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垃圾: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论文,景区论文,为例论文,不容忽视论文,风景名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旅游垃圾是旅游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和谐的音符,恰如冰山一角,已然浮出海面。近年来,由于旅游需求的过度膨胀,旅游垃圾已给景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带来严重破坏,也干扰了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环境,造成物种消失和生态功能的严重退化,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及各类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在Google搜索引擎中输入“旅游垃圾”以及“Tourism Waste”关键词,可以搜索到有关旅游垃圾的中文报道335000条,英文报道14800000条。因此,旅游垃圾已成为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及旅游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但是,旅游垃圾问题至今尚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目前对于旅游垃圾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其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类文献中[1-5],且研究多停留于对景区旅游垃圾状况的定性描述以及治理垃圾的对策性分析层次[6-7];②国内外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旅游垃圾分类体系;③旅游垃圾在旅游景区内的分异规律,游客旅游行为与旅游垃圾的类型、数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④虽然已有部分学者提出旅游垃圾的治理措施,但目前仍缺少一种标准的指标体系对旅游垃圾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这恰恰是治理旅游垃圾问题的基础性工作。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其由于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人文景观逐渐为世人所熟知。近年来,游客量的骤增导致旅游垃圾已成为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为例,在分析旅游垃圾概念、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旅游垃圾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二、旅游垃圾的概念及特征
旅游垃圾的概念及特点是旅游垃圾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一)旅游垃圾概念
什么是旅游垃圾?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人们观念中对旅游垃圾的常识性判断界定,预设大家对旅游垃圾形成的基本认识而直接进入相关观点的阐述,回避了对旅游垃圾的理性分析;另一类是通过列示旅游垃圾的特征,采用描述性定义概念的方法,以具有相应特征的垃圾即为旅游垃圾;这些有关“旅游垃圾”概念的描述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化、丰富对旅游垃圾的探索与认识。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旅游垃圾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旅游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属物质的总称。显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旅游垃圾。
从旅游垃圾的来源来看,旅游垃圾是“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带有旅游或体现旅游活动特点的垃圾,这正是旅游垃圾与其他垃圾相区别之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旅游者的游览活动、旅游开发、旅游管理等,不同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垃圾都有其独有的类型、数量以及分布规律。
从旅游垃圾的属性来看,旅游垃圾是“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属物质的总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旅游物质垃圾以及旅游文化垃圾。旅游物质垃圾是与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关的实体性垃圾,包括游客产生的垃圾、景区(点)食宿企业和娱乐设施产生的垃圾以及旅游开发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各类废弃物。旅游文化垃圾是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活动带给旅游目的地的消极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般理论意义上旅游垃圾则是指旅游物质垃圾。本文对于旅游垃圾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实体性的旅游物质垃圾。
(二)旅游垃圾的特征
垃圾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却是目标之外的附属物质。垃圾的类型和形态多种多样,其危害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也是垃圾处理的难点所在[8]。但同时垃圾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旅游垃圾作为垃圾的一个种类,自然具有这样的共性,但也蕴藏着自己特有的性质及特点。
1.成分复杂,无机物比例相对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垃圾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既包括旅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各种生活性垃圾、建筑垃圾等,还包括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虽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消费不会超脱于日常消费,但从消费的导向和结构来看,旅游者的消费多追求精神内容[9],对于物质消费多追求一定的便利性。因此,旅游垃圾的组成以无机物成分(各种塑料制品、玻璃等)为主,可回收物质的成分如塑料、玻璃、金属等比例相对较大。
2.季节性和空间性分布明显
旅游者多利用周末公休日、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等一些相对完整的自由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加之许多季节性的气候因素,决定了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旺季必然导致过度的旅游消费,从而增加旅游垃圾的产量,几乎每年都有垃圾成患的现象出现;旅游淡季,旅游垃圾的产量则相对减少。
此外,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不同阶段、地点会因心理和身体状况等原因产生不同的消费欲望,从而导致旅游垃圾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而且旅游垃圾也会因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景点冷热程度的不同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3.潜在的危险性相对较大
旅游垃圾除了被收集处理的部分以外,还有一定数量分布于生态非常敏感的自然环境,或是对旅游垃圾非常敏感的人文景观处。这部分垃圾收集难度较大,而且其中难以分解的无机物所占比例较大,对环境存在严重的威胁。
三、旅游垃圾研究的重点问题
旅游垃圾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旅游垃圾科学的处理方式,实现其最大限度的无害化处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在探讨旅游垃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垃圾产生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原因,构建旅游垃圾的分类体系,并建立旅游垃圾管理的评价体系,有效测度当前旅游垃圾管理状况,对管理措施进行多方位探索。
(一)旅游垃圾产生的根源
旅游垃圾的产生有着相当复杂的根源,是目前旅游垃圾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对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的实地调查,认为旅游垃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游客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旅游垃圾的产生有其自然方面的原因。由于游客量的增加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旅游垃圾成为威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图1所示,从最近7年游客量统计不难看出,雨崩景区的游客人数已经呈现了指数化增长趋势。若仍按现在的发展模式,在雨崩景区的游客量更大幅度的增长之后,其旅游垃圾产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一现象揭示出了旅游垃圾产生的自然原因。
图1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数量统计
2.人类中心论生态伦理观
目前,社会的各个层面还广泛存在着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人们在广泛摄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忽视了人对于自然所应承担的责任,这是旅游垃圾产生的本质原因。旅游业在发展初期,旅游者与经营者往往侧重对旅游需求的满足,导致旅游垃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严重。缓解这一趋势的关键是改变人类中心论伦理观,树立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把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价值参考系定位于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使其保持生态的道德代理人和调控者,以旅游活动主体的利益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善的伦理尺度,管理和调控自然。
旅游垃圾的产生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其管理措施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进。
(二)旅游垃圾的分类体系
旅游垃圾分类是为了后续处理的方便,是其整个管理过程的开端。正确的旅游垃圾分类源自于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虽然目前还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但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随着生态伦理观的进步,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会从环境的角度反思其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增强自己对环境的责任感,进而会理性地思考并实行旅游垃圾分类。笔者认为旅游垃圾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1.按旅游垃圾的来源
由于来源的不同,旅游垃圾的类型、成分以及分布规律会有显著差异(见表1)。为有效地对垃圾进行收集、运输及处理,应首先区分旅游垃圾的来源。按此种方式进行划分,旅游垃圾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伴随各种旅游开发建设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金属碎屑、玻璃碎屑、木屑、废塑料类、陶瓷矿渣、粉煤灰等建筑垃圾;②伴随景区内旅游饭店、酒店、厕所等旅游专门设施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商业性垃圾;③伴随景区内交通运输活动排出的各种物质、废弃车辆船舶等交通垃圾;④伴随旅游业的政府管理而产生的旅游行政办公垃圾;⑤伴随景区日常维护活动而产生的养护垃圾(道路保洁垃圾、杀虫剂容器);⑥景区内社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⑦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游客垃圾等。通过对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的实地采样,结果显示如下(表2)。
2.按旅游垃圾的化学成分
按旅游垃圾的化学成分划分,可以有效地选择旅游垃圾的处理方式,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此方式,可以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有机垃圾是由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组成,主要有纸类(报纸、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面巾纸、包装纸)、木材、织物、塑料(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鱼肉骨头、蛋壳)、树叶杂草、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无机垃圾主要是由不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无机物组成,包括金属(铝制品、铁制品)、碎砖、石块、灰土、炉渣、玻璃(啤酒瓶)、陶瓷、废旧电器、其他(烟头、口香糖、胶卷盒、冷饮盒、快餐饭盒、火腿肠外皮)。
3.按旅游垃圾的二次利用性
按照旅游垃圾的二次利用性,可将旅游垃圾划分为可回收旅游垃圾和不可回收旅游垃圾。可回收旅游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物质。主要包括:①纸类。如报纸杂志、各种包装纸、纸盒、广告纸片等;②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③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各种类别的金属物品;④玻璃。有色或无色的玻璃制品。不可回收旅游垃圾又分为厨房废弃的蔬果、菜肴、鱼内脏等食品类废物、树叶杂草、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有机生物旅游垃圾;电子垃圾(废旧电池、废家电)、荧光灯管、杀虫剂容器等有毒有害旅游垃圾;建筑垃圾、卫生间废纸等。
按照旅游垃圾的二次利用性进行分类是对旅游垃圾进行分类最初采用的形式,也是易于采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对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的主要旅游通道及景区进行实地采样,选取旅游通道的10m为一个样本点,雨崩村则选取其主要的旅游接待点为一样本点。其成分主要如下(表3):
(三)旅游垃圾的分异规律
旅游垃圾分异规律是旅游景区(点)垃圾因地制宜和因类处理的依据之一。针对不同的分异规律,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既可以节约旅游垃圾管理成本,又可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旅游垃圾分异规律的研究应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是旅游垃圾动态分异规律,即时间分异规律的研究;一方面是旅游垃圾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1.旅游垃圾动态分异规律
旅游垃圾时间分异规律是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点)内的旅游垃圾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分布情况。首先,旅游垃圾的总量会因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此外,旅游垃圾的构成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即旅游垃圾组分在旅游垃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会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旅游垃圾时间分异规律的研究方法多采用数据累计统计的方法,研究时间以年为单位,至少3年,设立专门的统计小组,对每次运输出旅游景区(点)的垃圾进行称重,最后,将3年以上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旅游垃圾的时间分异规律。
2.旅游垃圾空间分异规律
旅游垃圾的空间分异规律主要是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点)内的旅游垃圾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首先,旅游垃圾总量分布呈一定的空间规律。此外,旅游垃圾的构成也呈一定的空间规律。景区内不同地段,旅游垃圾成分不同,旅游垃圾收集设施的布置也会不同。
旅游垃圾空间分异规律的研究方法应采用样本取点的方法,对不同地段的旅游垃圾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旅游活动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旅游垃圾管理措施。通过对雨崩景区的采样发现,旅游通道内的垃圾纵向幅度一般在11-13m范围内。垃圾也因区域环境的不同而呈一定的分布规律(如图2)。
图2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旅游垃圾地域分布规律
(四)旅游垃圾管理的评价体系
1.旅游垃圾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旅游垃圾的生态足迹分3部分:垃圾堆放、运输和循环使用。
计算旅游垃圾堆放的生态足迹要根据旅游垃圾的成分分别计算。各种参数可查询IPCC相关指导手册。旅游垃圾生态足迹的第二部分为旅游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旅游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路程各个景区不一。垃圾车通常使用柴油,根据垃圾车的载重量即可算出运输每吨垃圾所产生的
CO[,2]量。旅游垃圾生态足迹的第三部分是回收垃圾的运输,计算原理同上。
2.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雨崩景区旅游垃圾堆放的生态足迹计算
对于旅游垃圾生态足迹的计算,本文仅做方法上的尝试性研究。由于目前雨崩景区的旅游垃圾仍处于自然分布状态(1年收集1次),其生态足迹主要为旅游垃圾堆放产生,所以本研究侧重于计算该景区旅游垃圾堆放的生态足迹。为方便计算,将景区内旅游垃圾的构成物划分为废纸及废纺织品、公园垃圾(金属、玻璃、塑料、电池、橡胶)、厨余(厨余、灰渣)、木制品(木材)等四大类。
由于各样本点均是以单区域面积进行选取的,因此这些点内旅游垃圾的直接占地面积均取120,即0.012
。旅游垃圾的间接占地面积采用以下公式,具体结果如表4:
表4 样本点旅游垃圾堆放的生态足迹
样本 生态足迹/gha样本 生态足迹/gha
A-01 0.034 335 85 C-01 0.034 820 56
A-02 0.034 366 66 C-02 0.034 831 87
A-03 0.034 408 91 C-03 0.034 833 17
A-04 0.034 390 29 C-04 0.034 815 08
A-05 0.034 378 30 C-05 0.035 120 98
B-01 0.034 363 13 D-01 0.034 338 22
B-02 0.034 331 45 D-02 0.034 326 22
B-03 0.034 323 1 D-03 0.034 266 7
B-04 0.034 386 93 D-04 0.034 259 44
B-05 0.034 365 74 D-05 0.034 470 66
如表所示,各地点在旅游垃圾平均排放量大约为4.33kg的情况下,平均生态足迹大约为0.0344gha,即要吸纳4.33kg的旅游垃圾,需要0.034 4的全球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数值偏大的主要原因是雨崩景区的旅游垃圾大多散于地面,没有专门的旅游垃圾收集设施,从而使得各地点旅游垃圾的直接土地占用面积(或占用的耕地面积)很大。因此,雨崩景区减少旅游垃圾生态足迹的重要方法就是将旅游垃圾进行有效的收集。这也正是引入生态足迹评价旅游垃圾管理有效程度的意义所在。
四、结语
旅游垃圾作为旅游过程中一种不和谐的音符,从来都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过。旅游垃圾的治理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从近年来的研究看,旅游垃圾一直处于旅游研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或许部分学者认为旅游垃圾没有理论研究的意义,但都不能否认旅游垃圾研究是一件非常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作。旅游垃圾产生于旅游,如何把握它的分布规律,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这都是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笔者坚持认为旅游垃圾问题理所应当成为旅游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标签:旅游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