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输液泵控制下腰大池引流护理论文_沈霞

电子输液泵控制下腰大池引流护理论文_沈霞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南通 226002)

【摘要】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引流在神经外科临床的作用,总结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术前对3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协助医生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术后妥善设置,观察,记录,完成整体护理过程。结果:30例包括急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颅内血肿及清除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患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后经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 腰大池穿刺引流; 电子输液泵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299-02

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1]。现将我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将LCFD应用于3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30例神经外科患者在床边行LCFD,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分布23~75岁,急性重型或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出血破入脑室7例,颅内感染6例,颅内肿瘤术后2例,外伤性CSF耳鼻漏2例,平均引流时间为10~15d。

1.2 方法

护士协助医生操作,患者取侧卧位,使脊椎弯成弓状,椎间隙增大到最大程度,于L4-5或L3-4椎间隙处严格消毒后局部麻醉,用带倾斜头向的14号规格Tuohy针穿刺,将针推入到蛛网膜下腔内,见CSF流出后,将硬膜外管置入蛛网膜下腔间隙内约6~8cm,边推进硬膜外管边拔出穿刺针,以CSF呈流通状态、将硬膜外导管皮肤出口处用固定舌片固定,硬膜外导管粘贴于患者一侧腋中线,末端接病人连接管路组件后与引流袋再连接,组成封闭的引流系统,妥善固定的引流袋悬吊于床旁或固定于Becker EDMS面板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LCFD的整体护理程序,根据颅内压用电子输液泵将流速控制在10~15ml/h,脑脊液引出量在100~350ml/d,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LCFD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该项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并阐明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稳定患者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操作。

2.1.2术前用药 遵医嘱;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术中备用。

2.2 术中护理

2.2.1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患者脑疝形成,应立即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2.2.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叮嘱患者切勿乱动;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固定体位;行LCFD时动作轻柔熟练;CSF释放速度应缓慢。

2.3 术后护理

2.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取平卧或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便于CSF引流。叮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预防肺部感染;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智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先兆,及时报告医生。

2.3.2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感染;(2)引流不畅;(3)再出血;(4)脑疝形成,与颅内压降低过快有关;5电解质紊乱。基于上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

2.3.3电子输液泵的应用与护理 腰大池引流技术的应用要求颅内压的降低应平稳而缓慢均衡,引流过程中颅内压不能有明显波动;同时应用电子输液泵控制引流速度。

临床上应用电子输液泵主要是利用输液泵在药物输入时对液体总量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方面的精确性,达到恒速和定时的目的。在LCFD中控制引流速度一直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临床多数是以调整引流装置的基准高度或者三通控制阀来控制滴速,利用电子输液泵精确控制腰大池引流CSF的速度。

电子输液泵的应用既避免了患者颅内压变化而需要随时调整引流管高度,也可以精确控制引流量。

2.3.4引流管、袋的护理 将EDM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低于椎管水平面,低于预防性平面10cm左右。

2.3.5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产生CSF约500ml,应根据病情严格应用电子输液泵控制流速,一般10~15ml/h,控制引流量150~300ml/d,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2.3.6严防感染 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外界相通的,因此应采取护理措施预防颅内感染。

2.3.7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同时辅以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生活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严禁用力排便,以防再出血。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口腔护理一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或鼻饲:鼓励患者进食,要及时为患者补充所需营养。

3.结果

经过专业的精心护理,行LCFD的30例神经外科患者,均能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痛苦减轻,无误拔管的发生,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或脑疝等并发症。

4.讨论

腰大池穿刺引流术搭配电子输液泵的应用在接近生理压力的前提下持续外引流,可在短时间内缓慢均衡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另外,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2]。护理中熟练掌握腰大池穿刺引流的护理方法和操作流程,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共同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君,彭林,黄传平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1):41-42.

[2]黄琦,蒋晓星.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的临床应用及现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12):571-573.

论文作者:沈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电子输液泵控制下腰大池引流护理论文_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