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论文_李建楠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论文_李建楠

天津辰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00400

摘要:随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进步,居民开始对电力有了非常高的要求,可是国家传统配电网水平不高,构架薄弱,配电自动化不能广泛使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无法适用在当前社会当中,为了更好的将我国工业用电、居民用电的要求满足,大部分电力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智能配电网当中,这样的智能配电网将电力系统的总体水平提高。所以文中将重点对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当中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配电网建设;应用

加强配电自动化措施可以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从而给社会电力市场行业的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做好基础性的保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的逐渐增长,智能配电网建设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1配电自动化技术

1.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简介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近些年来,在许多工业技术发达的地区通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紧密联合起来,对配电网进行全系统、全时段、全方位的监控、测量,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进行实时的上报和结果处理。在配电网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而且可以极大的缩减电力企业风险管控的人力成本,最终保障了居民用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1.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特点

1.2.1集成性特色

配电网技术的第二个特点便是集成性,它能够收集多个应用系统中与配电相关的信息以作参考,从而发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最大优势。如,它从生产系统中可以配电设备的一些相关参数;从负荷控制系统中亦可以收集到用电用户的一些相关信息。所以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还具有比较鲜明的集成性特点。

1.2.2智能性特色

在这个充满智能的时代,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亦具有一定的智能特色。如自愈配电技术,即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或故障的时候,自愈配电技术可以自行快速对其进行定位、诊断、隔离、修复,以恢复供电。

2智能电网的特点

2.1自愈

智能电网有着实时的安全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以及强大的预防控制能力,能够自动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并进行故障隔离,系统能够自我恢复,有效减少了由于停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2安全性

智能电网中包含信息网络的安全和电网物理构架的安全,根据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的防火墙,能够按照电网发展建设情况不断进行升级。在电网出现比较大型的故障时,也能够进行用户供电工作,不会出现以往大范围的停电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电力安全的运行的能力。

2.3协调性

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对电力系统的规范、标准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有效推广电力市场化。

2.4高效性

使用智能电网能够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的损耗,提高电力能源使用效率。

2.5兼容性

智能电网能够容纳分布式、集中式等许多不同类型的电源,满足用户在用电方面的需求。使用智能电网,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建设、运行以及维护的成本,大大节约了资源。

3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3.1智能电网总体结构设计缺乏严谨性

智能电网设计缺少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对电网建设的规划调整,进行智能电网设计当中并未全面系统的进行电力分析,造成部分智能电网设计不严谨,实用性不够,从而带给电力负载运行转供带来误差,将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大幅度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分布不够均衡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智能配电网分布并不非常均衡,对电网事业的总体发展不是非常有利,同时分散不均衡的智能配电网直接造成了光纤覆盖率不均。

3.3自动化配电技术发展不完善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先进水平,特别是研发自动配电装置中尚未具备自主独立的技术基础,导致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无法对电力大小的调配进行及时精准的控制,从而导致智能电网运行共组的不稳定。

4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对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

通信网络给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往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重点利用传统的通信方法,使用流程中经常出现多个终端信息和数据不能交换以及通信带宽窄的问题,给智能配电网建设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将传统通信方法的不足弥补,建立数据和信息传输网络,保证每一个时刻信息数据可以及时进行传输转换,给智能配电网建设带来一定的技术支持。 4.2IDS系统的发展应用

IDS系统是现今我国研发的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对普通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讲,IDS系统中,能够将其分为主站、子站以及FTU单元的多级网络控制结构。根据配电自动化自身的特点,在每一个结点都使用配网的智能终端单元来监测与收集数据,在配网终端单元间使用光纤进行通信连接,配网终端单元一起形成了单环网,能够和子站相互连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子站可以使用现场的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的子站终端来充当,它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操控、管理与查询的工作,通讯接口能够依靠光纤,连接到主站的计算机,对整体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IPDS系统现今被广泛的使用在建筑行业、冶金行业、石油和矿山的开采工作、轨道交通等方面。

4.3对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

利用配电网快速仿真模拟技术可以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性提升。这个技术数据计算能力非常强,能够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风险预测,同时根据对应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建议,同时这样的技术具备聚合分析、应急分析以及潮流计算的功能,保证建设智能配电网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有关技术人员需要按照配电网发展情况研究此项技术,从而更好的将智能配电网要求满足。

4.4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

高级配电运行自动化系统当中,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发挥了无比关键的作用。这样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对系统的监测控制目标,利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可以实现采集处理传输数据的目标。和其他相似的技术来比较,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拥有非常多的优势。第一,该技术支持分布式智能广域测控。第二,此技术可以进行在线检测,能够及时将配电网运行过程的故障记录。第三,这样的技术具备网络管理的功效,能够实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够将网络访问权限进行约束。

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全面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升了电网运行和指挥效率,但由于配电网规模太大,设备及线路状况大多还不具备实现全面自动化的水平,在建设中,我们要紧扣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应用需求,高标准建设好配电网自动化主站和通信通道,结合当地电网实际逐步完善配电网设备和终端建设,最终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阳涛.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鲁文,杜红卫,丁恰,涂孟夫,李卫星,嵇文路.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设计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3:1-6+88.

[3]宁焦阳,刘宏,胡慧.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科技展望,2017,06:85.

论文作者:李建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论文_李建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