒后》和男作家丁西林的剧本《酒后》两个文本比较,发现女作家长于在文本中突出情绪和氛围,一开始就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而男性作家则削弱了情感浓度,增加了思辨和理性,刻意营造的是一种矛盾的气氛。第一,凌的小说,基调是偏于情感的,偏于对人物感情、心理的描述,并显示了文学重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蕴含;丁的剧本则偏于理性的分析,重于论辩。第二,在小说中妻子即女主人公采苕是叙事主体,在剧本中已被丈夫取代。第三,小说描写的是女性对异性的美的欣赏之情,表现女性自觉意识中的冲动与现实中的障碍;剧本则只是表现男女关系上的妒嫉之情及其冲突。男女作家在创作中体现的这些不同,实实在在地流露了性别差异。文章还通过列举王家伦、孟悦、赵园等解读《酒后》的三种结论,认为,文学批评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传统的女性批评、男性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在这三种批评看来,采苕这位女性形象可被看成三种化身:一是时代道德混乱的受害者,二是放荡不羁的淫妇,三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也许上述看法不无偏失,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将性别和女性意识用于文学批评,具有惊世骇俗的文化批判力量,一方面有益于现代文学史的完整,另一方面有助于女性角色的自醒。

五、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还出现一个新质,那就是研究主体大多情感很投入。 也许出于对传统的女人弱者论、性卑论等封建意识的反视,当人们敏感到现代文学格局中还有女性文学这一隅时,欣喜之情自然溢出言表,以致无论男女论者,对现代女性文学的审视都化入了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尊视和率真心态。特别是从整体论述现代女性文学的文章,譬如,《艰难的超越——从现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看妇女解放问题》(30)、《论二十年代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31)等文。前者从妇女解放的角度入手,强调了“五四”女性文学永恒的精神力量。文章指出,历史常以偶然的形式出现,而又深蕴着必然的历史内涵,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妇女形象仍有“五四”女性的影子。女作家通过文学创作,大力揭露了束缚女性意识发展的种种客观阻力,女作家的创作真正担负着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的任务。后者则通过总体审视20年代中国新文坛女作家群,探讨了她们的独特。显然,只有在对研究客体注入了充沛的挚情之后,才能滋生独到的体悟。可以说,陈宇之于林徽因的诗,陆文采之于萧红的寂寞、李毅萍之于凌叔华的婚姻等等,都呈现了研究主体强烈的情绪选择。

以上我们充分肯定了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特征,但不庸讳言,这一学科是在蹒跚中起步的,也存在明显不足。总的说来是视野较窄,方法较陈旧,争鸣气氛不够浓。具体表现在,第一,不但对现代女性文学文本的审美探求不够深入,很少有论者对其女性话语特征作细微分析,而且,也没有对现代女性文学作更深度的、总体的理论透析。第二,还没有大量出现有意识地动用新批评方法如原型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进行研究的,事实上,这些方法早已为现代文学研究运用娴熟,而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用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其实可谓得天独厚。第三,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目前来说依然处于浑沌无序的状态,尚未形成有益于推动这一学科发展的学术网络,重复研究多,观点雷同现象并不少见,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女性文学研究中较严重的缺陷。

当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天空在将来定是一片蔚蓝。因为“女人在某种意义上比男人更接近自然之声”(32),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显然也是更接近天籁的,因而成为一个言说不尽的宝库。

注释:

①本文所论仅限于大陆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论文。

②《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③《湘潭大学学报》1990、1991、1994年第1期。

④《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⑤《武陵学刊》1991年第3期。

⑥陆文采《辽宁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⑦姚玳玫《闯荡于古典与现代之间》《文艺研究》1992年第5期。

⑧田仲济《泰安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⑨陈文勇《南通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⑩康咏秋《湖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1)高松年等《海南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12)王家伦《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13)施蜇存《沈阳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4)铁峰等《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

(15)陈宇《福建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16)《灵魂的颤动——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心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7)万直纯《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18)林伟民《武陵学刊》,1991年第1期。

(19)张永泉《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20)曾冬水等《景德镇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21)《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

(22)唐仁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2期。

(23)陈宇《福建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24)张文荣《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25)康天泰《国外文学》1990年第2期。

(26)俞元桂《福州专学报》1991年第3期。

(27)潘学清《上海文化》1991年第2期。

(28)刘世楚《湖北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9)陈顺馨《上海文论》1991年第3期。

(30)单荣《呼兰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31)王喜绒《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32)M·艾琴·哈婷《月亮神话:女性的冲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

初稿写于1993年8月

标签:;  ;  ;  ;  ;  ;  ;  ;  ;  ;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20世纪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特征及其缺陷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