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措施研究论文_唐志兵

唐志兵

湖南省耒阳市水利局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为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进行农业生产工作中,做好节水灌溉工作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先对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节水灌溉;发展方向;措施研究;

1引言

就目前国内的农业灌溉工作而言,水资源利用系数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再加之我国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极大的阻碍了农业发展进程。因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升农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

2概述

2.1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首先,水利设施相对落后、陈旧。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导致了其灌溉功能严重丧失,并且在洪水来临之际也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洪蓄水功能。其次,灌溉渠道不够畅通,对于农田灌溉渠道不能进行合理的利用。这不仅会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流失,同时也不利于灌溉效益的提升。农村大部分的灌溉渠道是土质的,同时开挖随意性相对较大,一旦受到雨水侵蚀以及灌溉用水的冲刷,将导致土质渠道受到严重的破坏。由于不注重灌溉渠道的管理与修整,土质渠道存在着严重的淤积问题,进而影响到灌溉工作的效率。此外,对于灌溉设备管理工作的投入较少,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着产权归属不明确的问题,因而管理与维护不能跟上。现阶段,干旱缺水问题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根据用水量方面的统计,全国范围内干早缺水量达到了35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方面的缺水量达到了300亿立方米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受旱区域,并且面积多达2000万hm2。在全国范围内,有600多个城市存在着严重的缺水危机。就目前国内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而言,灌溉用水约占到总用水量的43%左右,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却低到1.0kg上下,这一数据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

2.2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其一,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相应节水技术以及节水措施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期间对于空气、水分以及土壤的要求,进而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其次,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与劳动力,通过做好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工作,再加上高质量的喷灌、微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渠道清淤工作,同时在灌溉所需劳动力、劳动强度方面也有大幅的降低。节水灌溉还能降低耕地的占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的成本。其三,节水灌溉还能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有效提升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系数。

3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

3.1 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灌技术

随着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是,就目前国内的节水灌溉工程而言,喷灌、微灌技术的推广却受到了资金、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并且技术应用现状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发达的国家所用的外喷、微灌技术,具有低压性、节能性等优势,并且注重多目标利用,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标准化、系列化的管理。尤其是地下滴灌技术,能够使灌溉水资源通过毛管上安装的灌水器将水缓慢的渗入到周围的土壤中,之后再通过助毛细管作用进行根系扩散。这一过程中,几乎不存在水分的蒸发。未来,喷灌、微灌技术就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节水灌溉还能提高农作物增产效果。特别是在西部干旱地区,通过推广喷灌、微灌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干旱问题。其中,下图1为喷滴系统示意图。

图1 喷滴系统示意图

3.2节水灌溉新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对于节水灌溉新型技术而言,主要是指精细灌溉技术以及一些生物技术,通过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升灌溉工作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比如在精细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及地面信息系统(GIS)等,这些技术与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产业化生产的效果。在进行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高尖端灌溉装备与技术作为支撑,并且要对当地土壤特性和田间农作物的含水率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活习性设定不同的浇灌水量,进而可以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下图2为节水灌溉系统结构图。

图2 节水灌溉系统结构图

3.3 改进地面灌溉方式,提高土地平整度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广阔,灌溉土地基数较大,因而灌溉工作所需水量也比较大。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差异,并且地势、土壤条件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而,要解决好土地不平整给灌溉工作带来的影响。这一过程中,可以应用激光控制平底技术,同时还要注重水平畦田灌溉技术以及土壤自动检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农田灌溉的精细化程度。

3.4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还要注重农业节水抗旱能力的改善,积极改善农田经营规模,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增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节水高效种植结构的调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当地的土地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可以降低膨胀型的用水需求问题。此外,还要做好自然降水的利用,避免无效益浪费型用水问题的出现。

4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4.1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通过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能够提升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对于相关管理部门而言,要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并且要根据当地灌溉状况设立专门的技术管理团队。其次,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与检修。这样一来,才能实现节水灌溉工程使用质量与效率的最大化。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责任制,出现问题要依法进行追究。

4.2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质量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政府部门要注重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同时,还要加大自然降水的利用质量与效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施工建设之前,要做好考察与研究工作,并且要结合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做好工程建设的论证工作,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是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将水资源的利用效果。此外,政府与水利部门要主导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做好雨水集中、储蓄工程的建设,不管优化作物结构。

4.3 建立节水灌溉体系,设立专项资金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还要从长远、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各地区要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灌溉体系,拓宽节水资金的来源渠道。这一过程中,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利用水资源的总数以及相应的降水量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制定相应的节水目标与考核机制,提升节水灌溉的总体质量。此外,对于节水资金来源而言,可以从政府补助、集体出资以及企业资助、农民筹资等方面下功夫,政府要设立节水工程的专项资金,进行节水设备的购置补助。

5结束语

节水灌溉主要指通过微灌、喷灌等技术的应用,降低灌溉工作的用水量,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因而,未来要着重做好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注重节水设备的应用,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节水灌溉体系,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彦美,陈丽,沙玉峰.浅谈节水灌溉在农业发展中的必要性[J].才智,2011(25):45-46.

[2]牟玉娟.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农业科学,2014(01):24-26.

[3]左振.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59-60.

论文作者:唐志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措施研究论文_唐志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