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崔会志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崔会志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低碳概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全球应对环境气候恶化的重要行动之一,也是我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排放量,为人们提供具有合理舒适空间环境的建筑。本文探讨了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引言

在近几年的建筑领域之中,新兴绿色建筑理念最受关注的非低碳建筑理念莫属。低碳建筑的概念是通过把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消耗降到最低,把满足人们住宅能源的需求当做最终目标的一种建筑理念。追溯这种理论的兴起的根源,一方面同世界的能源危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另外一方面则也说明了人类在保护自然的意识之上也有新的觉醒。把低碳理论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把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还可以完成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使人们可以在高质量、建筑同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之中生活。

一、低碳建筑设计的概述

低碳建筑设计是指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绿色施工材料用于建筑设计中,以降低建筑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建筑的三废排放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居住环境。然而,部分建筑设计者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投置于建筑立面形式和使用功能的设计上,而忽视了对建筑节能降耗的考虑,导致当前低效益、高能耗的建筑层出不穷。

(一)绿色

绿色建筑是人类发展必然的选择,所谓的低碳建筑,首先是要求它必须是绿色的、环保的,现在对绿色建筑普遍的理解是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与我国推行的绿色建筑是基本一致的。绿色住宅内外都需要注重尽量节约资源: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内部不能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能保持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二)节能

低碳节约与节能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集约型社会的重大课题,也是在尊重生态规律、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源节约包含的范围很广,就建筑产业来说,其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使用中的长期耗费,竟然达到国家总耗费量的40%~50%。因此,建造低碳节约型建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发展低碳节约型建筑这一课题,就是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和其他资源问题,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一)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阳光有着巨大辐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本身就是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阳光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益处,对建筑的节能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城市规划应注重应用日照原理,合理地确定建筑位置与朝向,使每幢建筑能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能,因此,建筑的方位与节能有着直接关系。不同朝向、不同季节,建筑物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热能量不同,热损失也不同。尤其是在冬至前后,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房间所接收的太阳光线的面积比夏天多得多。在确定建筑的方位时首先应考虑环境情况,按其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响图,以确定冬季每天的日照时间,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

(二)建筑物的体形设计

设计合理的建筑物体形和平面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空气流通,减少供暖或制冷所耗费的能源,有利于落实低碳建筑理念。不同地区、不同建筑层数的体形系数也有所不同,在设计建筑体形时应当充分考虑体形系数对低碳环保的影响。倡导建筑与室内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尽量选用耐久性强、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体系,有利于减少施工所耗费的各项资源,降低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建筑的材料利用

为实现低碳的建筑理念,它建筑材料上的高效应用就变成了重要的话题。第一,在设计过程之中,把建筑同室内的设计统一化,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系统的相应要素,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应该充分使用不同材料他们的不同特性,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每一种建筑材料都可以达到较高的使用率。第三,必须控制浪费现象的发生。第四,如要实现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就应该在废弃的材料之中,寻找其再利用的价值,秉承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四)低碳节能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建筑形式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注重的是节能设计。第一,对于墙体的设计来说应该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节能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诸多国家现在对建筑节能环节开发的重点项目。第二、对于建筑屋面的设计可以使用立体绿化网络体系的形式,当前比较常见的屋面保温隔热设计方式主要包括有架空、蓄水、覆土种植等等,把墙体绿化以及屋面绿化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建筑美化,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雨水等。来对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起到调节的作用。

结论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建筑始终是一门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在建筑中贯穿生态设计的理念意味着高新生态技术的运用的同时,让技术和审美时尚相融合,根据具体设计所处的区域特征,在常规的设计中寻求调整的方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顾屹.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建设科技,2017(7):70-71.

[2]张紫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探讨[J].门窗,2017(6):25-25.

[3]任达富.浅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散装水泥,2019(2):21-23.

[4]刘建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17(8):30-30.

论文作者:崔会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崔会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