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于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杨丽英

迪庆州人民医院 杨丽英 674400

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5.4-2017.3)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256例非感染性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腹泻患儿所采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对照组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丸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疗效的差异,尤其是两组患儿炎性因子的差异。结果:无论在腹泻总有效率方面,还是两组腹泻患儿IL-6以及IL-7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对于非感染性小儿腹泻采取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法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见效快,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参苓白术丸;非感染性;炎性因子;腹泻改善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随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临床上小儿腹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依据小儿腹泻病因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将这一疾病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腹痛、腹胀、发热以及恶心呕吐、大便性状异常是其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往往由于其各项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免疫力较低等因素,非感染性腹泻一旦发病若不能及时救治,则极易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本文就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更进一步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5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男女患儿各有134例、122例。所有患儿均严格依据《儿童腹泻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008年)关于非感染性腹泻标准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患儿所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对照、观察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男、女各有68例、60例,病程2-10d,平均病程(4.5±0.5)d,年龄6个月-3岁,平均(1.5±0.4)岁;观察组患儿男、女各有62例、66例,病程2-9d,平均病程(4.2±0.6)d ,年龄5个月-3岁,平均(1.6±0.3)岁。所有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发热、腹泻以及恶心呕吐、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两组腹泻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护理等一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首先,于入院伊始,对每位非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常规的平衡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并令每位患儿口服益生菌颗粒进行辅助治疗。此外,应对每位患儿的饮食进行指导控制,不得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清淡流食为主。而后对对照、观察两组患儿分别给予单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丸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对照组:给予128例非感染性儿童腹泻患儿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为S20060010)进行口服治疗。其中,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儿以0.5g/次,2次/d为宜;大于6个月小于1岁患儿以1g/次,2次/d为宜;而对于不低于1岁腹泻患儿同样1g/次,但每日应服用3次。

观察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每位腹泻患儿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参苓白术丸(国药准字为Z11020611)进行口服治疗。其中,对于小于6个月的患儿以1g/次为宜,大于6个月小于1岁患儿以2g/次为宜,而不低于1岁腹泻患儿则以3g/次为宜,各年龄段均2次/d进行用药。3d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非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患儿IL-6、IL-7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产生数据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丸两种治疗方案对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效率差异

对照、观察两组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28%(113/128)、96.9%(124/128)二者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见表1.

表1.有效率差异[n(%)]

3.讨论

随着我国新生儿的不断增多,加之各类食品安全的频发,均使得我国小儿腹泻的发病率日益升高。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指因小儿自身消化系统尚处在发育阶段,自身机体无法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及胃酸进而使得小儿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消化,部分营养物质滞留在其小肠内,进而导致小儿肠道内大量细菌增生繁殖,最终诱发非感染性腹泻。较之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不仅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且严重者将出现脱水症状,若不能及时救治将对小儿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2]。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常用药物,是集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胞蜡样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四种菌素合成的活菌制剂。不仅具有显著的增强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而且能够提升患儿免疫系统功能,抵制细菌入侵繁殖,对于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尽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有效调节患儿肠道内的菌群分布,调剂体内的新陈代谢与消化吸收,但往往由于非感染性腹泻入侵菌种多,繁殖快等因素,单纯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治愈非感染性腹泻[2]。而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方面也有了新的发现,参苓白术丸作为由白术、党参、陈皮、莲子、山药、桔梗、蜜炙甘草、炒白扁豆以及炒薏苡仁、茯苓等多种药物炮制的棕色水丸,具有显著的渗湿止泻、强脾健胃、和胃醒脾以及祛散寒湿邪气的功效[3]。该药物同参苓白术丸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治愈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由上述结果可知,服用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观察组其临床总有效率达96.88%,远高于对照组的88.28%,同时,在IL-6及IL-7炎性因子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非感染性腹泻采用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药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忠敏,高越会,宋巍,等.参苓白术散健脾散合用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69-670.

[2]孙建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参苓白术丸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7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55-157.

[3]潘奇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64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1777-1778.

论文作者:杨丽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参苓白术丸配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用于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杨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