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_彭俊

彭俊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目的:探究胰腺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胰腺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胰腺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胰腺手术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8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NISS评分情况、是否有胰瘘情况均是患者发生SSI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持续时间对患者SSI影响最大(OR=8.77),而NISS评分情况对SSI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性(OR=9.11)。结论:应积极缩短手术时间,关注留置引流管及NISS评分较高的患者,并积极预防胰瘘,以降低SSI风险。

【关键词】胰腺手术术后;SSI;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30-02

胰腺手术通常手术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术中过程复杂,易增加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1]。患者术后免疫力较低,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术后恢复,严重的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为了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预防及治疗措施,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本研究以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胰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胰腺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胰腺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1例,女性47例,年龄(48±11)岁。纳入标准:(1)所有被试患者均为接受胰腺手术术后,患者病历资料完整;(2)感染患者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对 SSI 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者出现自身存在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2)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红肿、积液、开裂等症状。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胰腺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42例,对照组为胰腺手术后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86例。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分类、评分标准

1.2.1感染标准 本研究中确认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SSI的诊断标准。

1.2.2 NISS评分 NISS评分=手术切口清洁度得分+手术持续时间得分+ASA评分得分;Ⅲ、Ⅳ类切口类型得分计1分,手术持续时间≥3h计1分,ASA评分≥3分计1分[6-7]。

1.2.3 ASA分级 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标准:(1)Ⅰ级:健康,排除局部病变之外,未发生全身性疾病;(2)Ⅱ级:出现轻度或者中度的周身性疾病;(3)Ⅲ级: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制,工作能力部分保存;(4)Ⅳ级:发生危及到生命安全的严重周身性疾病,工作能力完全丧失;(5)Ⅴ级:病情十分危重,生命难以继续维持的濒临死亡的患者。

1.2.4切口类型 根据卫生部2010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南(试行)》中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感染切口(Ⅳ类切口)。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以一定界值将其划分为二分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列联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显著性标准为α=0.05,即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史、手术持续时间、是否留置引流管、NISS评分情况、是否有胰瘘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3.讨论

SSI是胰腺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可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和情感负担。分析和控制SSI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SSI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引发SSI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可能的交互作用[3]。因此,本研究基于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患者发生SSI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比值比OR值(odds ratio,OR),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联系强度的指标。NISS评分对SSI的风险评估相关性较强。NISS评分结合了手术切口洁净度、手术持续时间和ASA评分,是对手术及恢复情况较为全面的评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手术持续时间对患者SSI的发生影响最大,胰腺外科手术过程中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此外,术中留置引流管以及术后发生胰瘘,均为患者术后的感染带来风险[10]。胰瘘会引起胰液中的胰酶渗出激活胆汁、肠液,并且腐蚀周围组织,将消化道细菌等病原体带入腹腔,引起手术部位感染[4]。

胰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涉及对SSI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揭示了手术持续时间、留置引流管和术后胰瘘对其影响。因此,为预防胰腺外科手术术后SSI,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持续时间,降低污染风险。术后患者护理中,密切关注留置引流管患者的引流管及引流液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积极避免胰瘘。本研究为预防胰腺外科手术术后SSI提供了高危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术后风险评估和感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小军,王爱,周炯.胰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9(4):566-570.

[2]马德华,张素香.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116-3116.

[3]黄震宇,唐幸福.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70-73.

[4]姚小红,黄秀良,董爱明,等.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214-216.

论文作者:彭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胰腺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_彭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