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风险感知与巨灾保险需求关系研究_地震论文

政府行为、风险感知与巨灾保险需求的关联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联性论文,需求论文,风险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9-08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巨灾保险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中也明确指出:“增强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明显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保险业通过实行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在损失事件发生后迅速对被保险人进行补偿,帮助受灾单位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或生活秩序。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数据统计,全球保险业对自然灾害的赔付平均占到经济总损失的20%~40%[1],已经成为灾害补偿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历次灾害过后,我国保险业却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008年的南方雪灾与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保险业的赔偿占比均不到1%,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赔付的主要原因是灾前的保险需求不足造成的[1]。巨灾风险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于巨灾保险需求行为有别于一般保险。人们更偏好于对发生概率较高的一般风险进行投保,对于巨灾风险往往采取回避态度[2]。在巨灾保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诸如个人收入、房屋抗震能力和灾害经历等经济因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主要因素[3]。本研究证实了这些因素对于我国巨灾保险需求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是我国现实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这些因素进行改善,因此这些因素也就难以成为扩大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有效切入点。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找到并描绘对于我国巨灾保险需求起到重要作用的非经济因素,如政府救灾与风险感知。之所以选择政府救助和风险感知作为研究对象,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行为可能具有“慈善危害”(Charity Hazard),即个人对于政府过分依赖,这从一定意义上会挤出个人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不利于巨灾保险的发展[3-4]。众所周知,政府在我国巨灾防灾减灾中起着主导作用,2008年国家财政救灾支出占当年总财政支出的0.767%。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机制与“增强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这一理念是否相互矛盾呢?改变政府防灾减灾的行为方式是否能够促进个人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呢?本文试图通过微观调研数据分析防灾减灾中的政府行为与巨灾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风险感知是导致个人做出投保决策的根本因素[5]。美国洪水保险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个人对于“小概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高[4]。处于高风险区域的居民往往有较高的保险需求,而低风险区域的居民对巨灾保险表现得较为冷淡[6],这也间接地说明风险感知会影响巨灾保险需求。Botzen et al.[7](2012)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也证实了洪水保险的购买意愿与人们对于洪水风险的感知呈正相关关系的假设。第三,防灾减灾中的政府行为与个人风险感知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能够作为我国扩大保险需求的重要抓手。我国政府的自主性较强,对于自身行为的改变较为灵活。同时,改变个人风险感知的渠道较多,合理的宣传方式能够明显提高个人的风险感知水平[8]。因此对于这两个因素的研究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武汉大学2013年9月~10月对云南省楚雄州进行的“农村居民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微观调查数据,以农户对于地震保险的投保意愿与支付意愿作为巨灾保险需求的代理变量,检验防灾减灾中政府行为与农户地震风险感知对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并分析了两者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交互效应。下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现有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调查的设计方案、变量的选取与估计方程的构建;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巨灾风险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于巨灾保险需求行为有别于一般保险。Slovic et al.(1977)认为,人们往往倾向对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进行投保,而对诸如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9]。Dixon et al.(2006)通过对美国洪水保险计划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洪水风险区域外,保险渗透率仅为1%[10]。

      政府行为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确实存在实质性的影响。Browne and Hoyt(2000)是引用率较高的使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美国洪水保险影响因素的文章,他们的研究结果说明,美国的洪水保险需求情况严重不足,其中主要的原因有:(1)个人对于洪水保险的需求情况与个人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这导致收入偏低的个体不会将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2)保险价格与需求负相关,如果政府能够对保费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那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总体需求水平;(3)个人灾害损失经历会影响保险需求,如果近期经历过洪水损失,那么对于保险的需求会相应提高[11]。Pynn and Ljung(1999)通过实地调研,探究了个人对于洪水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他们一共获取了个人不购买洪水保险的18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政府修筑的防洪工程会使我免于受洪水侵袭;国家气象局预计今后不会发生洪水[4]。Athavale and Avila(2011)是少有研究地震保险需求的文章,他们认为地震保险需求对于收入和价格几乎不具有弹性(inelastic),房屋拥有者购买地震保险主要是出于风险的考虑,缺乏投保意识的人群往往认为政府能够在灾后代替保险发挥经济补偿功能[13]。Landry and Jahan-Parvar(2011)通过对美国国家洪水计划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面临的侵蚀风险(Erosion Risk)与洪水保险的需求正相关,政府修筑的防洪工程不会挤出保险需求,而且高风险地区(V-zone)的保险覆盖率普遍高于低风险地区(B/C/X-zones)[14]。

      行为金融学已经认识到了风险感知会对风险决策产生影响[15],而这一观点最终促使这前景理论得以发展并占据了行为金融学的主导地位。由于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难以涉及个体的诸如风险感知等主观因素,而且无法应用于不存在巨灾保险的地区,因此许多学者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研究巨灾保险需求,其中的需求往往采用支付意愿(WTP,Wiliness-to-Pay)和投保意愿(WTI,Willingness-to-Insure)来衡量。Botzen and Bergh(2012)是所有关于巨灾保险需求问卷调查研究中较为完善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支付卡片方法(Payment Card)测度了荷兰洪水区居民对于洪水保险的支付意愿,发现当地居民对于洪水保险的平均支付意愿高于精算保费,其中受访者的洪水风险感知、风险厌恶程度以及居住房屋的风险等级对于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影响[16]。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巨灾保险制度及相应的产品,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研究大都停留在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客观因素的研究方面,想要对政府行为与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作深入研究,只能采用微观调查或者实验的方法。Wang et al.(2012)采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探寻了我国巨灾保险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发现个人的风险感知、保险经验以及对政府和保险的信任度是影响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17]。

      上述文献基本都是对于国外巨灾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探讨。国外的巨灾保险有着较长的历史,因此大部分文献都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较难将个体的主观感受纳入分析框架。我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巨灾保险,因此为了探寻影响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是必然的。结合我国实情,本文重点关注改变空间较大的政府防灾减灾行为和个体的风险感知对于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可能的贡献可以归结如下:其一,在国内首次采用实地微观调查的方法测度了典型地区农户对于地震保险的投保意愿(WTI,Willingness-to-Insure)和支付意愿(WTP,Willingness-to-Pay),并以WTI与WTP作为地震保险需求的代理变量。其二,本文以政府行为与个人风险感知为视角,重点分析了两种因素对于地震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检验了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对于保险需求的交互效应。其三,对于政府的防灾减灾行为的分析,本文从“预防”和“救助”两个角度进行衡量;对于风险感知则采用“感觉”(Awareness)、“影响”(Affect)和“可能性”(Likelihood)三个指标进行测度。其四,本研究通过预调查设计了一套适合于农户的问答方式,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并结合调查数据,运用概率方程和数量方程分别对WTI与WT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

      (二)研究假说

      1.政府行为与巨灾保险需求

      “慈善危害”(Charity Hazard)是指“个体因为对政府、慈善机构等外界群体的依赖,而对自身购买保险等防灾减灾行为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11]。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我国居民对政府产生了依赖心理。这种后果是政府每年对于防灾减灾的投入越来越多,防灾减灾上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个体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却难以得到提高。然而政府由于信息不对称、政治意图等原因,在防灾减灾的资源分配上缺乏效率[18],加上每年防灾减灾压力的增加,社会的税收负担也会加重,引入非政府机制势在必行。

      我国即将启动的巨灾保险市场是否会存在“慈善危害”(Charity Hazard)?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主导地位是否允许非政府机构,比如保险公司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Lewis and Nickerson(1989)用理论证明了政府的防灾减灾行为对于居民的保险需求会产生“挤出效应”[19]。Kelly and Kleffner(2003)提出了分析保险需求与政府风险防范之间的理论框架,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政府援助会减少个人对于保险与风险防范的投入[15]。政府救助对于保险需求的“挤出效应”就好比“撒玛利亚人困境”,如果将政府救助比作事后保险赔偿机制,那事前的“保费”就对于居民来说就是零。自然灾害过后购买商业保险的个体与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的个体分别能得到保险人和政府的补偿,那么理性经济人就会选择不购买商业保险,而更多地依赖政府的救助[20]。需求方的消极反过来又会促使供给方提高保险价格,这就陷入了“高保费、低供给”的困境。国际上接受援助较多的国家,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也相应淡薄,每年因国家防灾减灾投入不足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21]。

      政府的防灾减灾行为可以分为“预防”和“救助”。上述实证研究大多以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支出作为政府行为的代理变量,而且主要倾向于检验“救助”行为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对于“预防”缺乏探讨。“预防”可以分为“工程预防”和“非工程”预防,“工程预防”包括房屋加固工程、防灾设施建设工程等,这些工程建设会增加个人抗风险的能力,减少个人风险防范的激励,这表现为高风险地区相对于低风险地区的居民对于巨灾保险有着较高的需求[6]。“非工程预防”主要指政府对个人的宣传与教育,包括地震应急用品的发放,这会提高个人的风险感知,增加个人风险防范意识,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人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个人对于政府“救助”的信任会放松投保的意愿,更多地依赖政府的援助[12]。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H1a:政府在“非工程预防”投入与巨灾保险需求正相关。

      假设H1b:政府在“工程预防”和“救助”上的投入与巨灾保险需求负相关。

      2.风险感知与巨灾保险需求

      行为金融学已经认识到了预期情感反应会对风险决策产生影响,这使得前景理论得以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22]。许多研究也已经证实投资者情绪会影响风险决策的改变。接下来,我们从风险感知对风险决策行为影响的角度,分析风险感知与巨灾保险需求的关系。

      风险感知在人类的行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高风险环境中人们通常采取降低、规避或者转移风险的行为来缓解内心的压力[23]。一般而言,个人的风险防范行为与风险感知呈正相关的关系[24]。购买保险属于风险防范中的转移风险措施,个人如果对于小概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则对小概率风险投保的意愿为零。美国保险市场的需求数据显示,洪水保险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房主对于洪水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4]。Botzen et al.(2012)和Wang et al.(2012)采用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均证实了巨灾保险的WTP与个人的风险感知呈正相关关系[16-17]。周志刚和陈晗(2013)运用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证实了个人主观概率增加与保险需求呈正相关关系[25]。因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H2:风险感知会增强个人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案

      1.WTI与WTP的测度

      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ing Method,CVM)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是在假想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环境效益改善或资源保护的措施的支付意愿(WTP),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WTA,Willingness to Accept)。CVM多被应用在对环境和资源价值的评估方面。目前国外对于巨灾保险WTP的研究均采用此种方法。本文运用CVM方法测度农户对地震保险的两种支付意愿,一是农户对地震保险的投保意愿(WTI);二是农户对于地震保险的最高支付意愿(WTP)。

      对WTI的测度方式较为简单,通过向农户提供特定场景和假设的产品,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购买。目前有关测度WTP的设计方式包括四种,分别是投标博弈法(Bidding Game,简称BD)、支付卡片法(Payment Cards,简称PC)、开放式法(Open Ended,简称OE)和二分选择法(Dichotomous Choice,简称DC)。Wang et al.(2012)采用OE测度个体对于巨灾保险的支付意愿[17],Botzen et al.(2012)则采用PC进行测度[16]。目前研究资源和环境的文献多采用DC方法进行WTP的测度。笔者通过对典型地区进行预调研,发现对于政策性地震保险WTP提问时,由于受访农户的文化水平较低,与外界的沟通较少,PC方法与BD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最佳。具体方法如下:

      在确保农户理解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出示支付卡片,询问其每年能够支付的最高保费,如果农户能够在支付卡片的引导下回答出最高支付意愿,则该部分提问完毕。如果农民在多次提问后仍然难以选择,则采用BD方式进行引导。首先询问农民在初始价格(PO)下是否购买地震保险。如果农民的回答为“愿意购买”,则继续以一较高的价格(PU),询问消费者在此价格下是否仍愿意购买地震保险,直到农户回答“不愿意购买”,即将该价格确定为WTP;如果消费者在(PO)价格条件下的回答为“不愿意购买”,则继续以较低的价格(PD)询问,直到农户回答“愿意购买”,即将该价格确定为WTP。其中,(Pi)在支付卡片里面随机选取。

      为了保证支付卡片上的价格在合理区间,在正式调查之前,调查组首先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情况,选定支付卡片的范围在5元~1000元。

      2.样本选择

      今年,保监会提出要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进行地震保险制度的先行试点。为了保证研究的针对性,笔者确定了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调研地点。楚雄州地处云南省地震断裂带,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当地居民对于地震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访谈的进行。同时,对我国巨灾保险先行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对我国下一步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楚雄州按照地震发生频率、地理位置、农民收入水平三个因素,选取了四个县(姚安县、大姚县、双柏县和禄丰县)。在每个县发放问卷200份,问卷填写均采用调研员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最终样本结果如表1所示。

      本次调研的时间为2013年9月~10月,参加调研的人员为武汉大学保险与精算系的研究生。调研全部采用面访的形式进行,每次访问结束,调研组会给予一定的误工补贴。根据研究方案的设计,本次调研最终获得样本量722份,其中有效问卷681份。由于样本全部由调研员进行面访,而且面访结束后有误工补偿,因此能够对调查问卷的质量有较好的控制。

      

      (2)变量选取

      本文主要关注影响农户地震保险需求的两个主要因素,即防灾减灾中的政府行为与地震风险感知。个人的经济社会特征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3.政府行为

      Raschky and Weck-Hannemann(2007)对政府救助行为与灾害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慈善危害”(Charity Hazard)概念,意在表明防灾减灾中的政府行为会挤出个人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影响保险市场的发展[26]。为了检验“慈善危害”在我国是否存在,本文分别就“工程预防”、“非工程预防”和“救助”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一是能够反映政府“工程预防”的防震加固(Gov_Reinforce)工程。该工程是云南省地方政府对于提高农户的防灾减灾水平出台的综合措施,对于部分风险等级较高的农户政府免费提供加固工程;二是反映“非工程预防”的地震应急包(Gov_Package)发放情况。地震应急包是云南政府提供给每户的防震减灾用品(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用品,包括必备药、手电等)。但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只有64%的农户接受过地震应急包,认为自己“没有接受过”的农户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原因遗忘,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的发放工作没有到位。“知道自己收到地震应急包”与“收到地震应急包但却忘记”的农户都归为没有收到地震应急包;三是“救助”指标。本文选取个体对政府灾后救助的信任(Gov_Trust)程度的主观指标反映“灾后恢复和重建”行为。之所以选择个人对于政府灾后评价的主观指标,是因为农户对于上次经历过的地震不一致,导致受到客观指标的背景缺乏统一性,每个农户获得的政府救助自然不统一。主观指标由于都是农户的主观感受,能够解决标准不一致的问题[27]。

      4.风险感知

      Kunreuther(1996)认为消费者对巨灾风险的感知会影响巨灾保险的购买行为[4]。Wang et al.(2012)和Botzen and Bergh(2012)的实证研究都验证了这一结论[16,17]。本文参考Ho et al.(2008),设计了个人对于地震的“感觉”(RiskPerception_1)、“影响”(RiskPerception_2)和“可能性”(RiskPerception_3)三个指标,以此反映综合风险感知水平[28]。并借鉴周应恒和彭晓佳(2006)的方法,将三个变量进行加总构建“风险感知指数”(RiskPerception_Index)[29]。通过预调研发现,农户对于李克特五分量表很难理解,尤其是对于2分和3分难以区分。笔者结合预调研中的多次测试将五分量的每一个分值进行了文字性的描述,以方便农户的选择。同时,本文增加了“迁移”(Relocate)变量,通过询问农户是否愿意在居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免费迁移到地震少发区,来判断农户对于地震风险的规避态度,进一步检验风险感知对于地震保险需求的影响。

      (3)回归方程与控制变量

      为验证上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我们对WTI与WTP构建以下方程:

      

      因变量WTI与WTP分别为地震保险需求的代理变量。借鉴Botzen and Bergh(2012),我们引入年龄(Age)、家庭毛收入(Income)、房屋类型(HouseType)等控制变量。家庭毛收入(Income)取对数作为自变量。

      由于方程1中的WTI只有0(否)、1(是)两个变量,因此采用Probit方程进行估计。方程2中的因变量WTP存在断尾(Truncation)问题,对此类数据适宜采用Tobit方程进行估计。

      各个变量的具体解释如表2。

      四、实证分析

      该部分首先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初步分析,其次对政府行为与保险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再次检验了风险感知是如何影响地震保险需求的,最后检验了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对于地震保险需求影响的交互效应。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描述性统计表3可以发现,WTP与WTI的均值分别为160.03和0.89,标准差分别为214.1727和0.32。风险感知指数和撤离Relocate均值为9.33和0.70,标准差为2.47和0.46。政府行为变量中,加固Reinforce、应急包Package和信任Trust的均值分别为0.41、0.62和2.99,方差分别为0.49、0.48和0.89。支付意愿WTP占保额的比例为0.85%(中位数0.5%),高于Wang et al.(2012)0.55%(中位数0.20%)的调查结果。

      

      

      (二)检验假设1:政府行为与地震保险需求

      表4报告了研究假设1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Gov_Reinfore与WTI显著负相关,与WTP不相关。政府的“备灾”行为确实减少了农户投保地震保险的可能性。与假设相反的是,Gov_Trust与WTI、WTP显著正相关,表明农户对于政府救灾的信任程度反而增加了个人的保险需求。Gov_Package与WTI和WTP均正相关,这验证了假设1a,说明“非工程预防”行为没有产生挤出效应,反而加强了个人购买地震保险的需求的愿望。可能原因是政府提供地震应急包起到了地震风险的宣传作用,这又提高了个人对于地震风险的感知。

      我们有理由怀疑,政府的“预防”会不会影响个人对于政府灾后“救助”的信任Gov_Trust?为了进一步对假设1b做出解释,我们检验了Gov_Package、Gov_Reinfore变量与Gov_Trust的交互效应。表5的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对于我们所获取的信任指标对保险需求的效应没有产生影响。因此,结果表明“慈善危害”只表现在政府的“工程预防”阶段,对于其他环节没有发现“危害性”,反而促进了保险需求。关于个人对政府救灾的信任Gov Trust对巨灾保险需求有促进作用这一点,笔者认为,农户可能考虑到我们询问的地震保险计划是由政府推行,相信政府在灾后能帮助他们的农户也越会积极拥护政府推出的计划。

      

      (三)检验假设2: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

      表6报告了风险感知与WTI之间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风险感知会显著影响农户投保地震保险的可能性。除了RiskPerception_4变量没有发现显著影响以外,其余变量均表现出了与WTI明显的关系。撤离Relocate变量对于WTI在1%的程度上显著,这表明对于地震风险趋于规避的农户投保地震保险的可能性会增加。这个结果也验证了Pratt(1964)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即风险厌恶者对于保险的需求也较高[30]。

      

      接下来,我们对WTP与风险感知进行Tobit回归,结果如表7。回归结果再次验证了上面的结果,WTP与风险感知显著正相关。RiskPerception_2与RiskPerception_4变量在WTP回归方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但是符号与预期一致。风险感知综合变量RiskPerception_Index与撤离Relocate变量分别在10%与5%的程度下显著。上述回归结果总体表明,农户对于地震风险感知确实是地震保险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扩大需求应该以提高个体风险感知为切入点。

      (四)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的交互效应

      本部分,我们进一步检验政府行为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具体机制,即检验政府行为是否通过增加个人风险感知来影响巨灾保险需求。表8为WTI交互效应的检验结果,该表只列出了交互项显著的统计结果,不显著的结果限于篇幅已经省去。对方程1的回归结果表明,Gov_Trust*Relocate变量显著为负值,说明对于政府救灾信任度较高的个体,其风险感知对于购买地震保险的可能性影响较小。

      

      

      下面对WTP的交互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回归方程1中的Gov_Trust*RiskPerception_2项显著为负值,说明政府发放应急包的行为却减少了农户地震风险感知产生的作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巨灾保险需求不足是巨灾保险制度迟迟难以落地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下一步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政府行为以及个人对于风险的主观感知情况会对微观保险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政府行为来讲,工程性与非工程性的影响效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差别。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基础之上,重点研究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对于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

      即将在云南省推出的巨灾保险试点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试点初期,云南省选择了政府主导模式,即需求方面由政府进行全额或部分补贴,实现风险的分散与政策的惠及;供给方面政府向保险公司提供制度与资金上的协助措施保证偿付能力。结合国际经验,巨灾保险制度虽然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扩大民众的参与度既是分担政府财政压力的现实需求,又是保险实现社会管理功能的本质要求。为此,调查组深入即将推行我国地震保险试点的云南省楚雄州开展调研工作,利用实地调查数据,研究地震多发区农户对于政策性与商业性地震保险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证依据。

      由于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巨灾保险,无法利用现有的数据分析个体对于巨灾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唯有通过实地调研才能进行巨灾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目前对于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调研文献非常稀缺[12]。为了深入探寻我国居民对于地震保险的支付意愿,以及各个主要因素是怎样影响地震保险需求,本文利用支付卡片法获得了681户农村居民对地震保险的投保意愿与支付意愿,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着重研究了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对地震保险WTI与WTP的影响。上述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文献,也为国际研究增加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在获取个人地震保险需求方面,本文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支付卡片法探访了农户对于地震保险的主观支付意愿,同时采用了课题组改良过的李克特5分量表分别获取了个人的主观风险感知和政府行为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于地震保险的最高支付意愿的平均值为169.5元,支付意愿占保额的比重为0.85%(中位数0.5%),高于Wang et al.(2012)的调查结果[17],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样本来自地震多发区的原因。对政府行为、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需求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的工程预防行为表现出了对保险需求的挤出效应,而非工程预防和灾后救助对保险需求产生了促进作用。因此,“慈善危害”只在工程预防方面得到了验证。风险感知会显著提高地震保险需求,不论是通过五分量表还是通过迁移代理变量,风险感知影响因素与WTI和WTP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性。对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会在一定意义上减少风险感知对于保险需求产生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理论启示是,对于“慈善危害”的研究不能过于笼统,应该首先对政府的“慈善”行为进行清晰的界定。本文将政府的“慈善”行为进行分类,一是代表工程预防指标的房屋加固工程,结果表明该指标对于巨灾保险需求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二是政府的非工程预防与救助行为,这些指标则表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行为一方面却是表现出了“慈善危害”,即政府的防灾减灾反而会降低个人的防灾减灾的激励,另一方面有些政府行为却会对个人的防灾减灾产生正向促进效果。同时,本文也重点研究了风险感知指标,结果支持了多种风险感知指标对于保险需求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理论的贡献在于多维度的实地微观调查对个人的风险感知进行研究尤为必要。

      本文的政策启示有如下三点。一是巨灾保险要实行费率差别化。政府加固工程变量和控制变量中的房屋结构HouseType变量均与地震保险需求负相关,这说明个人防灾减灾能力越高,对于巨灾保险的需求就会越低。地震保险在定价时要遵循费率公平性,保险费率要与个体的风险相匹配,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带来的市场效率损失。二是巨灾保险制度要纳入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中。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其他防灾减灾措施会对巨灾保险产生影响。政府发放地震应急包会增加地震保险的需求,而房屋加固工程则会减少地震保险的需求。在我国大力推行巨灾保险制度时,要以综合风险防范体系的利益为着眼点对巨灾保险制度进行设计,避免出现顾此失彼进而影响整体社会福利的情况。三是各方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不同于其他经济社会因素,政府行为与风险感知都是在短期内可以调整的因素,这就为我国在短期内扩大地震保险需求提供了发力的切入点。因此各方工作应该以提高居民的风险感知为着眼点,加强政府对于巨灾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于政府防灾减灾的信任度。

标签:;  ;  ;  ;  ;  ;  

政府行为、风险感知与巨灾保险需求关系研究_地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