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空间的狂欢——巴赫金狂欢化诗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化研究

赛博空间的狂欢——巴赫金狂欢化诗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化研究

袁瑾[1]2004年在《赛博空间的狂欢》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同时扮演着传播文艺并使其获得新生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世纪60年代巴赫金创立的狂欢化诗学与赛博空间特有的文本模态和文化特征有许多奇妙的契合之处。本文主要关注网络文化中普遍具有的“对话”性质,以及由这种大型的开放式对话所带来的文本狂欢化倾向对当下文艺发展造成的影响。通过从体裁到内容再到精神实质的层层解读,利用“对话”、杂语,民间诙谐文化等狂欢理论范畴来揭示网络时代的文艺现象,挖掘网络文本狂欢化的深层文化意蕴,以此揭示其对传统文本的颠覆作用和狂欢精神具有的自我更替与创新力量,这些对未来文艺走向和文本模式的嬗变都具有重大的预示和前瞻价值。

文蕾[2]2014年在《狂欢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神曲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狂欢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节日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伴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之类似的群体性活动和文化形态也开始在这个新的虚拟文化空间不断涌现。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互动性、共享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与狂欢文化中的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等特质相契合。网络神曲文化现象所体现出来的自由与颠覆、去中心化和消解权威的特质正是网络狂欢文化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从狂欢理论的视角出发,选取近几年来一些较典型的网络神曲作品,从作品创作、作品传播和受众反应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神曲现象具有一种狂欢特质。本研究认为,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和匿名性为网络神曲的狂欢提供了游戏的广场,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削平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诞生于狂欢广场上的具有独立个性特征的网络神曲成为歌者们宣布主权、表达个性的秀场。然而,在后现代主义和商业力量的多重冲击下,具有狂欢特质的网络神曲也难逃商业收编的厄运,并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低俗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赛博空间的狂欢[D]. 袁瑾. 武汉大学. 2004

[2]. 狂欢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神曲传播研究[D]. 文蕾. 苏州大学. 2014

标签:;  ;  ;  

赛博空间的狂欢——巴赫金狂欢化诗学视野下的网络文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