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总结论文_张伟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总结论文_张伟雄

艾合麦提乌麦尔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 8430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炎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道损伤治疗患者15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效果而言,胆囊炎切除术对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预防与治疗

前言

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越来越得到患者的信赖,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并发肠粘粘梗阻和胆管损伤等。而为了更好的降低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道损伤治疗患者15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0.4±5.2)岁;观察组男48例,女37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2.5±5.0)岁。按照临床手术要求,岁患者进行临床诊断、B超确诊,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比较上均无明显变化(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粗采用常规的胆道损伤修复手术,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右肋下缘进行入腹手术,切口呈弧形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胆管残端肝内胆管造影,并进行胆管汇合处暴露,剖开肝总管,并对其实施肝管空肠检查与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胆道损伤培训,了解胆道损伤的基本情况,如病理原因,康复指导以及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机制。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胆道损伤的原因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150例患者出现胆道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胆总管黏连21例,胆囊损伤29例,胆囊管结石嵌顿19例,胆囊挫伤31例,但管损伤36例,术后技术原因导致损伤14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较为明显,手术时间:对照组(85.43±12.12)(min),观察组(45.65±10.33)(min);住院时间:对照组(7.2±1.6)(d),观察组(2.8±1.4)(d),如上述资料可知,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胆道损伤较为常见的临床技术,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临床医学的广泛关注。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胆囊切除术在国外临床治疗过程中,引发胆道损伤的几率大概在(0.1~0.5)%之间,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概率更是高达10%左右。根据上述资料显示,要想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生率,就必须提高术者的弹道外科知识、技术与素质,并做好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进而才能有效的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3.1 加强术者弹道外科素质的培养

我国胆道损伤治疗技术自引进以来,就得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胆囊切除术又是常见的腹部外科高危手术之一。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术者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心理素质是不能有效把握的。因此医院必须做到:术者须有10以上胆道治疗临床经验,手术时并配合以成熟的弹道外科医师。这样既可加强胆道系统解剖、变异和对各种病理的了解与掌握,还能锻炼医师之间的合作意识,进而有效的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病机制。

3.2 加强对镜下胆道损伤的基本认识

通常情况下,胆道损伤修复术的选择常常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结合胆道损伤中胆管、内支撑和对胆管减压引流三要素,仔细检查胆囊和胆总管损伤程度。在发现损伤情况后,必须结合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手术选择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局患者的基本情绪对其进行稳定,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还应加强术者对胆道的二维结构认识,杜绝远距离操作现象,对Calot三角要进行精细的解剖,还应避免术者手术过程中的触觉丧失现象。

3.3 术后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正确处理

通常情况下,胆道损伤常常发生在胆囊结石嵌顿、出血和Calot三角瘢痕黏连以及胆道解剖变异等状况下;其中胆囊结石嵌顿和Calot三角瘢痕黏连两种较易发生。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必须对胆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用脐静脉、胆囊和带血管蒂的胃浆肌瓣或空肠片进行修复并加以一定的内支撑,进而避免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刘天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14,(3):414-415.

[2]谢林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60-260.

[3]胡海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原因和处理[J].交通医学,2008,22(6):682,684.

[4]张官林,段利军,张胜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57,159.

[5]汪奇,孙诚谊,潘耀振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5):361-363.

论文作者:张伟雄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方法与治疗方法总结论文_张伟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